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词的表达,我们在长调词中常常见到。如:柳永的《雨霖铃》;秦少游的《八六子》;短令也有,但不多,如易安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三首词: 例1:《八六子》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是秦观写于元丰三年(1080)的一首怀人之作,内容为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当时秦观三十二岁,而他此时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首先,秦观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 例2:《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例3:《壶中天》 养拙夜饮,客有弹箜篌者,即事以赋。张炎 瘦筇访隐,正繁阴、闲锁一壶幽绿。乔木苍寒图画古,窈窕行人韦曲。鹤响天高,水流花净,笑语通华屋。虚堂松外,夜深凉气吹烛。乐事杨柳楼心,瑶台月下,有生香可掬。谁理商声帘外悄,萧瑟悬明玉。一笑难逢,西愁休赋,任我云边宿。倚阑歌罢,露萤飞上秋竹。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换言之,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诗词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如:易安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知道丈夫要远游,起床的描写:“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描写的分类: (1)、按描写角度分为正、侧面描写; (2)、按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肖像等; (3)、按景物描写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4)、按描写景物方法分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按描写(抒情)方式有正面(直接),反面(间接)。 柳永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描写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我们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描写的特点: 描写的特点有哪些呢?现在的读者阅读要求动作快,只有精彩的描写才可以吸引读者。我们一个注重以下描写特点: A、全篇统一于一种语调、语气和气氛,描写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强一种感觉印象,任何削弱或改变这种感觉的都要删去。 B、 动作 — 一般读者拒绝为描写而描写上花费时间,读这样的作品很疲劳。他们需要在整个描写中有行动和动作。 C、许多感觉印象 — 作者应该运用词语诉诸读者的五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感觉'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 D、活跃的、生动的图象--好的描写包含着能使你看见并深深记住的图画 。 描写的类别 A、细描与白描。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B、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此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动态描写:指以动来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C、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手法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正面描写: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D、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 (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b、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 c、要体现景物色彩。 d、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e、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以乐景反衬悲情。 f、采用象征手法写景。 F、物体描写在创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是对物体的描摹,类似绘画中的'写生'。状物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准确而鲜明的具体印象。前人对状物提出的要求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也就是说,状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方面下功夫。(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