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印记

 朱觉超 2018-05-02

编者按:

前些天,突然翻开尘封18年的摄影作品防潮箱,霉迹斑斑,惨不忍睹,让我痛心极至。曾经,年少时疯狂追梦的美好时光记录,个人影展剪影,摄影作品及底片……毫无给我留下一丝的印记。现在,只能用仅有的摄影小品,编制成“时光印记”系列作品,记录,怀念,感恩美好的时光,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前言:

掀开黎锟然作品集,觉得其摄影作品极具感染力,具有震撼力量。       
黎锟然的作品主要以人物摄影见长。从整体上看,风格朴实,生活气息浓厚,采用写实手法,注重构图完整性,具有美感。       
在人像摄影方面,善于洞察和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基本能做到透过外表特征,深入内心反应,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黄婆婆的故事》通过捕捉黄婆婆哭,笑,思等情绪变化,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艺术地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纯熟的摄影技术是难以做到的。《平遥板爷》、《知足常乐》、《沧桑地图》、《时光,与初见》等都是这类作品。       
在生活人物摄影方面,则注意多彩的生活体验,在平凡的人,熟悉的事,外似简陋的环境中,捕捉不平凡,谱写生命赞歌。《比高》便是这方面的力作。通过两个奋力攀高的小孩和一群紧张、激动、愉快的小朋友,在一个简陋场景中的捕捉,给人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镜头中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个个燃烧着生命跳动的火花。作者通过捕捉生活之平凡中的不平凡,人物生动有力的表情和姿态,揭示人生哲理:热爱生活,讴歌生命,积极进取,挑战自我,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       
摄影是瞬间艺术,精彩瞬间眨眼即逝。这样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谁具有洞察力,谁具有预见性,谁有纯熟的摄影技巧,谁就能够把握它,得到它。       
黎锟然作品好,但其摄影作品意义已远超过了作品本身。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梁善

2001年3月2日


作者感悟: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物的迷恋往往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曾经多少次精心地配制药方;多少次迫不及待地冲洗胶卷;多少次在红色安全灯下废寝忘食地放大照片,忙得不亦乐乎。我的兴趣在这里萌发,我的生活在这里升华。我热爱摄影,喜欢用摄影去看大千世界,去观察世人的面孔与姿态。去看,而且享受着看的乐趣;去看,并接受着看的教育,在一次次看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动着。
        摄影能留住岁月,凝聚真情,我的心和脉搏随着小小的镜头不断的变幻着的景致而深深的跳动着。我用自己的手和眼书写美好的生活。
我深信,成功属于每一位执着的追求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