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传相应部---第12经 因缘篇.因缘相应(67-69)

 南山_松柏 2018-05-02



[六七] 第七 芦束 
一 一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住波罗奈之仙人堕处鹿野苑。
二 尔时,尊者摩诃拘絺罗,暮时自宴坐起,诣尊者舍利弗之处。诣已,与尊者舍利弗俱相致问,交谈致候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摩诃拘絺罗,向尊者舍利弗作斯言曰:‘友,舍利弗!老死为自作耶?老死为他作耶?老死为自作、他作耶?或老死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耶?如何?’
四 ‘友,拘絺罗!老死非自作,老死非他作,老死亦非自作、他作,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无因生,是缘生而有老死。’
五 ‘友,舍利弗!生为自作耶?生为他作耶?生为自作、他作耶?或生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耶?如何?’
六 ‘友,拘絺罗!生非自作,生非他作,生非自作、他作,生亦非自作、非他作,非无因生,是缘有而有生。’
七~一八 ‘友,舍利弗!有为自作耶?……取为自作耶?……爱为自作耶?……受为自作耶?……触为自作耶?……六处为自作耶?……如何?
一九 ‘名色为自作耶?名色为他作耶?名色为自作、他作耶?或名色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耶?’
二〇 ‘友,拘絺罗!名色非自作,名色非他作,名色非自作、他作,亦非自作、他作,亦非无因生,是缘识而有名色。’
二一 ‘友,舍利弗!识为自作耶?识为他作耶?识为自作、他作耶?识为非自作、非他作,亦非无因生耶?如何?’
二二 ‘友,拘絺罗!识非自作,识非他作,识非自作、他作,识非自作、非他作,亦非无因生,是缘名色而有识。’
二三 如今我等如是知尊者舍利弗之所说:‘友,拘絺罗!名色非自作,名色非他作,名色亦非自作、他作,名色非自作、非他作。名色非自作、非他作,亦非无因生,是缘识而有名色。’’
二四 如今我等又如是知尊者舍利弗之所说:‘友,拘絺罗!识非自作,识非他作,识非自作、他作,又,识非自作、非他作、亦非无因生,是缘名色而有识。’
二五 ‘友,舍利弗!应如何知此所说之义耶?’
二六 ‘友!譬如两芦束,相互依持则能直立。友!同此,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友!若此等之芦束中,取其一;而另一则仆倒;取他,而另他则仆倒。友!同此,缘名色之灭,而有识灭。缘识之灭,而有名色灭。缘名色之灭而有六处灭。缘六处之灭,而有触灭……如是,此乃全苦蕴之灭。’
二七 ‘友,舍利弗!是希有。友,舍利弗!是未曾有。此为尊者舍利弗之善说。我等对尊者舍利弗之所说,应以此等三十六事当予随喜。’
二八 友,若比丘,依老死之厌离、离贪、灭而说法,则适称为:‘法师比丘。’友!若比丘,行老死、厌离、离贪、灭,则适称为:‘行法、随顺法比丘。’友! 若比丘,对老死、厌离、离贪、灭,不取着、予解脱,则适称为:‘达现法涅盘比丘。’
二九~三八 友!若比丘,生之厌离……若有之……若取之……若爱之……若受之……若触之……若六处之……若名色之……若识之……若行之……
三九 友!若比丘,依无明之厌离、离贪、灭、说法、适称之谓:‘法师比丘。’友,若比丘,行无明之厌离、离贪、灭,则适称之谓:‘行法、随顺法比丘。’友,若比丘,依无明之厌离、离贪、灭、不取着、予解脱、则适称之谓:‘达现法涅盘比丘。’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12相应67经/芦苇束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中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去见尊者舍利弗。抵达后,与尊者舍利弗相互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老死被自己作吗?被其他所作吗?被自己与其他所作吗?或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呢?」 

  「拘絺罗学友!老死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他人所作;自然生,而是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生被自己作吗?被其他所作吗?被自己与其他所作吗?或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呢?」 

