分享

李风:摄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

 zzm1008图书馆 2018-05-01

李风

三峡日报报业集团视觉副总监、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风,从20年专注于三峡移民的影像记录,到定格猴子实验的动物题材,再到当代风格的空房子,一路走来,获奖无数,但在与影像中国网编辑曹旭的对话中,他简简单单地说,摄影其实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业余爱好,我这个人,业余生活好像没有什么,除了摄影就是摄影。

李风作品:2002年3月25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有1700多年历史的秭归县老县城归州镇成功地进行了拆除爆破。

李风作品:长期的实验让一些实验用猴学会了安静,有的学会了看自己吊着瓶里的药水还有多少,这种经过优良训练的猴子是最好的实验用猴。

李风作品:废弃的社区幼儿园,丢弃的玩具。

访谈对话,这就开始

曹旭:作为一名湖北大学财经专业的毕业生,是什么机缘让你对摄影产生兴趣?

李风:大学刚入学,班上同学组织秋游,有同学拿了一台华中135的相机给大家拍照,拍摄完一卷胶卷后,大家都不会上胶卷。小时候我的一个表哥喜欢拍摄照片,我常常看他装卸胶卷,于是我自告奋勇去上胶卷。结果刚拍摄的胶卷一部分由于操作不当曝了光,第二卷又不会装,搞得同学们很失望。回学校后我下决心学会装胶卷,便去图书馆阅读摄影基础书籍,没想到一看就入了迷,就喜欢上了摄影。

当时学摄影全部是自学,除了整天泡在图书馆看各种摄影书籍,我还用省下的饭钱买胶卷去实习。后来参加湖北省举行的一个大学生摄影比赛获金奖后,一位大学教美术的老师找到我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我看了你的照片,你以后一定会成功的。他的话当时对我影响很大。

三峡移民走过20年

《三峡移民走过20年》组照选一:1999年1月17日,三峡库区万州县,移民在码头上等待下货。

《三峡移民走过20年》组照选一:2000年8月13日,云阳县639名三峡库区移民登上由家乡开往上海的客船,顺江而下,8月17日到崇明岛安家,三峡库区大规模的外迁拉开序幕。

《三峡移民走过20年》组照选一:2009年9月25日,巴东县火焰石,三家搬新家的移民和大批的乘客在渡船上。

曹旭:你还记得你拍摄第一张有关三峡移民的照片吗?你20年不间断的拍摄动力来源于哪里?

李风:我20年前看到一本国外的画册,里面有大量三峡老照片,这些老照片都是100年前的一位英国摄影人拍摄的。我当时想,三峡这么有名呀,100多年前就有人拍了,那我也要去拍摄。

我拍摄第一张三峡移民的照片是1995年6月25日中午,当时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县向家村,一条小班船上,7岁的小移民刘伟扛着自己的凉席从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向家村移民到宜昌市。向家村是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搬迁村,该村53户184名移民全部搬迁到宜昌市郊,从此,三峡百万移民大迁徙正式拉开序幕。从那时开始,我拍摄了20多年三峡移民。最早我是沿着三峡库区600多公里的长江沿岸拍摄,到了2001年后,由于三峡移民大批外迁,我开始跟着移民外迁拍摄,同时也拍摄他们在外省的生存状态。

宜昌的摄影人是十分幸运的,三峡就在身边,让我们有更多对三峡了解和拍摄的机会。2001年我当记者后,参加三峡库区的一次移民搬迁大会,从大会上我知道了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将达到100多万,是世界上目前有组织的最大的一次移民搬迁活动。这么大的一次人类迁徙,我认为更需要我们身边的人去记录,也更加坚定了我长期拍摄三峡移民的决心。

猴子

《猴子》组照选一:这批实验用猴已达到实验标准准备出厂了。

《猴子》组照选一:一只老猴得了老年痴呆,这样的猴子十分适合做老年痴呆的药物和手术实验,和人得同样病的猴子十分稀少,在医学上十分珍贵。

曹旭:你两次获得国际摄影奖项,有趣的是,这两次的拍摄对象均为猴子,为什么这么专注这样的题材?

