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铁齿铜牙纪晓岚》误导了很多年,纪晓岚根本不受乾隆的重视!

 小小独魔 2018-05-02


前几年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的热播,使得乾隆、和珅和纪晓岚这三个名字广为人知。在电视剧中,纪晓岚口齿伶俐,和珅贪污心狠,尽管他俩偶尔会拌几句嘴,但总体上来说君臣三个人的关系是较为亲密的。甚至在微服私访时,他们君臣还可以随意的嬉笑怒骂。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塑造了和珅和纪晓岚这两个形象。人们一提起纪晓岚就觉得他是一个清官,机智幽默,很得乾隆的重用;而相反,人们一提起和珅,就觉得他是一个大贪官,老是被纪晓岚戏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纪晓岚根本没有得到乾隆的重用。那么问题来了,纪晓岚究竟在乾隆时期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此外,他又为何得不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这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首先,他自己作了四万多首御制诗,在数量上就可与《全唐诗》比肩了,但可惜的是一首也没有流传下来;其次,他喜欢到处留墨宝,每次收集到历代的书画作品,总要在上边题字。我们现在去清代遗迹游玩,有时还会看到乾隆的墨宝。


根据《南巡秘记补编》记载,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乾隆前来视察。一时闲聊,就天子巡守这个话题谈了起来。纪晓岚一谈起这个问题就刹不住车了,一直从三代开始讲起,讲三代时天子巡守的历史状况。又讲到秦始皇晚年四处巡游,耗费民力使得国家灭亡;隋炀帝三下扬州,昏庸享乐,使得民怨沸腾;正德皇帝不务正业,四处游玩,使得明朝变得江河日下,最后被我朝夺了天下······乾隆帝一听这话,就觉得不对味。自己正准备游巡江南,你纪晓岚说这些话,不就是想借古讽今,想堵住朕的嘴吗?乾隆帝发怒了,斥言到:“你纪晓岚不过就是个书生,哪里懂得朝廷大事。你也不注意你自己的身份,朕只不过是觉得你的文学水平还不错,才让你在这里修书,实际上是把你当倡优豢养罢了,你怎么还敢妄议朝政呢?”这下,把纪晓岚吓得连连叩头认罪。自此以后,纪晓岚也就多了个外号——“倡优学士”。可见纪晓岚和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一样,是被皇帝当做俳优一类的臣子。

纪晓岚觉得受了侮辱,便向皇帝打了辞职报告,想要告老还乡。不料乾隆皇帝对之大骂一通。乾隆说道:“朕都没说老,你竟敢在朕面前称老,你还是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吧!”接着又将纪晓岚数落了一顿,说:“朕明年要去江南巡游,你也跟朕一起去。好好领略一下江南的风物,增长一下见识。”纪晓岚只得唯唯称诺,不敢提出任何的反对。


第二年,乾隆皇帝又将纪晓岚叫了过来,对他说:“朕觉得你还是留在这里修书合适,你虽然读书广博,但还没有到融会贯通的地步。你现在也年轻,多读点书也没有坏处。”真是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昨天还是一个样,今天就完全另一个样。自此以后,纪晓岚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人,只管埋头整理《四库全书》。


可是过了几天,乾隆启程时,又将纪晓岚叫了过来,对他说:“这次还是将你带上吧!上次让张廷玉等人诏阅各地试卷,朕都觉得不满意。这次将试卷的诏阅权就交给你了,你要好自为之,切勿负朕意。”于是纪晓岚就跟着乾隆皇帝参加了这次南巡。


他们一行人南巡走到白龙寺,正好赶上庙里的和尚撞钟。根据《春明梦录》记载,此时乾隆帝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里撞金钟”七个字。纪晓岚在一旁看到后,不禁掩嘴窃笑,但还是被乾隆皇帝发现了。于是乾隆皇帝怒骂道:“朕的诗作虽然不佳,但你岂能当面嘲笑,难道你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吗?”得亏纪晓岚这个人有急才。他连忙回答道:“臣岂敢嘲笑皇上,只是因为曾经读到古人诗里有‘黄鹤楼中吹玉笛’一句,一直冥思苦想下一句。今日看到皇上的这句诗以后觉得是绝配,所以才高兴地笑。”乾隆一听,“白龙寺里撞金钟,黄鹤楼中吹玉笛”倒也对得工整,便消了气。也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并没有电视剧里那么融洽。


到了扬州以后,乾隆自然被扬州这地方所吸引。扬州这地方景色优美,地灵人杰,最不缺的就是美女。乾隆是个风流天子,自然在手下人的怂恿之下出入于秦楼楚馆。纪晓岚这时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想要向皇帝谏言。但被皇帝身边的太监拦住了,对他说:“您纪先生不过是一个写文章的,管好您的分内事就好了,何必多管闲事呢?”纪晓岚听出了太监的轻侮之意,愤愤地说:“我今天就不回去,一定要面见皇帝。”太监一笑置之,弃他而去,只剩下纪晓岚在寒风中打哆嗦,另一个小太监实在看不下去了,过来好心提醒:“皇上今日累了,谁都不会见的,您何不写个折子递上去?”


折子递上去数日,纪晓岚战战兢兢,这次他是豁出去了。不料,过了几天,乾隆召见他,脸上没有怒气,颇为和颜悦色,对纪晓岚说:“你的诗文之兴大好,所作也不差,朕知道你在旅途中还颇为用功,且无怨悱意,尚不失谨厚书生的本分。但此后要更为勤勉,不要随意做出位之言,以免自取其咎。”说完以后,纪晓岚本想说“臣尚有本奏”,却被乾隆用话给堵了回去。乾隆将一堆试卷交给他,让他批阅,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去。之后乾隆也经常召见纪晓岚,但所问不过是一些科考阅卷之事,并不涉及其他。

又一日,乾隆游西湖,纪晓岚随行,乾隆忽然问《四库全书》是否有某某书,纪晓岚都一一对答。乾隆皇帝见他记忆力还不错,便又将近日地方官所献之书交给他编纂。纪晓岚走后,乾隆皇帝呵呵笑道:“给你件事做,让你好好忙上一番。免得总在我面前聒噪。”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的关系不过尔尔。


根据《雨窗消息录》记载,“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履园丛话》也记载:“献县纪相国善诙谐,人人共之。”从这点上来说,纪晓岚和汉代的东方朔有些相似,皇帝对待他们不过是看重他们博学多识罢了,实际上并不真正对他们委以重任。


我们如果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制度有个明晰的理解,就可以清楚的明白这一点。自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宰相以后,文人天下关怀的路径就被切断。但在明代,起码还有内阁首辅,在一定时期也能发挥宰相的作用。但是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用军事政治代替文人政治,文人根本受不到重用,像纪晓岚这样的官员只不过是以“倡优”待之。在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到了清代,天下是皇帝的,军机处也不过是个承旨的衙门,哪里还能做到天下关怀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