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写作 | 习作、应用和创作,在写作的你属于哪一种?

 冬天惠铃 2018-05-02
谁是下一个大师?

你想成为写作大师?不屑于同那些博人眼球的泛泛之作为伍?但就是门可罗雀,文章冷冷清清,只得孤芳自赏?你很愤怒,认为没有人理解认可你的才华,看着那些没有营养的干货文,捶胸顿足。

这种人一般分两种:一种真的是有真才实学,但曲高和寡,往往问津者少;

第二种人,也是经常有灵感,但过于鄙视写作的技巧练习,不懂戴着镣铐跳舞的道理,最终也难以如愿。

看过很多朋友的文章,第二种人不是居多,而是太多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写作的不同分类并谈谈创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习作、应用和创作,看看在写作的你正处于哪个阶段。


习作、应用和创作

写书信、写政府公文、写工作总结报告是应用之作;作文课、训练营刻意练习、记日记是习作;将来择定了题材,自由地无拘束地去写出文艺作品来,便是创作。

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

习作是毕生随时都可以做的,每次大概有一定的着眼点;一次习作,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劳力。应用之作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由他人和事务在眼前,也不许我们多费时间,导致作品和事务有运行不通畅之处。

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而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我同你辩论,为了打理自己观点,便随手写出一篇文章出来给大家看,如果我过于精心雕琢,对你来说就耽误时间了;可是如果我想写一部书,即使多花几年也可以。高考作文基本上要在40分钟左右写完,如果超了时,那你就悲催了。但你在考试时间外爱写什么,无论怎样磨蹭,没有人会干涉。

创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创作,就是忠于自己。真正的创作绝不应该有丝毫随便不认真的态度,《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者黄公望为此画花费四五年光阴,左太冲为作一篇赋竟至费去了十年光阴。创作贵精不贵多,时间和劳力是不能计较的。

我们写作到最后,还是要归结于创作,对于习作和应用方面,我以前的文章说的很多了,这里谈一谈一些关于创作的经验和方法


发现题材

世间的事物,原都是现成的,平凡的,旧有的,所谓新鲜的意味,完全要作者自己去发现。亲情、爱情、友情的题材是永恒的,不知自古以来曾被多少文学家描写过。赤子之心、风花雪月、肝胆相照不知多少古人和来者在歌颂和咏唱。要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来,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你拥有创作灵感的第一步。

记录题材

抓住灵感并记在纸上是第二步。我们每天在街上行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任务和事件,平时读书或独坐,会起各种各样的心念和情感,这种时候,事物的新鲜的一位常会电光似地忽然自己投入到头脑里来,随时把它捉住了就是题材。

法拉第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他就是一位记录自己灵感的高手,上课或自己读书思考时,他会在笔记本的右边,写出上课的主题、尝试方式、尝试成果等,在笔记本的左边,则写下本身上课的心得及刹时呈现的思路。

及时准确的灵感记录帮助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科学家,我们这些专注于写作的人们不更应该勤读勤记?

联想整合题材

丰富题材内容,使题材成熟是第三步。现在我们抓住了灵感,选好了题材,下一步就是打开五官,搜集与之相关的事件、观点。无论是在读书的时候,看报的时候,刷手机的时候,听别人谈话的时候,独自散步的时候,晚上睡觉失眠的时候,都要到处留心,遇到和题材有关系的事项,一一搜集拢来,使内容丰富,打成一片。把题材当成婴儿,你要把她培养长大。

手法熟练落笔成文

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把题材用文字展现出来,这是最后一步。众所周知,只有想法是没有的,要把它外现出来,落实在笔端。我之前写的文章多是在介绍一些写作技术活上的东西,为什么要先说那些呢?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不理解,写出来的语句不知所云,即便有再好的题材也展现不出来。

一般人为什么不能像文学家一样写出像样的作品来?这是因为一般人未曾预备好创作上所需要的手腕的缘故。他们尽管会有很可贵的题材,但可惜无法写出,任其葬送完事。

你说,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和方法?当然是有的!写作需要练习,熟能生巧,但格局只限于习作和应用,和某些人唱的关于“写作没有技巧”的调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说的是创作的层面,但大多数人都得先经过习作和应用后,才能去谈创作。如果直接让初学者们去创作,恐怕是本末倒置了。

再次梳理三者关系

三者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习作,习作是练习手腕的基本功夫,要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得到应用,才能谈得到创作。想创作,现在习作上做功夫。习作是一切的基础,应用之作和创作都由习作出发。习作的根底是无下限的,根扎得越深越稳固,创作起来就越得心应手。因此,越想搞文学创作的人应该花更多时间在练习习作上,这是基本功。


一点建议和感悟

日更也好,不日更也罢。多练练笔总是好的,我看了很多关于对日更看法的文章,最后发现,大家其实说的都有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看到的都不是日更这个大苹果的全貌,偏执一端都往往有失偏颇。你写作的手法不熟练,胸中纵使有万丈豪情也表达不出;你写作手法再老练,思维跟不上抓不住灵感也难以为继。

不管日更不日更,你一定要保证的是,你的文字要能为你服务,为你所用。无论是习作、应用还是创作,我手写我心,总归是良心之作。

真正的文学家,虽至头白亦手不释卷,寻求文章的奥秘。你有这颗勇敢的心吗?


To be number o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