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来的我们》:还是别打扰前任了

 闲谈集锦 2018-05-01

晏凌羊


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后来的我们》:还是别打扰前任了




文/晏凌羊


1

 

 

《后来的我们》虽然遭遇了刷票、恶意退票风波,但票房形势还是一片大好。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发现同档期电影中,还是《后来的我们》上座率最高。


 

我一直很喜欢刘若英,买过她的专辑、书,也看过她的演唱会。我也喜欢周冬雨和井柏然,我觉得两位是新生代演员中比较有演技的,特别适合出演电影,每一场表演都行云流水、真实自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觉得这部电影有很多硬伤。

 

电影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如何从相爱走向分手的。


男主人公名叫林见清(井柏然饰),从小失去母亲,由开餐馆的父亲将自己抚养长大。


女主人公名叫方小晓(周冬雨饰),母亲改嫁后,她每年过年都回老家一次,只是为了祭祀已经死去的父亲。

 

男女主角的故事开始于2007年。两个人都是北漂,都有想在北京扎根的梦想。


初,方小晓很想找一个经济条件好、在北京有房子的男朋友,但每次都铩羽而归,要么找了个“妈宝男”,要么遇到个假装单身的有妇之夫。几次遇人不淑后,她发现了林见清的好,两人相爱。

 


那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很穷,只能住在根本不隔音的房中房里。两个人会吃同一碗面,会为了省点打车费而在深夜等公交,会因为捡到一个旧沙发而欣喜不已。


在没有窗户、转都转不开身的出租屋里,两人会说“我们现在那么幸福……

 


后来,两人回了趟老家,在老同学面前装B失败。林见清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想给方小晓“更好的生活”(他认为的),但那样的生活并不是方小晓想要的。


两人开始吵架,开始闹分手,最后,就真的分手了。

 

分手后,林见清奋发图强,好好工作,终于因为做了一款游戏而取得了成功。之后,他买了房,想把方小晓追回来,但方小晓不买账,两人再一次无奈分手。

 

之后,林见清娶妻生子。一次飞机延误,两人再次遇到对方,就凑在一起聊了聊往事,流了点泪,抱了几下,最后跟彼此好好告了个别。

 


全片唯一的泪点,是林见清的父亲写给方小晓的一封信。

 

在信里,他说:

 

“这些年他好像突然长大了,我知道是因为你。”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可能都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

 

“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就算你们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

 


故事的结尾,男主角有房有车、有妻有儿、出门都坐商务舱,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而女主角依然做销售,住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等待着生命中那个能为自己“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出现。


当然,也许,他永远不会出现。


2

 

《后来的我们》在营销上是成功的,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被炒熟了。之后,据说制片方邀请了好多大V撰写影评、在评分网站上刷分数,后来又被爆出有刷票、恶意退票行为。


营销方面的套路我们不讲,我们就先来讲讲电影中的几个bug

 

第一个bug,就是男女主角分手分得太莫名其妙。

 

影片前半段还可以,但到了后半段故事情节就完全崩掉了。男主角和女主角分手分得特别生硬,以至于看完电影之后你根本想不明白为啥他们两个要分手。林见清买了房子以后,跑来找方小晓,方小晓说她想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愤而暴走。

 

这个桥段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心中不免产生这样的疑惑:“那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人家够有诚意的了。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释清楚的?非得分手?”

 

对此,刘若英曾经有过这样的解释:“两个人分手不见得是外面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因为两个人已经不在一个步调上了。分手有时候不是因为一个具体的理由,而是说不出的感觉!这也是我特别想要表达的。”

 

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败在了“说不出的感觉”,这也是一个牵强附会的解释。事实上,绝大多数刻骨铭心的恋情,最后都是败给了“不好”甚至“非常不好”的感觉,而不是“说不出的感觉”。


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有过那么多欢乐的时光,曾经一起度过那么艰难的岁月,为彼此做过那么多的付出,分手后还对对方恋恋不忘……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随便分手?


一个讲述前任的故事,如果关于分手的部分铺垫不足,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很突兀很尴尬。从这个角度来说,《后来的我们》的故事完成度甚至还不如《前任3》。

 

电影的第二个bug,就是“人设”与“现实背景”脱离。

 

影片的故事发生于2007年,那时中国房地产业和IT行业刚刚开始腾飞。我自己是2005年大学毕业的,对这一点印象尤其深刻。


2007年到2017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和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进入这一行的人,不管你只是卖电脑硬件、做软件还是做房产中介,只要不是特别笨,特别好逸恶劳,特别穷奢极欲,基本都能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男主角是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IT行业,可都过了好几年他依然住在出租屋的“房中房”里;女主角从事的是房产销售行业,却过了好几年,依然过得穷困潦倒……这是不是对房地产业和IT行业有什么误会?


