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四)

 梦想童年594 2018-05-01


文献:

建安十六年孫權自吴徙治秣陵十七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紘謂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云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爲都邑權善其議未能從也後劉備之東宿于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都焉黄初二年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黄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寶鼎元年冬十二月還都建業


分析:

我们先大略扫一遍,这段文献是在讲与三国孙吴时建业城有关的情况。

首先,我们发现文献中有不少用年号纪年的地方。与干支纪日法相类似,汉武帝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年号来纪年。我们可以先从这些年号断起。不过有一件事要先明白,我国历史上年号多为两字,偶有三字(如 新朝 王莽 始建国)、四字(如 宋太宗 太平兴国)甚至六字(如 西夏 嵬名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者。即使是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随便要讲出古代哪个帝王的年号(明清基本一帝一号,明清以前少数帝王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如唐太宗 贞观,但这些都是例外)都是难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分析带有年号的断句呢?

我们分析句读情况,无外乎还是要分析上下文文意。年号应算是一种特殊的专名,那我们索性就把这段文献里所有专名都找出来,不过在这一步骤之前还是先从较易发现的虚词入手,先大致断成几大句:


建安十六年孫權自吴徙治秣陵十七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張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紘謂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云: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爲都邑權善其議未能從也。後劉備之東宿于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都焉。黄初二年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黄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寶鼎元年冬十二月還都建業。


我们用虚词大致断完后发现可断之处太少,那么接下来就一一寻找重要的名词。

建安十六年、孙权(下文简称“权”)、吴、秣陵、十七年(?)、石头、建业、张纮(下文简称“纮”)、楚武王、金陵、秦始皇、会稽、望气者、地形、刘备、黄初二年、公安、鄂、武昌、黄龙元年秋九月、(改馆甘露?馆甘露?甘露?)元年秋九月、西陵(?)、陆凯、(居宝鼎?宝鼎?)元年冬十二月。


里面疑点很多,我们一句句拆开来看,可以先就第一大部分来看:


建安十六年孫權自吴徙治秣陵十七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張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紘謂權曰:


这一部分的最后看来应该接着一句话,我们先搁置下来,看看前面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看 秣陵十七年 这部分。首先,如果我们不清楚 秣陵 是地名的话,下文中的 改秣陵为建业 是个提示。其次,提示也不甚明了,可以看上文通顺与否。上文只说了孙权从吴迁治,迁到何处并不清楚。接 秣陵 正好,而且总的文意也是相符的,全文就是围绕 建业 的事,而 秣陵 就是后来的 建业。因此 十七年 就是单独的单元了,实际上就是(建安)十七年。对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来说,建安年号使用了二十五年(196-220年),在当时算是使用时间很长的年号了。古文献按照时间顺序铺排,前已提及的年号,在其顺序后的年份一般会省略年号,如果又提及了其他年号则不能省略年号,这样详略得当的记述方式是一种习惯。

这样一看,可以大致将这一部分划为两年的事,十六年孙权迁治,十七年在 石头 筑城,改秣陵为建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石头 是专名,并不是用石头筑城这么简单,千万不要忘了南京还有 石头城 这么一种别称。

后面从张纮开始,应该是另一件事了。张纮是孙权的谋士,他建议孙权定都秣陵。孙权听从了。之 字也许是代词,指这个建议,也可能是动词,到某地去,看上文,孙权听从,没说听从的是什么。看下文,张纮对孙权说,然后是一堆话,说明这是另一件事了,前面句子结构应该完整了,所以 之 指的是这个迁都的建议。

那我们接下来看第二部分,首先要知道张纮说了些什么话。


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云: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云:


这一部分仍然不完整。开头实际是在讲 秣陵 的历史地理情况,先是历史: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注意这里没有提为什么叫金陵);再说地理:地勢岡阜連石頭 这句话意思是地势上多是丘陵,相连至石头城;后面还有佐证,问一些年长的人,ta们说:当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郡,经过这个县,望气者说...

总体来看,张纮可说是有理有据,既有悠久的历史(按楚武王到东汉末已九百余年),又有险要的地势,后面这句话,我们接下来看看望气者怎么说。


第三部分:

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爲都邑權善其議未能從也。


这一部分里面说了很多,但实际上是话套话,所以要分析哪些是秦代的望气者说的,哪些是张纮说的,还有后面孙权作何反应。

首先,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这话是望气者说的没错,符合其身份。接下来 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 挖断了连接的山冈,并把 金陵 改成了俗气多的 秣陵,这事可以琢磨一下是谁能干的,应该不是望气者能够干的,应该是秦始皇听说之后又怒又惧下的令。而这一句又是谁讲的呢?还是 故老,当地年长的人。后面 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爲都邑, 这是张纮的话。今 这个字一下子把我们从遥远的时代拉了回来,现在情况是这样的:原来的地方还在,地有“气”(王者都邑之气),天有“命”(所谓天命),所以 秣陵 应该作(主公您的)都邑。到此为止,张纮这段有深意的话就说完了。最后,是孙权的反应,可以说是让我们感觉有些困惑:孙权认为张纮的建议很不错(善 字为意动用法,认为...善),(然而)不能听从。???这和前面说好的不一样?别急,下面还有话。


