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十九)

 梦想童年594 2018-05-01



文献:

唐㑹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則澶滑之間禍自此始矣其後嵗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過築隄置埽開減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澱常先下流下流旣淤則上流必決徒治澶滑無益也分水愈多經流愈緩海沙日進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棣州河決至壞其城則蒲臺以東塞可知已景福二年河徙從勃海縣北至無棣縣入海職是故也迨宋時滄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決於棣州五年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蓋自唐以来治河者皆不知此理故勞而罔功終有横隴之決然河雖改流而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横隴旣通又不治其下流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復有商胡之決


分析:

这次的断句,我们先大致扫一遍文献,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一为用时间断句,二为用虚词断句。综合分析,初步可以断句如下:


唐㑹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則澶滑之間禍自此始矣。其後嵗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過築隄置埽開減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澱常先下流下流旣淤則上流必決徒治澶滑無益也。分水愈多經流愈緩海沙日進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棣州河決至壞其城,則蒲臺以東塞可知已。景福二年,河徙從勃海縣北至無棣縣入海職是故也。迨宋時滄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決於棣州,五年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蓋自唐以来治河者皆不知此理故勞而罔功終有横隴之決。然河雖改流而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横隴旣通又不治其下流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復有商胡之決。


接下来我们按照断好的句子来分析。

第一句:

唐㑹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則澶滑之間禍自此始矣。

首先需要知道《唐㑹要》是书名,记载唐代的典章制度,是政书中的一种。这里我们需要分析下面哪些话应该是《唐㑹要》说的,哪些不是。首先,元和八年,这是唐代的年号,唐宪宗所用(806-820年),元和八年为公元813年。这个年号,学习历史地理的朋友不应该说不认识,因为我们都知道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至少应该知道 元和 为唐代年号。后面记载的是一次黄河水灾:河溢瓠子,泛滑州。瓠子,我们应该比较敏感,因为这是汉武帝时黄河决口的地方,在黄河变迁史上极为出名。此地约在今河南濮阳东南。滑州,治今河南滑县。这句话意思比较清楚,就是说这一年黄河在瓠子一带溢出,泛滥于滑州一带。后面的 則澶滑之間禍自此始矣 是评论,不是《唐㑹要》的内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比较关键的在于 則 字。这句话意思大致是,那么澶、滑之间的灾祸从此开始了。此 是指这件《唐㑹要》记载的事。如果这句话是《唐㑹要》中的,那么 則 字就显得突兀。因此这句应是引用《唐㑹要》的人说的,表示据此得到的结论。


第二句:

其後嵗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過築隄置埽開減水河而已。

此后岁月渐久而能够治理的原因,不过是筑堤、设埽、开减水河罢了。筑堤不必讲,置埽 是一种治河的方式,用草、柳枝等物夹杂泥土,用来一点点堵住湍急的水流,是黄河河工常用的一种方式;开减水河,是指开挖新河道分水,以减杀水势,这样的河道叫做减水河。


第三句:

殊不知河之淤澱,常先下流,下流旣淤,則上流必決,徒治澶滑無益也。

作者认为前面的方法没用,因为河道淤废,常常先在下游,下游淤积不通,上游必然发生决口,如果只修治澶州、滑州一带是无益的。


第四句:

分水愈多經流愈緩海沙日進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棣州河決至壞其城,則蒲臺以東塞可知已。

分水愈多,經流愈緩。这是说分出的减水河越多,水势减弱,而水流流速也就更加缓慢。

海沙日進,河沙不出。作者认为由于河道流速减缓,海潮作用就相对更强,反而将泥沙推进河口;而相反地,河沙则不能从河口向外推送。

这几句的结果就必然导致下游淤积,而上游堤岸溃决。

因此在 太和二年,这里 故 是 因此,太和 是年号(唐文宗所用,827-835年,太和二年为公元828年)。棣州 是地名。棣州发生决口,以至于河水冲坏棣州的州城(约在今山东滨州西南)。那么 蒲臺 以东(的河道)堵塞可想而知了。蒲臺 治今山东滨州市一带,已经靠近这时的黄河入海口。这句话意思是说,棣州决口冲坏城池,可以知道下游的 蒲臺 以东的河段淤积,借此说明前面有关河道淤积与决口的论证。


第五句:

景福二年,河徙從勃海縣北至無棣縣入海職是故也。

景福 为年号(唐昭宗所用,892-893年,景福二年为公元893年)。下面需要看清楚两个字: 徙從, 前面的是迁徙的 徙,后面则是 從,今作 从。黄河迁徙,从 勃海縣(滨州治,治今山东滨州北) 北到 無棣縣(约治今山东庆云东) 入海。職是故也 的 職 是 由于 的意思,由于这样的缘故。这样的缘故 指的就是下游淤积,上游决口,这一次黄河直接发生了改道,改向北流到 無棣縣 入海。


第六句:

迨宋時滄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決於棣州,五年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

到宋时,沧州境内的海口又淤积,因此 大中祥符三年 在 棣州 发生决口。这里出现了一个四字年号:大中祥符。如果了解宋史的朋友们会知道,这个不寻常的年号和一个封禅的闹剧有关。由于这里断句中如何断也难以捉摸其意思,因此我们只能认为它是四字年号,这是没有问题的。大中祥符 是宋真宗年号(1008-1016年),大中祥符三年为公元1010年。五年,这里仍然在说 大中祥符 年间的 五年,公元1012年。

下面应该是 大決河 还是 大決?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前面几句中很多情况下都省略了主语 黄河,这里的 大決 指的仍然是 黄河大決,只不过是较为严重的决口。如果认为是 大決河 ,那么主语就不是 黄河,但可能是人吗?如果是人,是什么人?都没有说清楚。其次,看后面说不说的通。

甲: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

乙: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

我们看后面,徙州於陽信界中 是后果,因为出现了前面的大事,因此将州(治所)迁到 陽信 (这是一个县)的县界中。

河勢 有 定语 河,指的是 河水的势头,高过了民屋丈余。但如果前面是 大決河,则不知是何物之 勢。因此综合下来,乙 断句更合理。

后面断句可能还有这样几个问题:

餘 是 剩余 的意思,不是 我 的意思。古人表示 我 的那个 余 同今 余 字。因此不能认为是 我迁徙州于阳信界中。再一个,我 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也不可能是 我,也就是作者,因为作者一直都在叙述史事。

有人说看不出来 徙州於 陽信界中 的 陽信界中 是什么意思。或者说,界中 是否与下句有关。我们先来看看下句: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 ,这句意思很完整,澶州、滑州之间年年不得安宁。这是一种现象,是在说相较下游上游也容易发生灾害。界中 这个词,中间的 界 是 界限、(区域)境界的意思,和后半句没什么关系。有人可能会怀疑 陽信界 是不是个地名,但是我们听着会感到很别扭。陽信界中 说的是 陽信 境界之中,陽信 应该是个行政区划的名字,实际上是一个县。整句意思就是:黄河大决口,河水水势高过百姓的房屋一丈有余,(朝廷)迁(棣)州(治所)于阳信(县)(县)界内,而澶州、滑州之间年年不得安宁。阳信县治今山东阳信。


第七句:

蓋自唐以来治河者皆不知此理故勞而罔功終有横隴之決。

可能从唐代以来,治河之人都不了解这个道理,因此劳而无功,最终有 横隴之決。横隴之決 是黄河变迁史上的又一次重要事件。此事发生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这一年黄河在 横陇埽(约在今河南濮阳东)决口,形成了一条新河道,称为 横陇河。此河较东汉王景治河形成的黄河河道偏北。


第八句:

然河雖改流而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

但是黄河虽然改道,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这是说尽管黄河改行横陇河,但是 京東故道 仍然没有全部被淤废。这条 京東故道 ,大致还是东汉王景治河以来形成的黄河下游河道。京東 指的是北宋的 京东路。

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

如果疏通其拥堵之处,先从海口(因为作者认为海口先淤,必然最严重),到

徳博 为止,这里 徳博 指的是 德州(治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与博州(治今山东聊城),相对海口处于较上游的位置,也差不多是横陇河分出的位置,所以到此为止。这样 故道 也就是 京東故道 可以恢复,而澶州、滑州的河患因此也能够纾解,王景千年的旧迹至今仍然存在也是可以的。


第九句:

横隴旣通又不治其下流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復有商胡之決。

横陇既然已经通流,又不治理其下游,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这里就算不了解三河名字,也出来了三个字,因此实际上这三河就叫游河、金河、赤河。这三条河显然是黄河在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或减河。三河既然都淤了,因此 復有 ,这是指在 横隴之決 以后又有的事情,又有了 商胡之決。商胡之決 是相比 横隴之決 更大的黄河改道事件,发生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地点在商胡埽(约在今河南濮阳东),故有此名。


至此文献基本梳理完毕。


现代黄河,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唐㑹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則澶、滑之間禍自此始矣。其後嵗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過築隄、置埽、開減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澱,常先下流,下流旣淤,則上流必決,徒治澶、滑無益也。分水愈多,經流愈緩,海沙日進,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棣州河決,至壞其城。則蒲臺以東,塞可知已。景福二年,河徙從勃海縣北,至無棣縣入海,職是故也。迨宋時滄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決於棣州,五年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蓋自唐以来,治河者皆不知此理,故勞而罔功,終有横隴之決。然河雖改流,而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横隴旣通,又不治其下流,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復有商胡之決。

(文献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禹贡锥指》)


问题:

1.文献认为黄河出现大改道的原因何在?


按照文献的说法,黄河所以出现改道,根源在于下游泥沙的淤积,尤其是海口。我们可以这样来想: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流动,在上游、中游流速较快,到达下游以后,流速逐渐减缓,泥沙随之沉积,在海潮和泥沙作用下,这种流速减缓得更快,因此时间一长,下游就逐渐淤塞不能通,但上游水势仍很大,势必要在某处形成压力,造成河堤的溃决,进而导致黄河的改道。文献认为,唐宋时的治河者不懂这一道理,用中游堵口、开减河的方式,力图使河患降低,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因分水而加速其下游流速的减缓与泥沙的沉积、河道的淤塞,最终仍然避免不了灾害的发生。


2.文献中所描述的时期,大致属于黄河史上的哪一个阶段?


黄河历史上传统说法有所谓六大徙,形成了七个大的阶段:

一、周定王五年(前602年)以前

二、周定王五年(前602年)至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三、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至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四、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

五、金明昌五年(1194年)至明弘治八年(1495年)

六、明弘治八年(1495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

七、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今

当然这其中细分有很多阶段,划分的时间点也不一定准确,今天仍有很大争论。不过总体来说,文献叙述的时期属于东汉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较为稳定的近千年时期中最后一段逐渐不再稳定而变徙频繁的时期。


3.大致描述文献末所述商胡决口以后的黄河变迁过程。


商胡埽决口发生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随后形成了北宋黄河的北流,主流入御河(永济渠)而由今天津一带的界河入海,是罕见的千年以来黄河由海河入海的情况。但是后来又因北宋朝廷的争议,力主使黄河东流,经今山东北部入海,是为东流。实际上,在黄河以北流为主的时期里,东流仍有一部分黄河的水量。北宋曾两次将北流之水闭入东流,但东流时间不长,又恢复到北流。在庆历八年到南宋初建炎二年(1128年)的八十年间,黄河多数情况下以北流为主,有时单股东流,有时两股兼有。究其原因,东流地势较高,北流地势顺下,因此北流是这一时期自然流经的最好选择。


到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欲阻挡金兵南下,决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使黄河夺淮入海。金占领中原以后,形成了黄河分流的局面,北流由北清河(约当今黄河)入渤海,南流由南清河入淮而入黄海。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主流基本夺淮入海。金国因以邻为壑,不作堵口。此后黄河开始近六百六十年的主流夺淮入海时期。


到元代,修治黄河,仅是贾鲁治河有力,将河道东引。不久元朝爆发农民大起义。明初,黄河常在今河南中部、北部一带泛滥,时有决入北清河的事件。到明弘治八年(1495年),刘大夏筑黄陵冈,太和堤修成,黄河全流入淮,成为一次重要的变迁事件。


清初,黄河仍由淮入海。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此后又经山东北部入海,逐渐形成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当时因太平天国爆发,清朝无暇顾及,到光绪初年才在下游筑堤。此后黄河的河道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入海的今山东东营一带河段有改道事件。此外还有反常的1938-1946年,1938年国民党炸郑州花园口,欲“以水代兵”,结果淹没河南东南部、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地区,受灾者达数百万,形成了“黄泛区”,至1946年始堵口恢复故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