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俄罗斯'黄金时代'巴洛克室内乐团音乐会

 王兆善 2018-05-02

    古乐器指向被遗忘的迷人存在

    ——评俄“黄金时代”巴洛克室内乐团“十七世纪重返”音乐会

  由俄罗斯黄金时代”巴洛克室内乐团带来的名为“十七世纪重返”的音乐会于上周六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当夜细雨微蒙,空气中弥漫着人们对本场演出的热情期待。

  “黄金时代”巴洛克室内乐团2002年创建于莫斯科,是俄罗斯目前最重要的演奏古老音乐的团体之一。他们不仅尝试使用巴洛克时代保存至今的古董乐器,而且据说乐团每个人在拥有精湛演奏技巧的同时,又有着深厚的学术理论背景,这一切都强烈地传达着他们秉承传统“本真演奏”的美学观,力求完全真实回溯百年前音乐历史的乐团理念。而本场演出又是“黄金时代”乐团在中国的首演,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博大、坚强、忧郁、善良和神秘的俄罗斯精神与巴洛克音乐在这动人初春雨夜中进行一场完美与华丽邂逅。

  实际上,这场音乐会也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细腻讲究的雅趣、恰到好处的把握以及深入浅出的作品诠释,这一切都使“黄金时代”巴洛克室内乐团绽放出独特的风格。当晚,几位年轻音乐家的演出都十分投入,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简单、直接,近乎虔诚的演奏状态的背后是他们对于“古”乐复兴的美学品味与追求。

  整场音乐会选曲以诙谐、轻快为基调,首先在朱塞佩·塔蒂尼(1692-1770)的《D大调第六交响曲》中开场,这首乐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交响曲,sinfonia一词表示的是意大利歌剧序曲。生动而具有戏剧性动力的乐音一开始,一阵浓浓的古郁古意马上蔓延开来,细看台上几位演奏家轻松自如的演奏,雅致连贯的弓法处理,干净、不浮夸、恰当的肢体动作,偶尔俏皮但绝不夸张,适度得非常符合我心目中巴洛克年代宫廷音乐家的味道。接下来的阿尔比诺尼《G大调古钢琴与弦乐交响曲》,共三个乐章,乐曲一开始便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对位奏出乐章主题,轻快而优雅,此后,乐队以并不是很快的速度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并将作品的主题变形,并重复地演奏;第二乐章是柔板,曲调略带忧郁,小提琴声部奏出的连续三组十六分音符如同桥梁一般衔接着前后段落,给人以徘徊之感;第三乐章采用典型的巴洛克复调手法,各个声部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将主题进行变化发展,极富有动力性和逻辑性。巴赫的《b小调第二管弦组曲》,与现代金属长笛不同,这里所用的是木制的古长笛,且只有一个活塞,它的内部是一个锥形结构,与现代长笛音色的金属质感相比,古长笛的声音更加柔和。相比之下,下半场的演奏曲目加入了些许炫技因素,如C.P.E.巴赫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乐曲共三个乐章,其中第三乐章大提琴与乐队相互配合,快速的拉弦,体现出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但不知何故,乐队配合每至速度较快之处便略显慌乱,显然配合不够默契,这使得乐曲的整体表现欠佳。所幸,状态很快调整了回来。一切回归完美,仍然那么让人沉醉,沉醉于这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真实声响,沉醉于这声响带来的无尽的艺术想象。

  “乐器会成为你的老师”,古老乐器的迷人之处或许并不在于乐器本身,而是我们能通过它接触到古老的音乐和历史。一直以来,重视音乐作品的本意,崇尚本真演奏,也是许多音乐表演者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历史必然无法重演,音乐作品的意蕴与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的显现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成过程,音乐作品的本意应是自在的、开放的,因为作品指向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指向了那个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