第四部分:

後劉備之東宿于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为了方便把原来断句的两部分合并为一部分了。先看 之 字,这里就是到某地的意思。这句话里 之 的宾语是 东,意思是刘备自荆州到东面来,这里可以看出,古文献也有到某个方位的含糊说法。接下来是刘备的一系列动作,一是 宿于秣陵 ,二是 周观地形,最后劝孙权建都于此(大家可以琢磨一下这是为什么)。孙权说了句话,不过尽管只有几个字,也不全是孙权说的内容。 智者意同遂都焉 ,智者意同 这是孙权对刘备看法的回应。 遂都焉 是孙权通盘考虑后作出的决定。按常理说,孙权作为一方霸主,张纮说的话都没有马上同意,刘备是自己的重要对手,他说的话孙权可以马上听信吗?因此,下定决心迁都是孙权反复权衡利弊、听取多方意见的最终决定。

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自从张纮建议到最后迁都,这一段话是对建安十六年迁都事件的前因说明。古文中有时会有事前解释的叙事方式,也有事后解释的叙事方式。


第五部分:

黄初二年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黄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寶鼎元年冬十二月還都建業。


先按照年号断出第一句。黄初二年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这一句基本意思清楚,主要是需要搞清楚三个地名,公安、鄂、武昌,其中鄂就是武昌(在今湖北鄂州)。后面有甘露元年,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出 甘露 是个年号?先说一点,年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皇帝的一面旗帜,因此一般都是歌功颂德的谀辞。 甘露 是一种祥瑞。后面的 宝鼎 也是很高大上的词汇,国之重器。此外加之年号大多数都是两字,如果祥瑞大家不了解,但是 改馆甘露 馆甘露 居宝鼎 这种词不是听着别扭就是俗气,皇帝不会拿这种词汇作年号。

那么第二句就当是:黄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

最后的 因故府不改館 意思是迁都后还是在原来的府第,不改住址。

第三句较长,

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这一长句这样来看,开头是: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

这句话中间这一部分有点搞不清楚: 從西陵督步闡表 ,前面是年月,后面是迁都武昌的事情。西陵 是地名,这个我们熟悉。这句话最令人感到别扭的就是主语是谁?有人可能认为,应该是这个 從西陵督步闡表, 这样就把 從西陵督 看作是官职,步闡表 看作是个人。不过此人竟然在吴国权力如此之大,可以作为迁都的主语?如果粗略知道吴国史,最出名的是步骘,其妹是孙权宠爱的步夫人,但却未听说步家在吴国有一手遮天的本事。显然这种断法有问题。

那能够迁都的首先是吴国的君主,不过里面未见其人,用法可以参照我们第一次测试中对北魏孝文帝行程的描述,史书有时不需要事事提及君王或朝廷,一个年号不但代表时间,还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如果是这样的话,中间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应是一件事,一件以吴主为主语的事。從 字意思是听从,西陵督 是官名(全称为 都督西陵诸军事)。最后来看 步闡表,如果认为这是一个人名,那问题也不大,句意通顺。实际上,表 是 步闡 上的表,就如当时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这部分我们花了较长篇幅来解释,实际上中间什么也不用断,但是,须知历史地理不止要会句读,重要的是文献理解,要懂得大意才能利用文献来做研究。


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迁都事件讲完,这里陆凯说了一段话。中间提及了一段童谣,后面的问题也提到了,我们不妨看看童谣说的是什么。童谣说: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这里我们要讲一种特殊的断句方法,这与文学作品有关。尽管我们知道这段话在历史上特别出名,而且仿照的诗句也有很多,比如说 毛 主席有词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但是对于完全不了解的同学朋友们,这句话就有这样的断法了。我个人遇到这种古文断句中的诗句的时候,有三种主要的假设:一,四言诗;二、五言诗;三、七言诗。断好之后,一是看字数合理与否,一是看是否有韵脚(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的音韵与今天有较大差别,但有时也有一些规律可循)。那么就有这样几种情况:


甲: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乙: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丙: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寶?)


如果我们熟悉三国时的文学,那时主要有四言和五言诗,当然童谣的话,三句半也是有可能的。不过通过对照、韵脚来看,显然是 乙 最贴切。这段话简明易懂,说的难听些就是开地图炮,抬高建业,贬低武昌。


现在我们再来返回去看前面陆凯说的是什么。

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

我们可以先看中间的 之 字。顺藤摸瓜可以发现一个短语 安國養民之處。 后面按照语意应分为 船泊則沉漂 陵居則峻危,是两个假设,很夸张,说危言耸听不为过这两个假设也是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对照结构,前面说:船停泊就会沉没漂浮,居住太高就会太险峻危急。

前面 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按照虚词,有这样几种断法:

