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摈除杂念,这场书法艺术展告诉你什么是真正忘我的境界

 昵称54368640 2018-05-02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如何欣赏书法可能是每一个书法初学者或是爱好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干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但有长短、粗细的变化,在用墨的浓淡上都不尽相同。

扇面《杨慎词》

33cm*65cm

2015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这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

横幅《周敦颐·爱莲说》

54cm*18cm

2018年

4月29日至5月20日,江滨壹号·壹号艺术空间举办“静·境——陈朱行楷书法艺术展”。这次展览以“静·境“来命名,讲求心静而境生。

陈朱

笔名丹之,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自幼习书,从唐人楷书入手,长期临习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书家名帖,后又坚持研习“二王”行书,逐渐形成清俊古雅之书风。作品入选多处碑林、石刻,并被多地美术馆、博物馆收藏。钢笔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特等奖,出版有《文心荷境--陈朱书法作品集》、《陈朱书法艺术》、《陈朱钢笔字》等专著。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书法展赛并获奖。曾先后担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理事、福建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画院特聘画师。

陈朱认为书法家学习书法要做到“静”和“正”,关键是要调整、把握好自己的心境。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书法必须端正态度,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四条屏《兰亭序》

40cm*175cm*4

2015

二是书写具体作品时,要静下心来,摈除杂念,只有达到忘我的境界时,写出的作品才能达到“静”“正”的境界。

著名书法家赵玉林谈到:“凡看过陈朱书法的人,都非常认同其艺术特点:一是他书法构成的线条十分坚挺;二是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非常紧密;三是作品的整体布白无比均匀。这三点看似容易,要不折不扣地做到,绝非易事。

△陈朱

我从2013年省博物院举办的《文心荷境》艺术展中,真切地感到陈朱的书法温润圆纯,有‘二王’遗意,尤难落墨千数百言,能一笔不苟,精诚专至。直如十里荷塘,万株亭立,清姿可挹,雅韵毕集。”

静·境——陈朱行楷书法艺术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