  「拘絺罗学友!生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他人所作;自然生,而是以有为缘而有生。」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有被自己作吗?……(中略)取被自己作吗?……渴爱被自己作吗?……受被自己作吗?……触被自己作吗?……六处被自己作吗?……名色被自己作吗?被其他所作吗?被自己与其他所作吗?或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呢?」 

  「拘絺罗学友!名色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而是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识被自己作吗?被其他所作吗?被自己与其他所作吗?或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呢?」 

  「拘絺罗学友!识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而是以名色为缘而有识。」 

  「如今,我们知道尊者舍利弗这么说:『拘絺罗学友!名色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而是以识为缘而有名色。』 

  但,如今,我们又知道尊者舍利弗这么说:『拘絺罗学友!识不被自己作、不被其他所作、不被自己与其他所作、也不被非自己非其他所作;自然生,而是以名色为缘而有识。』那么,舍利弗学友!这所说的义理,应如何而得见呢?」 

  「那样的话,学友!我为你作譬喻,智者在这里以一些譬喻而知所说的义理。 

  学友!犹如两把芦苇束辗转相依而得立。同样的,学友!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 

  学友!如果拉开那(两把)芦苇之一,另一束会倒下;如果拉开另一束芦苇,(这)一束会倒下。同样的,学友!以名色灭而识灭;以识灭而名色灭,以名色灭而六处灭;以六处灭而触灭……(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灭。」 

  「不可思议啊,舍利弗学友!未曾有啊,舍利弗学友!这被尊者舍利弗多么善说。 

  我们随喜于尊者舍利弗的这些三十六事之说:『学友!如果比丘对老死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学友!如果比丘是对老死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学友!如果比丘对老死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学友!如果比丘教导对生……对有……对取……对渴爱……对受……对触……对六处……对名色……对识……对行……如果比丘对无明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学友!如果比丘对无明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学友!如果比丘对无明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


[六八] 第八 憍赏弥 
一 一时,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那罗陀、尊者阿难,住憍赏弥之瞿师罗园。

二 尔时,尊者殊胜向尊者茂师罗作如是言曰:‘友,茂师罗!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害谛思,尊者茂师罗!别有‘缘生而有老死’之智否?’

三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即:‘缘生有老死也。’’
四 ‘友,茂师罗!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尊者茂师罗!别有‘缘有而有生’之智耶?’
五 ……缘取而有有……
六 ……缘爱而有取……
七 ……缘受而有爱……
八 ……缘触而有受……
九 ……缘六处而有触……
一〇 ……缘名色而而有六处……
一一 ……缘识而有名色……
一二 ……缘行而有识……
一三 ……缘无明而有行……
一四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即:‘缘无明而有行。’’
一五 ‘友,茂师罗!除信……除见审谛思,尊者茂师罗!别有‘缘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之智耶?’
一六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即:‘缘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
一七 ‘友,茂师罗!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尊者茂师罗! 别有‘缘有之灭,而有生之灭’之智耶?’
一八~二四 ‘缘取之灭,而有有之灭’……‘缘爱之灭,而有取之灭’……‘缘受之灭,而有爱之灭’……‘缘触之灭,而有受之灭’……‘缘六处之灭,而有触之灭’……‘缘名色之灭,而有六处之灭’……‘缘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缘行之灭,而有识之灭’……‘缘无明之灭,而有行之灭。’
二五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即:‘缘无明之灭,而有行之灭。’
二六 ‘友,茂师罗!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尊者茂师罗! 别有‘有灭即涅盘’之智耶?’
二七 ‘友,殊胜!除信、除欲、除传说、除行相觉、除见审谛思,我知于此,我见于此,‘有灭即涅盘。’’
二八 然则,尊者茂师罗是阿罗汉,是漏尽者。
二九 如是言时,尊者茂师罗默然。

