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膏药的好处有哪些?

 日月76nligx4bu 2018-05-02

一般膏药包括膏与药两部分,膏的部分比较简单,成分比较固定;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往往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膏的熬制主要用胡麻油和铅丹两种原料,二者在临床上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日华诸家本草》论胡麻:“陈油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苏颂嘴图经本草》谓胡麻油“治痈疽热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沦胡麻油能“解热毒,食毒,虫毒,杀诸虫嶙蚁’,。可见胡麻油除具有滋润皮肤,使丹药不干,更具有解毒、杀虫、保持药效持久的良好作用。铅丹又名黄丹、红丹、东丹、漳丹,系由铅氧化制成。黄宫绣<本草求真》论黄丹:“铅丹亦名黄丹,系用黑铅、硝黄、盐矾锻炼而成,故味兼咸而走血。其性亦能杀虫解热,坠痰祛积,且更拔毒去癖,长肉生肌,膏药每取为用。

在熬制膏药时除用铅丹外,有时还采用密陀僧、铅粉等铅的化合物,也具有类似铅丹功用。据此,膏药不仅其质具有防腐,防燥,保持药效,便于贴用,刺激皮肤毛细管扩张吸收药物和湿润作用,而铅丹、胡麻油的本质同样有膏药基质适应症中所要求的某些性能。所以胡麻油和铅丹熬制成的膏药基质便成为膏药制剂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膏药在应用过程中,宋代以前,主要用于治疗痈疮、疖疮等外科疾患。明代李时珍述及膏药可贴风湿诸病,明代汪机谓太乙膏可贴肺痈已破。清代吴尚先所写膏药专著《理渝拼文》中“截”、“拔”两节中说:“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说明膏药不但应用于外科各病,而且可以应用于内、妇及小儿各科。

  膏药之所以能够治疗多种疾病,是有它一定的物质基础与理论根据的。它的处方组成来源于一般中药方剂,与西药中许多外用药、注射剂、口服剂有同一作用,同样可以合剂,分用(特殊的当然例外)此其一。在一般方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加以变化,去其轻淡平温之剂,益以气味俱厚生香引导之味以得药方此其二。用药数广而多形成大的复方,以适应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许多药物中含有脂熔性、挥发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因此可透人皮肤产生消炎、止痛、去腐、生肌飞收敛等作用,如治痈疖疮、肿疡、溃疡等,风湿寒痹、止痛、壮筋骨、跌打损伤等,此其三。利用丹、油熬膏作赋形剂,以防腐、防燥、保护疮面,保持药效持久,促使药物和经过表皮产生深部和全身作用,此其四。按经络俞穴及身体特殊部位薄贴,发挥药效,促进作用,此其五:。贴于患处刺激神经末稍,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理增强组织抗御力量,达到镇静、消炎作用。此外,软膏具有保护局部皮肤的湿润柔软作用,是通过皮肤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使药物渗透与吸收,对创伤、皮肤疾病、枯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粘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人体循环可产生全身作用。膏滋内服后与内服汤药一样起全身治疗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理解膏药的治疗作用,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基础。就其生理机理而言,则系以特殊剂型,使药物有效成分刺激外感受器而使内感受器产生整体影响。是否尚有因组织吸收某些药物有效成分而产生杀菌、抗生作用,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膏药治病,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一直流传到现在,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发现用某些植物的树叶,树皮或草茎之类来贴敷伤口或疼痛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或止血,甚至能加速创伤的愈合,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了贴敷疗法,那么,贴敷膏药还有哪些好处呢?

1.膏药贴敷是我国外用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

2.膏药治病,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因而最易被人们所接受。加之贴膏治病范围广泛,早已成为人们最易接受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常患颈、肩、腰、腿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对膏药更是情有独钟,膏药巳成为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中大多气味具厚,再加入辛香走串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气血、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