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酸浆草

 明春日月 2018-05-02

大酸浆草大酸浆草大酸浆草图册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50cm。根茎木质,褐色;茎直立,分枝多,纤细,有沟纹和白粉。叶片3深裂,裂片线形,中裂片长线形或近线状披针形,长1.5-3.5cm,两侧耳状裂片外展或向上弯,裂片长0.5-1.5cm,叶基戟形,全缘,无毛,有白粉;叶柄长于叶片;托叶鞘膜质,撕裂,褐色。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长,有白粉;雌雄异株,苞片膜质,撕裂状;花梗伸出苞外;花被6片,红色;雌花外轮花被片3,反折,内轮花被片3,直立,有网纹;花柱3枚,柱头画笔状。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形,弯曲,偶有分枝;长达30cm,直径0.5-1.5cm;断面木质性,棕黄色,味苦。茎多分枝,节部微膨大;表面有纵纹。叶柄纤细,叶片戟状分叉,狭窄,长2-5cm,宽1-5mm。总状花序密集,小花黄色至淡红色。翅果,三棱形。气微,味苦、涩。

生境分布/大酸浆草 编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河谷灌丛、山坡岩石上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成份/大酸浆草 编辑

戟叶酸模根及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十八烷醇(stearylalcohol),槲皮素-3-吡喃半乳糖甙(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e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8-羟基-3-甲基蒽醌-1-O-(4-O-β-D-吡喃半乳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8-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1-O-(4-O-β-D-galactopyransyl)-α-L-rhammopyranoside]。

药用价值/大酸浆草 编辑

性味酸;涩;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感冒头痛风湿关节痛咳喘;跌打损伤;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研末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