李风:2003年4月中国爆发非典,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承担了 “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实验,30多只猴子为此献身。我曾联系有关部门希望能够拍摄这些实验用猴,但最终没能实现。

2006年11月,我通过一个朋友介绍,认识了宜昌一位喂养实验用猴的人。2007年4月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第一次拍摄到实验用猴转运的过程,并通过其中的一张图片获得了一些奖项。我想,转运实验用猴只是实验用猴产业的冰山一角。2011年,我联系到湖北一个更大的养殖基地,通过一年多的拍摄,让我对实验用猴产业又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以作品《中国制造的实验用猴》在第十届华赛中获得银奖。2015年我拍摄的养殖基地建成了一间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室,我再次去拍摄了一段时间,在2016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中获得专业组银奖。

我喜欢一些比较能长期进行关注的题材,而自己也比较喜欢动物的拍摄。我从小就喜欢各种野生动物,长期关注野生动物,可以说是半个动物方面的专家,这也许是我关注这个题材的原因吧。

空房子

《空房子》组照选一:人搬走后的房间里丢弃的碗和衣服。

《空房子》组照选一:空房子里漏雨了。

曹旭:和你的其他专题比起来,空房子系列是另外一种风格。能说说这里面的故事吗?这个系列看上去有很多摆拍的痕迹,你在拍摄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李风:2013年,宜昌最后一片老城区开始全面拆迁,为建设一个新的仿古城。我当时就想,把宜昌的最后这块老城拍摄下来,留下一点老城最后的影像资料。

那段时间里,我一有空就去老城拍摄。老城里的居民越来越少,一个傍晚,我走进一家刚搬迁的人家,一阵风吹来,挂在墙上的一件衣服被风吹动了,我顿时感到有些害怕,同时也感觉这些被留下的用品好像有生命一样,带有以前房子留下的气息和特有的秘密。当天我就想好了,要把这些没有人的房子拍摄下来,这也是一段宜昌老城的记忆。

由于一些房间搬迁后十分凌乱,画面乱七八糟,一些原来住户的特点和习惯无法很好地表现出来。于是我在这些要拍摄的空屋子里尽可能地找到这些房主们留下来的一些有特点和有意义的物品,放到他们经常生活的环境里,这样既突出了原来房子主人的特点和个人喜好,又能较好地交待出他们以前生活的环境。这些东西在常年肌肤相亲的使用中刻录下了老房子主人的种种信息,附着着他们欢欣或悲伤的回忆,记录了一段并不短暂的生命历程。

曹旭:拍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你自己怎么评价这几个专题?

李风:2007年隆冬,大雪茫茫中,我独自在鄱阳湖拍摄越冬鸟类。为了拍一群湖面觅食的白鹳,我轻轻走到离它们更近的一片雪地上,谁知刚刚站定,就听到脚下有细微的冰的开裂声,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咕咚”一下落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原来,近岸的湖面结了冰,冰上又落了一层厚厚的新雪,看上去如同积雪的地面。所幸的是,湖水深仅齐腰,浑身湿透的我一手举着相机,一手扒着冰面爬上来,连忙找到最近的农户烤干了衣服鞋子。

我专注的三个专题都和人有关系,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三峡移民讲的是100多万三峡移民20多年的变迁的历程和生存状况,这个专题是我一生都会坚持拍摄下去的,是一个值得用一辈子关注的大专题。

实验的猴子这个专题其实也是讲述的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所有的医药包括手术药物的开发都必须通过实验用猴实验后才能用到人身上,目前还没有找到什么办法来替代这些猴子,人类要尊重这些为我们生命延续做出牺牲的实验用猴。这个专题具有国际性,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认可。

空房子也是拍摄人的,是想通过房子里主人丢下的物品,探讨人的本性,和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对人的改变。这组图片我认为是这三组中目前最不成熟的一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继续拍摄。

《空房子》组照选一:空房子里留下好多茶杯,和一个破了的芭比娃娃。

曹旭:有没有一些拍摄上的建议提供给当下的年轻摄影人?

李风:第一,摄影的基本功要扎实。现在的摄影技术发达,一些初学摄影的年轻人常常忘记了学习摄影基本功,摄影的基本功对摄影人往更深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第二,要深入地观察社会,深入拍摄。一个好的纪实摄影人,只有扎实认真地在群众和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好的选题,认真研究现在中国的当下问题和社会状况,这样才会出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作品。那些浮于表面、投机取巧去拍摄的一些专题,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三,功利心不要太强。学摄影的人多,认真钻研的人少,搞摄影的人多,但能沉下心来做“苦行僧”的人少,喜欢把摄影当作炫耀的工具和手段,反而会害了自己。

第四,坚持和长期拍摄专题要有深入挖掘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千万不要今天看到一个事情好玩拍两天,明天又看见一个有特点的人物再去拍两天,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难取得成果。

第五,拍好自己身边的事情,就是拍好了整个世界。

第六,多学习一些和摄影无关的知识,做一个“全才”,对摄影人去发现并拍摄一些社会题材、自然题材等的一些摄影专题很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