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喜欢“胆小鬼”,更不喜欢自己的宝宝是“胆小鬼”,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宝宝做事胆小的话还气的不行,想尽办法让宝宝练胆,希望宝宝能变得胆子大一些。 其实这些家长不知道,宝宝之所以胆小,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教的。不信的话,看看你有没有如下的行为: 一、家长过度保护 宝宝是家长的心头肉,哪怕受一点点的伤害,做家长的都会心疼好久。所以有些家长心疼宝宝,不让宝宝受一点伤害和委屈,什么都替宝宝做了,使得一些本该宝宝自己解决的问题得不到锻炼,慢慢的宝宝变得处处都要依赖家长,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 当宝宝对一些事物充满好奇,想要去了解时,家长因为怕宝宝出意外,总是警告宝宝“不要摸”、“不要碰”、“不要动”,这样的宝宝被教的没有一点探索精神,什么都不敢去动,自然会变的胆小。 二、家长过于暴躁 教育孩子是需要耐心,孩子那么小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了解,什么都需要家长去教,这中间也会犯很多的错误,如果家长对此没有耐心,看到宝宝犯错就对宝宝发脾气,也不告诉宝宝是什么原因。长期下去,宝宝会变的畏畏缩缩,什么都不敢做了。 三、家长强化恐惧 很多宝宝都会害怕打针、打雷、理发等事情,遇到此类事情宝宝就会哭闹,这也是宝宝的正常反应,家长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宝宝适应这些情况。 但有些家长为防止宝宝遇到此类事情哭闹,采取提前打“预防针”的办法,在事情发生前就告诉宝宝“不要怕”“打针不疼”“不要乱动”,家长以为这样说可以让宝宝敢于面对这些事,实际上这些话会更让宝宝感到恐惧。还有些家庭在带孩子去打针时,几个家长按着孩子,这样跟上刑一样的方法,孩子不害怕才怪。 四、家长缺少鼓励 很多家长就喜欢抓住孩子的缺点说事,而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结果就是孩子一旦做错了什么事情,就要被家长说上半天,而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情,家长从来不会表扬或鼓励。这样下去,孩子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导致孩子不愿意去面对一些事情,慢慢的再遇到事情就变得胆小、畏缩了。 家长们,当你觉得你家宝宝有点胆小,先看看自己是否犯了以上4条错误呢?如果犯了其中的一条或几条的话,就赶紧改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