三〇 尔时,尊者那罗陀对尊者殊胜言曰:‘友,殊胜!善哉!我欲得此问,可向我问,我则答汝此问。’
三一 ‘尊者那罗陀!汝得此问。我向尊者那罗陀,作此问,尊者那罗陀,请答我问。’
三二~五七 ‘友,那罗陀!除信……我知于此,我见于此,‘此有灭即涅盘。’’
五八 ‘然则,尊者那罗陀是阿罗汉,是漏尽者。’
五九 ‘友!‘有灭即涅盘’,我依正慧,如实善见。然则我尚非阿罗汉、漏尽者。’
六〇 友!譬如于旷野之路上有井,然无绳、无罐,时有人为炎热所烧,为炎热所苦,疲劳困惫,干渴此来。彼眺望其井,虽如为水,但身不能触而住。
六一 友!同此,‘有之灭即涅盘也,’如实以正慧善见,然我尚非阿罗汉、漏尽者。

六二 如是言已,尊者阿难:向尊者殊胜作是言曰:‘友!殊胜!汝如是之说,汝向尊者那罗陀作如何言之耶?’
六三 ‘友,阿难!我如是说:我外于尊者那罗陀之德,以外于善,故无所说。’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12相应68经/拘睒弥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那罗、尊者阿难住在拘睒弥城的瞿师罗园。 

  那时,尊者殊胜对尊者茂师罗这么说: 

  「茂师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茂师罗有自己的智:『以生为缘而有老死』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茂师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茂师罗有自己的智:『以有为缘而有生』……(中略)『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行为缘而有识』……『以无明为缘而有行』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无明为缘而有行』。」 

  「茂师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茂师罗有自己的智:『以生灭而老死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生灭而老死灭』。」 

  「茂师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茂师罗有自己的智:『以有灭而生灭』……(中略)『以取灭而有灭』……(中略)『以渴爱灭而取灭』……『以受灭而渴爱灭』……『以触灭而受灭』……『以六处灭而触灭』……『以名色灭而六处灭』……『以识灭而名色灭』……『以行灭而识灭』……『以无明灭而行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无明灭而行灭』。」 

  「茂师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茂师罗有自己的智:『有之灭为涅槃』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有之灭为涅槃』。」 

  「那样的话,尊者茂师罗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了。」 

  当这么说时,尊者茂师罗变得沈默。 

  那时,尊者那罗对尊者殊胜这么说: 

  「殊胜学友!如果我能被问这个问题,那就好了!请[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将回答你这个问题。」 

  「请尊者那罗回答这个问题,我要问尊者那罗这个问题,请尊者那罗回答我的这个问题。 

  那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那罗有自己的智:『以生为缘而有老死』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那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那罗有自己的智:『以有为缘而有生』……(中略)『以无明为缘而有行』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无明为缘而有行』。」 

  「那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那罗有自己的智:『以生灭而老死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生灭而老死灭』。」 

  「那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那罗有自己的智:『以有灭而生灭』……(中略)『以无明灭而行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以无明灭而行灭』。」 

  「那罗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尊者那罗有自己的智:『有之灭为涅槃』吗?」 

  「殊胜学友!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我这么知、这么见:『有之灭为涅槃』。」 

  「那样的话,尊者那罗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了。」 

  「学友!我确实已以正确之慧如实善见:『有之灭为涅槃』,但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 

  学友!犹如在荒漠道路处的水井,在那里,既没有绳,也没有水桶。那时,如果有男子走来,为炎暑所迫,为炎暑所折磨,疲倦、焦干、口渴。他会眺望那水井,对它会有『有水』之智,但不能住于身触。同样的,学友!我确实已以正确之慧如实善见『有之灭为涅槃』,但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 

  当这么说时,尊者阿难对尊者殊胜这么说: 

  「殊胜学友!当他这么说时,你对尊者那罗怎么说呢?」 

  「阿难学友!当他这么说时,除了很好,除了善巧外,我对尊者那罗不再说什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见审谛忍(SA.313);见善观(NA.19)」,南传作「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逐字直译为「见+审+忍」),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沈思后接受之见解」(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并引注释书解说,这是当他思惟时,经由沈思一些假说后,所生起的见解。 

