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液态金属可能取代芯片, 来一次计算机的革新?

 云指阁 2018-05-02

在人们第一次发明了计算机后,便深入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问世,即使只作为简单的运算,也是足够的庞大,甚至需要单独的一个房间搁置它,使用时也很不方便,需要几个人一起完成。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研究,其体型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复杂。而这,要归功于晶体管。在第二代计算机将第一代的电子管改成了晶体管后,之后的计算机便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发明了集成电路,上百万个晶体管集合,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演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芯片。

芯片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了,小到孩子的玩具,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大到国家军事技术,都少不了芯片的参与。然而科学家对此的研究已经渐渐不在满足于芯片的体积和复杂度,而是状态。芯片作为固态物质,是否可以通过某些物理变化,比如温度,压强,电场等而变成液态。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比如使用液态金属。

液态金属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时常被科学家用做研究材料。它是以正离子流体和自由电子气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不定性金属,容易受外界变化而变化。用液态金属作为导体有很多好处,一来液态金属导电性能好,电阻小。另一方面液态金属状态不稳定,便于控制。通过某种技术来改变液态金属的状态,就能像科幻里的那样远程操控,无孔不入。

但是液态金属能从哪些方面来加以控制?一个是通过计算机编程,一个是通过物理变化。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前者一直都被看好。去年,英国科学家公布了一个研究,他使用计算机的编程控制电场,利用液态金属的性质,来控制液态金属的形状。

人们对液态金属的研究逐步深入,那么带来的一系列效应让计算机领域的革新,芯片的淘汰都是有可能的。未来,也许液态金属作为媒介将会是一个主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