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天津诗坛

 网罗天津卫 2018-05-02

  


  对于旧时代的文人来说,诗书俱佳,乃是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一般要求,同时写一笔好字,诗名而兼书名,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在这方面,康熙间的天津诗人陈玠,可称是一代表。

  陈玠本人的小传,在《津门诗钞》中只这样寥寥数字:“陈玠,字实人,晚号石订,又号拙诚老人,岁贡生,工诗善书。”这“工诗善书”八字梅成栋可从不轻易予人。对于为何将此评语慨然写给陈氏,梅又在按语中特意做了如下说明:“石订老人书学,得之陈香泉太守弈禧,与之神肖。同时善书者,张孝廉如轼、李文学应斗二公,皆学欧;先伯祖秀岩公学米;张念艺(霔)、张石松学王右军;张长史、徐公兆庆学淳化阁,皆名重一时。石订老人与李大拙处士、龙山人东溟、梁崇此洪、黄六吉谦,如竹林之游,风期清尚,绝异时流,诗主淡远,往往公自手书。”

  这段按语,实际上谈了康熙中前期天津文化界的两种文化现象。一种是谈书法的,列举的是当时沽上书坛几位顶尖人物:以写欧(阳询)字见长的张如轼、李应斗;以写米(芾)字见长的梅秀岩;以写王(羲之)字见长的张霔和张石松;以写淳化阁帖见长的徐兆庆。另一种是谈诗歌的,列举的是当时沽上诗坛几位顶尖人物:李友太、龙震、梁洪、黄谦等。除李友太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外,其余几人,本栏前几篇已都分别谈论过。梅成栋将陈玠放在了以上“绝异时流”的大家之列,特意指出其书法“神肖”于大书家陈弈禧,诗则崇尚“淡远”一路,这就为陈玠“工诗善书”做了很具体的诠释。那么,陈玠诗的“淡远”,究竟体现于何处呢?下面这首绝句《昨夕》便可令我们略见一斑:“昨夕云开月一林,徘徊水阁到更深。负他良夜无佳句,趁兴今朝又补吟。”作者徘徊于水阁(今东门外水阁大街)赏月,一夜诗未成而又继之一夕,其散淡静泊之心绪,在不经意的随口一吟中便轻轻地发散了出来。

  另外一首题为《春日忆拙公》的五古,似将其“淡远”之风表现得更为明晰:“清沟有长松,百尺风云入。远公别其下,依依手频执。经许石上翻,定约花间习。胡为两年内,迥无岩信及。饮啄猿鹤思,梦魂峰峦聚。近喜早春时,冻雨海田湿。豆苗山之阳,嫩青几回拾。万事本浮烟,笑余淡羁馽。会持九节杖,更戴曲柄笠。为君扫云房,山志同搜辑。”此诗是写给康熙间盘山名僧智朴(号拙庵,曾辑《盘山志》)的,其续结方外缘之情思与淡远之诗风,恰好重合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