甲: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

乙: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

丙: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


塉,意思是贫瘠,这是在评论土地情况,因而 甲 意思不对。乙 确非 感觉是 确实不是 这样一种语意,但是,切勿忘了古人对于土地贫瘠还有一种说法:饶确。意思是土地多岩石而贫瘠。因此 丙 就是最贴切的一种说法。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 确 什么意思怎么办?其实当时的表、疏等文学作品,尝采用赋的四六句,所以 某某某兮某某 某某某而某某 这样的句式用的比较多,在这里,险危 与 塉确 就是这样的用法,这样语言就富有文学色彩。古人的奏、疏、表、劄子这些给朝廷的汇报和建议,多需要文青气息,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


总结下来,陆凯这些话,都是在反对迁都武昌的,因此最后,宝鼎元年,吴主还都建业。


参考:

建安十六年,(孫權)自吴徙治秣陵。十七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张)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紘謂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云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爲都邑。權善其議,未能從也。後劉備之東,宿于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都焉。黄初二年,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黄龍元年秋九月,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甘露元年秋九月,從西陵督步闡表,徙都武昌。陸凱上疏言:武昌土地,實險危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謡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寶鼎元年冬十二月,還都建業。

(文献摘自中华书局1984年版《历代宅京记》卷之十三 建康,有删改,括号内为题目新添加的字)

(注:文献中的句读为中华书局点校,只作为参考,不一定要一一符合,另,国内部分院校历史地理考研只要求断开,而不要求标记现代标点符号,但就日后研究计,我们稍稍提高难度,带来的不便还请大家谅解包涵。)


1982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 吴 扬州 建业附近附图


问题:

一、文献中的建业在历史上除了文献提及的几个别称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名称或别称?

我们知道,当时的建业就位于今江苏南京,所以这道题是在考南京历史上的地名。但是题目也要求文献提及的名称不得再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先看看文献中提及了几个南京历史上的地名:金陵、秣陵、石头、建业。这些基本上是三国以前就有的名称。此外,南京历史上还有 建邺、建康、昇州、集庆(路)、应天(府)、江宁、天京等名称,简称 宁。


南京中山陵   2013年10月


二、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文献中所谓望气者所言与童谣内容的看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看望气者的话呢?应该认识到的是,所谓望气之说,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也是有根据地形和历史来分析的一面。我们应从历史地理方面入手,来分析为什么望气者对这一地区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南京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按照文献的说法,秦以前山冈相连,而三国时的长江从石头城(今江苏南京清凉山一带)下流过,江山秀丽,蔚为壮观。后世有人认为南京诸山有龙盘虎踞之势,这是地形上的一大特点。在三国以前,最早有关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吴国修冶城,越灭吴后,修越城,楚灭越后,一说当时钟山称金陵山,石头城所在清凉山在金陵山余脉上(即秦以前所谓 冈阜相连),故称金陵。这样看来,此地的地形确是极为险要,因此很早就筑城。只不过在东汉以前,政治经济的主要舞台都在北方,这座城市还没有得到大的发展。随着三国东吴时代对这座城市的重视,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封建帝国的首都,尽管这个政权只有东南半壁。此后,东晋、南朝相继以此为都。到十国时,吴国权臣徐温开始经营此城,后来南唐即以此为都,明初也定都于此。这实际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所谓“天命”和“王气”决定的。这些封建王朝,兴亡与否,根本上都与南京的地势无关,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道题的重点难点,是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去分析南京地区建都的优势和历史渊源,还要剔除所谓望气的封建糟粕,穿凿附会的东西要尽量避免,讳言“龙脉”这样的字眼。


现代遥感影像中的南京城


我们又应该怎么看童谣的事情呢?所谓童谣,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民间儿童的创作,多是一些别有用心(中性,有时是好,有时是坏)的人创作出来,通过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来扩大影响的。因此就要推测一下这是什么人的杰作。这些人想必是以建业为根本的(“宁还建业死”,还 字说的好像不只是吴主)。

武昌在今湖北鄂州,并非今天湖北武汉武昌区所在。甘露元年(265年),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蜀汉灭亡,吴国已经孤木难支,因此吴主孙皓不得不亲自出镇武昌,以防上游有失。同时,建业附近的山越又对建业形成了威胁。但是,吴国大族不愿意迁离根本,因此抵制迁都,迁都一年多即告失败。

这个问题复杂就复杂在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实际形势,简单从历史来看武昌不适宜做都城,建业适宜做都城,是不妥的。从军事压力来说,孙皓的迁都举动算是一步好棋,能够抵挡一二。但受到社会上下的反对,大族不愿意离开江东根本,百姓苦于到上游转运,迁都最终失败。这反映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长江下游的太湖周边地区经济在吴国最为发达,而江汉平原等地不是发展重点,土地就算没有陆凯说的那样贫瘠,也尚未得到大面积开发,因此不能作为封建国家赖以长期建都的经济支撑。须知,我国古代社会的国都大多还是要与经济区相匹配,如若达不到,就需要巨大的漕运开支,而一般来说,一个地方性的政权是难以长期做到这一点的。这才是童谣反映的根本原因。


作者:卜庸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