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姐驾到 “去”与“留”,如何取舍? ▼ 收姐经常给大家分享一些收纳达人的案例,但是后台很多收迷们都说,虽然他们的家看着整整齐齐,但是未免也太冷清,没有一点生活气息。
其实收姐也并不鼓励大家断舍离的过程中丢弃得太彻底。很多时候丢东西一时爽,事后需要又万分后悔当初的一时冲动。
对于收纳过程物品的“留”与“舍”,收纳达人说要按照是否“令你怦然心动”来判断,道理是对的,但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很难区分。
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丢弃些什么。在收拾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被“丢了太可惜了”、“以后万一用得上”的留恋情绪包裹,毕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节俭是美德”。
但是我们判断标准应该是“这个东西究竟适不适合”我,你留下的东西可能都是完好的、但却不被需要的,看似是节约,实际是一种浪费,对原本应该清爽干净的空间的浪费。
收姐今天就挑三个平常最难下手收纳的东西入手,帮你解决掉收纳过中“留”和“舍”的困惑。 衣服、鞋子 我们的衣柜,一定有那种“买来后却从没穿过的衣服”。当时购买下的原因可能是:哇,模特穿着好好看呀、我还缺一件这个类型的衣服、没准可以和某件裙子搭搭看,抱着种种的理由我们冲动下单。
但是买回来后发现,没有试穿过,好看是好看,却不适合自己的身材。然后抱着以后或许可以翻出来搭配的想法,我们将之束之高阁。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收姐给大家的购置衣物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去专柜试穿,宁可专柜挑一件贵一点,却合身的衣服,也不要用同样的钱网购3件不合适的衣服。 鞋子同理,脚感很重要,再好看的鞋子,穿一次磨一次脚,最后也是要扔的。
其次,衣服最好的成套购置,不是说买套装,而是搭配好合适的一套,再买,万一你买不到合适的搭配衣物,很容易让你曾经心动的衣服变成闲置。
最后,购买时挑剔一定不是坏处。听过一句话,贵的东西,除了贵这点不好,其他什么都好。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这点好,其他什么都不好。 当周围人觉得我们越来越挑剔的时候,也是我们的品位在慢慢提升的时候。
留下
舍弃
书本
在收姐看来,书本的取舍难度,更要甚于衣物。 对于爱书之人来说,要如同敬畏知识一般对待书本,平常折页、涂画都不舍得,何况是要把它丢弃?于是在大学毕业搬宿舍、搬家过程中,书本的运送成了我最烦恼的部分。
后来收姐买了Kindle,觉得它可以列为最能提升租房族的物品TOP3,只是阅读的形式改变了,知识本身并没有变化。 不过有的装帧精美的纸质书阅读体验确实更好,收姐就从当地的图书馆借来,一次借够一个月的量,妥妥满足需求。 而且“书非借不读”,因为要在归还期限到来前换回去,收姐就会抓紧时间读完,摘录笔记在电子文档上,留下令自己心动的字句,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要记得,书不阅读,便是需要丢的纸。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书中的世界,而不是纸张。
留下
舍弃
纪念品
纪念品是我们家中的大魔王,一切取舍判断原则在它面前都会失去理智。 你说要根据“是否心动”来决定物品去留,但收姐每次拿起一个旅行纪念品,就会想到某段旅行的有趣体验,拿起前男友的礼物,就能书写一篇辛酸史。 陷入当年回忆就能揪扯半天了,还怎么丢啊喂。
纪念品承载了满满的回忆,但是我们忽略了,最值得铭记的,是那段回忆不是么? 旅行途中,少一点时间购买义乌小商品的烂大街纪念品,多一点时间享受当下;朋友赠予的礼物,心里好好感激,不能用的就处理掉;前男友的纪念品,丢弃方能放下执念,前方你会遇到令你再次心动的人。
别不舍得,在别人眼里,你远没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不信你试试看,你最后留下的,一定是世界上对你而言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这,不会超过5个。
留下
舍弃
奋力争取生命中有意义的东西,攀登的过程中也偶尔停下来想想不需要的是什么,给生活做减法,给空间留白,方能轻装前行,越行至远方,越感到轻松。
刚开始要我们与物品割离关系都是不易的。但是一旦养成习惯,经常检视环绕你身边的东西,于你的意义,你便掌握了只留下最好的东西在你身边的能力。 图片来自google 推物及人,你周身环绕着的,也会是对你最重要的人。
久而久之,你的观感会被打开,与周身的人、事、物有一种亲密的磁场,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最好的一天。 收姐今日迷思 你最难丢弃的东西是什么? 有什么故事吗? (在下面的留言区回复收姐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