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郎-郎前程】 赵本山已经连续十年在春晚节目评选中独占小品类的第一名,然而能被全国观众接受的普通话表演形式(非方言类)的喜剧小品,陈佩斯朱时茂仍然堪称无冕之王,尽管1998年他们也曾经以《王爷与邮差》获得过这一荣誉,但这个作品并非他们的巅峰之作,真正深入人心的还是那个脍炙人口的《主角与配角》,遗憾的是1990年惜败给赵本山黄晓娟的《相亲》,其实就现场效果和包袱密集程度上,两者不相上下,但考虑到东北方言的地域局限性,其实《主角与配角》胜出才更加众望所归。 在那一年的春晚上,陈佩斯的小品在深夜11点上演,是真正的压轴节目,把整台晚会带上了快乐的巅峰。 中国喜剧本来就发展坎坷,历史原因造成了中国人更多时候是以苦大仇深一脸阶段斗争的面目出现,整个民族集体缺乏幽默感,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对“搞笑”一词都具有强烈的排斥情绪,这与我们骨子里的含蓄内敛性格密不可分,太远的事儿不说了,近一百年里,中国人净忙着反压迫反殖民来着,苦难岁月枪林弹雨中没法儿让人真正轻松快乐起来,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又被逼着跟文化玩儿着命的对着干,幽默是最高层次的文化,革命的结果是中国人在那三十年里笑容倒是不少,但个个笑得跟个傻子似的…… 最近三十年开放了也搞活了,但人们都忙着赚钱了,所谓“金钱买不来快乐”这话谁都会说,但没有人会重视它,事实上喜剧啊幽默啊,真就跟金钱关系不大,天天吃山珍海味也有闹心的时候,一碗热汤面也可能笑得你前仰后合,喜剧没有贵贱之分,快乐来自心底的纯净——至少在那一刻是纯净的。 日前,陈佩斯接受凤凰卫视《非常道》栏目采访,洋洋洒洒畅所欲言,对于电影、戏剧、演艺圈现状坦率发表了个人观点,或许无奈或许愤怒,所有情绪表达都是在貌似平静的状态下完成的,还是那句话:凤凰卫视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媒体,它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表达公正观点,一定程度上努力维持着正确的道德观,很有社会责任感,这样一家来自境外的媒体做着我们无数内陆媒体一直没有做到的事情,这基本属于一个讽刺。 很多愿意接受凤凰访问的各界名人面对镜头,可以说出一些真知灼见,大多是跟国内多数无聊访问大相径庭的观点,这很令人欣慰,尽管凤凰在全国并未实现整体落地…… 陈佩斯一脸白色胡渣看着挺不舒服的,有点心酸…… 1、喜剧的使命之一就是挑战权威或所谓的权威! 陈佩斯身体力行地挑战了,对手是无比强大非常霸权的CCTV,于是他不出所料地失败了,抗议的结果是双方老死不相往来,陈佩斯的平民喜剧本来属于全国百姓,现在变成了只在北京地区的话剧舞台上才可以一亲芳泽的稀罕物件,跟全国亿万观众比起来真成小众艺术了,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陈佩斯与央视的矛盾往根儿上说,其实就是个尊重知识产权的问题,凭什么在电视上播出的节目版权就归电视台所有啊?就因为你霸占垄断着覆盖全国的媒体资源啊? 陈佩斯说:我抢戏了?我连脸都不要了,拿什么抢戏呀? 央视说:戏就是我的!要不要脸不重要。 挑战权威或所谓权威是喜剧的使命,挑战成功就一直这么干下去,挑战失败我就换个地方,不受你这气了,陈佩斯就是这样做的,他去搞欢喜话剧去了,票房非常惊人,远远超过了很多国产大片,但还是那句话:只有极少一部分观众可以欣赏的到…… 2、做喜剧电影得先投降:废话!没条件谁投降啊? 《二子开店》现在看仍然是很棒的喜剧电影,陈佩斯留给我很多快乐的回忆,但后来就再也没拍过了,他说:因为电影这行儿水太深了…… 面对强大的垄断你要妥协,否则就没有立足之地,换句话说,你不可能踏下心来搞创作,得先向这个体制投降,虽然投降是有条件的,但有骨气的艺术家难以接受,于是陈佩斯选择了“废话!有条件也不投降!” 喜剧的极致就是悲情,最高级的喜剧产生于无穷无尽的寂寞,可这个喧闹的世界里,谁又甘于寂寞呢? 惹不起躲得起,陈佩斯苦笑着退出小品舞台和电影市场,他享受话剧舞台上与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去了,在那个舞台上他仍然光芒四射,只可惜绝大多数观众无缘看到…… 3、现在的小品舞台乌烟瘴气,真正的高手几千年才出一个! 糟践残疾人,侮辱别人的生理,这样的搞笑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但此类笑料仍然大量的存在,让人笑得舒服太难了,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方言搞笑也被用滥了,观众迟早也有看腻的时候,如今的小品舞台,没有几个演员可以做到用字正腔圆的说话方式就把观众逗乐,这需要本事。 “你看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那是几千年才出一个啊!”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真正的喜剧高手几千年才可能出一个,所以尽管有那么多人模仿卓别林,但却再也没出现第二个大师。 陈佩斯有这个潜力,但他没有自由,胡渣都白了,仍然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话剧舞台上…… 他是一个一直保持清醒并有傲骨的好喜剧演员! (没称他为艺术家,估计他本人不喜欢这个称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