  「有灭,寂灭涅槃(SA.351)」,南传作「有之灭为涅槃」(bhavanirodho nibbān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涅槃是存在的停止」(Nibbāna is the cessation of existence)。按:这里的「有」(bhava),即「十二缘起支」的「有」。 

  「而不触身(SA.351)」,南传作「但不能住于身触」(na ca kāyena phusitvā vihareyya,直译为「但不能以身触后而住」),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但他不能够与它作身体地接触」(but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make bodily contact with it),并引注释书的解说,看见井水代表阿那含者看见涅槃,而绳、罐则代表阿罗汉果道。 

  「异(SA.313)」,南传作「除了」(aññatr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除了……之外」(apart from)。按:「异」(aññatra),有两个意思:一是「在其他处;其他的」(如《杂阿含105经》的「异见、异忍、异求、异欲」等),一是「除了~(之外);~以外」(等于ṭhapetvā,PTS英巴辞典作leaving out, setting aside, excepting),前者如「异见」,指「其它见解」,即外道的见解,后者如「异信」,指「除了从信外;除了以信外」,菩提比丘长老引注释书解说,这是指除了由信仰他而接受他所说的为真理之外。若将「异信」译为「不是信、不依信、不靠信、其他信」均非恰当。

------------------------------------


[六九] 第九 膨胀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尔时……
三 ‘诸比丘!大海膨胀时,使诸大河膨胀,诸大河膨胀时,使诸小河膨胀。小河膨胀时,使大湖膨胀。大湖膨胀时,亦使小湖膨胀。
四 诸比丘!同此,无明膨胀,使诸行膨胀。诸行膨胀,使识膨胀。识膨胀时,使名色膨胀。名色膨胀时,使六处膨胀。六处膨胀时,使触膨胀。触膨胀时,使受膨胀。受膨胀时,使爱膨胀。爱膨胀时,使取膨胀。取膨胀时,使有膨胀。有膨胀时,使生膨胀。生膨胀时,使老死膨胀。
五 诸比丘!大海退潮时,使大河退水。大河退水时,使小河退水。小河退水时,使大湖退水。大湖退水时,使小湖退水。
六 诸比丘!同此,无明衰时,使诸行衰。诸行衰时,使识衰。识衰时,使名色衰。名色衰时,使六处衰。六处衰时,使触衰。触衰时,使受衰。受衰时,使爱衰。爱衰时,使取衰。取衰时,使有衰。有衰时,使生衰。生衰时,使老死衰。’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12相应69经/涨高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中略) 

  「比丘们!当大海涨高时 ,使大河涨高;当大河涨高时 ,使小河涨高;当小河涨高时 ,使大池涨高;当大池涨高时 ,使小池涨高。同样的,比丘们!当无明涨高时 ,使行涨高;当行涨高时 ,使识涨高;当识涨高时 ,使名色涨高;当名色涨高时 ,使六处涨高;当六处涨高时 ,使触涨高;当触涨高时 ,使受涨高;当受高时 ,使渴爱涨高;当渴爱涨高时 ,使取涨高;当取涨高时 ,使有涨高;当有涨高时 ,使生涨高;当生涨高时 ,使老死涨高。 

  比丘们!当大海消退时 ,使大河消退;当大河消退时 ,使小河消退;当小河消退时 ,使大池消退;当大池消退时 ,使小池消退。同样的,比丘们!当无明消退时 ,使行消退;当行消退时 ,使识消退;当识消退时 ,使名色消退;当名色消退时 ,使六处消退;当六处消退时 ,使触消退;当触消退时 ,使受消退;当受高时 ,使渴爱消退;当渴爱消退时 ,使取消退;当取消退时 ,使有消退;当有消退时 ,使生消退;当生消退时 ,使老死消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