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频率相同的那一刻,我们优雅着

 禅意兰居 2018-05-02


一个月前的某天,猛然间看到朋友空间的文章《刺猬的优雅》,我的心头为之一颤,我们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刺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只有遇到频率共振的人,才会悄然拨动。

当天回到家中,便亟不可待地将电影《刺猬的优雅》细细咀嚼了一遍,影片中的人和事,悄无声息地在我的心房生根、发芽。只不过时至今日,才想起把一些思绪整理成篇罢了!

一、关于共振频率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就像电影中的忘年之交:荷妮与芭洛玛。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每个人都渴望被读懂,只是在不被理解的那一刻,人们渐渐学会了穿着厚厚的铠甲,内心的柔软被藏匿着,直至有人能够感触得到她,才会透过缝隙,一点点、一点点地敞开心扉,让温煦的阳光折射。

“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坚不摧的堡垒,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刺猬是一种伪装成懒洋洋样子的小动物,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听到这么一句话,有那么一瞬间,我的眼眶是涩涩的。一个卑微的看门人,在许多人看来,浑身长刺,粗鄙不堪,可竟然在那么一瞬间被某个人读懂,不得不说这是荷妮的幸运。尤其当小津先生称她为米歇尔夫人时,瞬间被柔软击中,从内而外折射出来的优雅不得不让人叹服。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优雅只属于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富人,可我并不这么认为,优雅没有身份、地位等的区别,只有内心芬芳是否愿意在特定的场合绽放而已。

写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想起一个故事,讲的是同一个女人在遭遇不同婚姻状况下不同的境况。姑且称她为C女士吧。

主人公C女士在第一段婚姻中,的确是好妻子,只不过丈夫对她却是颐指气使,在长时期地家务琐事中操劳着,没有时间梳妆打扮,更是脾气变得暴躁不已,丈夫最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

故事发展很具戏剧性:C女士离开原先婚姻的围城,重新嫁了一个丈夫,前夫一次无意间带着新娶的夫人刚巧遇上前妻挽着现任丈夫的胳膊,神采飞扬,满满的全是小女人的惬意和娇憨。

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是令人深思的,我不想过多重复,只想提醒一下男人或者是女人,自己的另一半的形象其实不单单是对方的原因,更是自己塑造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故事和我今天要说的话题没有毛关系,还是别急,容我慢慢道来么!

早晨看到这么一篇文章中说到:“中国有70%的婚姻关系不是因为爱而存续的。”这个占比让人难以想象,可也让人深思: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爱,只是因为孩子、利益等等外在因素而在一起,双方难免都会被消耗,由内而外的精神面貌也定然是不佳的。正如上面提到的C女士一样,原本起因是自己感受不到对方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和支持,没有爱了的滋养,慢慢地,女人难免失去光华;C女士后来的丈夫则是不同,由衷地欣赏妻子,赞美妻子,给予妻子充分肯定和爱护,更为重要的是C女士觉得自己能够真心被一个人懂,如此内心的温柔与细腻也被毫无保留地激发出来,这样的女人如何不美丽?如何不动人?

对于男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都说马云成功,可我觉得他背后的女人更伟大!正是因为在马云孤独挣扎的时候,妻子和他处于同样的频率,彼此惺惺相惜,那一刻,马云懂得,即便天下所有人都不理解他,那也没关系,有妻如此,值得!

二、吸引力法则

“我们从来都是局限在自己根深蒂固的感知之中,却不能放眼看周遭的世界,而更严重的是,我们放弃认识他人,而认识的仅仅是我们自己,然而却无法再这些永恒的镜子上认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点,意识到我们在别人眼里只看到了自己,我们是大漠中的孤影,也许我们可能会发疯吧。” 
 
世间事,其实莫过于一个“变”字,“变则通,通则达”。或许在我们不必那么刻意封闭自我的时候,收获也就来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去做“吸引力法则”。

通俗一点讲,就是透过某种渠道去展示自己的独特,而你的与众不同自然会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有的人特别擅长手绘,在手绘的过程中,也展示了自己的思想脉络;而喜爱手绘的人自然也可以透过对方的作品看到对方的与众不同,由此产生出的思想碰撞,自然会让人心生温柔。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我们自己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静待花开,相信终有一天会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路前行!

三、有关生命的探讨

“生命或许便是如此吧:有很多绝望,但也有美的时刻。只不过在美的时刻,时间是不同于以前的。就好比是音符在时间之内永远打了一个圆括弧,一个休止符,而在这外面,则是'曾经’之中的'永远’。”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如流星,转瞬即逝,却在不经意间铸就永恒。

诚然,生命的长度我们不能决定,可我们终究可以把我好生命的宽度。即便是面临死亡,也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正如影片中提到:

“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在做什么,荷妮,您死前那刻在做什么呢?您准备好要爱了。”

我们每度过一分一秒,便意味着自己向死亡靠近了一步。因此,“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向死而生,何不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份时光呢?

四、谈谈“辩证法”

关于“辩证法”的思想,生活中无处不在:

与人相处,懂得多看别人长处,因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优点和缺点;
遇到不愉快,学会换个角度去理解,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胜不骄,败不馁”,因为任何事物的两面在特定时候会发生转化;
------

影片中,关于“围棋游戏”的这段论述很是精彩:
 
“围棋游戏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证明为了取得胜利,必须生存,同时也必须让对手生存。过于贪心的人终归会失去对手:这是一个平衡的微妙游戏,一方面得到胜利,另一方面却不要打垮对方。归根结底,生与死只是构建得好与坏的结果。正如谷口笔下的一个人物所说的:汝生,汝死,皆是果。这是围棋的格言,也是人生的格言。”

这何尝不是对“辩证法”思想精彩的阐释呢?

有一种胜利叫做:对手生存基础上的胜利。的确,没有了“对手”,便是孤家寡人,再大的荣誉也没有了意义。的确,许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对手成就的。

突然间想起,《头号玩家》中,第三把钥匙“水晶钥匙”便是隐形的,它藏在迷宫中央的小屋子里。许多人追逐游戏的胜利,然而往往结果是赢了游戏,却输了比赛。这两者难道没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结语: 
   
“某些事情必须结束,某些事情必须开始。 我只是渴望一件事情:那就是希望别人能让我平静地度过此生,不要对我太苛刻,此外,我能每天花点时间,能够尽情满足自己的饥渴,足矣。 ” 

再度想起米歇尔夫人的这段自述,我依然是感慨的。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面对着纷繁芜杂的世间事?
面对许多人,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圆滑世故;
面对许多事,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圆满周全。

只不过,在我们尽心去做事,无悔去做人的那一刻,我相信有着相同频率的人会懂。
即便我们察觉不了有谁会理解,那也无妨,每天能花点时间,丰富自己的灵魂,又何尝不是件乐事呢?

不管怎样,我依然坚信:

我们每个人的频率都会有共振者,只不过,相遇早晚的不同罢了。
对于我而言,即便只有一人理解,便此生无憾了。

高山流水,伯牙摔琴成就千古佳话;
静待花开,频率相同自会优雅同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