 

为了故事情节发展需要而刻意展现的这种“穷”,跟偶像剧中那些为了情节需要而刻意展现的“富”一样,总让人觉得不大接地气。

 

电影的第三个bug,就是配角形象太单薄以及价值观有点问题。

 

《后来的我们》中,只有男主角的父亲这个配角形象是稍显丰满的,其他配角几乎就是当道具用的,最典型的就是男主角的现任妻子。关于两人是如何成婚的,电影几乎没做任何铺垫。

 

按理来说,能被男主角娶为妻子且让他在遇到刻骨铭心的初恋情人后依然“守了贞”的人,应该不会太差,但在电影中,她被塑造成了一个不大温柔、牢骚满腹、利用孩子查丈夫的岗、随时担心丈夫外遇的单薄形象。

 

已婚有子的男人,遇上了当年的初恋。两人住进了同一个房间,虽然没有滚床单,但聊的是当年滚床单的事情。两人一起手牵手跑到了雪地里,男主角遇到了熟人也没放开女主角的手。两人坐进了同一辆车里,搂搂抱抱、痛心疾首地说自己错过对方了……emmmmm,怎么看都怎么像是男主角“精神出轨”了。

 


站在女主角的立场上,你会觉得:哇,好痛心啊,好浪漫啊,好遗憾啊,此情可待成追忆啊。


可若是站在男主角妻子的立场上,估计又是另一番心情:你们的爱情因为遗憾而伟大,那我算啥?你们是诗和远方,我是现实的苟且?


男主角的父亲眼睛失明后,男主角带着怀了孕的老婆回家看父亲,父亲这才知道儿子娶的老婆不是方小晓......这个桥段看得我心中不免产生这样的狐疑:这是啥孝顺儿子?老婆肚子都那么大了,看得出来马上要生了,他父亲才发现准儿媳变了人,他这是多久没跟父亲打电话了?

 

电影中的亮点也不是没有,看得出来导演用了一些匠心独具的小心思。

 

比如说,“现在”部分的电影桥段,全部处理成“黑白色”,用于呼应“男主角若是找不到女主角,世界就失去色彩了”这个伏笔。




又比如,男主人公第一次上床的这个桥段,刘若英处理得非常好。新年的钟声响起,两人第一次发生了关系,接着镜头从近拉远。观众跟着镜头俯瞰下去,发现格子间里每个人都用各种各样充满烟火气的方式度过这新年。


那一对躲在被窝里“实现生命大和谐”的情侣显得特别渺小,但也正是联手对抗命运寒流的这两个“渺小”,让人看了心生温暖。



还有,电影中表现时光飞逝,重点不是放在年轻人身上,而是放在了男主人公的父亲身上。陪他一起吃年夜饭的人,在逐渐减少,最后,连他自己也走了,而男女主人公终于变得成熟稳重了,长大了。

 

3

 

《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最后果然发财了,因为他研发的一款游戏被游戏公司收购。他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而方小晓依然做销售,“什么好卖就去卖什么”。跟光鲜亮丽的男主人公比,她似乎显得更落魄一些。

 


对国产剧这种设定,我本人是不大服气的。不管是《前任3》还是《后来的我们》《暖》《半生缘》还是其他的影片,我们最常展现的套路是:男主角最终功成名就,而当初跟他一起吃苦的那个女孩早已经消失在人海,关键是她还过得不怎么好。男主角顿时产生一种愧疚感、怜惜感,感念女主角当年陪自己吃过的那些苦,再感慨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身处的现实是男权社会,文艺作品当然也是男权视角。试想一下:如果两个人分手后,女方混得风生水起而男方略显潦倒,那大多数男人的第一反应绝不是什么“对不起”“想当年”,而是“我好自卑”“她怎么可以过得这么好”。

 

是的,只有作为强者的男性有资格带着前任“忆当年”,只有作为弱者的女性能心甘情愿地陪前任“忆当年”。若是掉转了个儿,换功成名就的女主角找前任叙旧,结局大多会和《南方有乔木》中的安宁和时樾一样,男主角会吼女主角:“你早干嘛去了?!”

 

对于我这种没啥前任情结的人来说,我其实并不喜欢看追忆前任的电影。前任之所以能够成为前任,一定是因为哪里不合适或是不够爱。真正合适且足够相爱的两个人,排除万难也会在一起。

 

现实生活中那些当年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法在一起,最后又聚在一起叙旧的“前男女朋友”,多半会发生“出轨前任”的狗血剧情。

 

没法在一起就接受、释怀嘛,人生没法如愿的事情多了去了,爱情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当初会分开的两个人,不是因为这件事分开,也会因为那件事分开。

 

《后来的我们》中,就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男主人公问:“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女主人公答:“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如果当时你没有跟我分手。”

 “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10个小三了。”

“如果当时我们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如果你可以随我坚持到最后呢?”

 “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我们没有离家去北京呢?”

 “如果没有如果。”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无数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能和前任重来一次,结局并不会有什么不同。那些经年以后依然能和前任在一起的,不过就是重新爱上了从过去走过来的“另外一个人”。

 

也正因为如此,我很喜欢电影《爱乐之城》的结局。男女主角双方都混出了头,女主角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两人再在小酒吧里遇见,没有叙旧,无须言语,不必搂抱,各自心明,目光相会一颔首,就已足够。



 

让你感到遗憾的前任不是拿来怀旧和追忆的,而是提醒你要珍惜早晚会成为过去的现在的。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每次写电影观后感,不管是说电影好还是不好,都会挨骂。你说某部电影的缺点,他们就认为你是在否定整部电影,否定导演、演员以及整个制作团队,甚至跟你说“有种你去拍,不懂别瞎哔哔”。你说某部电影有哪些亮点,他们又说你肯定收了钱。总之,他们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对错两端,你若是说点白人的好,他们都会问你为啥要歧视黑人。没办法,网络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抬杠精”。你怎么说他们都不满意,那咱还是想说啥就说啥吧。最后,感谢那些意见不同依然能理性探讨而不是破口大骂的人们。晚安。


关注「晏凌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