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厢街巷溯源:城隍庙四条

 网罗天津卫 2018-05-02

 2004-07-27 09:13

  位于西马路东侧,东起城隍庙街,西至西马路,长45米。(沿革参见城隍庙一条)按同名巷自南而北顺序命名,此地为四条胡同。1982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城隍庙四条。

  城隍庙五条1982年

  位于西马路东侧,东起城隍庙街,西至西马路,南侧向南分支,至城隍庙四条;北侧向北分支,向西不通行,向东至城隍庙街,全长141米。(沿革参见城隍庙一条)按同名巷自南而北顺序命名,此地为五条胡同。1982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城隍庙五条。

  城角楼1986年

  位于张自忠路西侧,东起张自忠路,西至东马路,北起通南路,南至荣吉大街,占地20664.6平方米。此地原位于天津旧城东南隅护城河外,清朝初年,形成城角胡同、糖房胡同、敖家大院、小红桥、帝君庙胡同、南斜街、龙王庙胡同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圮毁。1986年新建成7幢(三至六层)居民楼群,因位于东南城角,故名城角楼。

  ★城角胡同清道光年间

  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西起东马路,东至糖房胡同,因位于旧城东南隅而得名,1976年(唐山)地震时毁坏,后重建城角楼居民区(沿革还可参见城角楼、普阳里)。

  ★城根胡同清朝

  沿革参见如意胡同。

  ★城根胡同明建文三年(1401)

  沿革参见嘉庆胡同。

  ★城守营明崇祯十三年末(1640)

  城守营,位于城厢西北,原为守城士兵驻扎地。今仍存有城守营西箭道、城守营后地名。

  城守营后清同治九年(1870)

  西起城隍庙东箭道,向东转北分北、东两支,北至南朱家胡同,东至尚家胡同,北侧有一不通行分支,南侧通武学后、城守营西箭道,另有一分支至南不通行,长172米。清同治九年(1870)形成胡同,因位于清朝守卫天津的城守营后方而得名(沿革参见城守营)。(王成)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