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胡琴老字号

 网罗天津卫 2018-05-03

  天津与京剧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天津有不少“票友”喜唱戏、演戏;更有一部分人拉(弹)戏、操琴自娱,称作“琴票”。“琴票”的琴即指胡琴———京胡,是京剧乐队(文场)中“三大件”之首。谈到胡琴不能不提及天津的京胡诞生地天津民族乐器厂及其前身———手工作坊。天津历史上曾拥有许多制作京胡的名师名匠,他们多年来的艰辛劳动丰富和促进了天津戏曲舞台(和票房)乐队建设,使京胡由普通的民族乐器演变成乐器兼工艺品。

  进入民国以来,专业制售民乐器的铺店“天魁和”于1912年5月开张了。坐落在今北马路路北靠边北门一侧,这是天津史料和民族乐器厂厂史档案中查到最早开业的一家乐器铺店。此后老天津出现过若干家制卖胡琴及其他乐器的“老字号”铺店———1916年正月“景祥益乐器铺”开业,1919年11月“天德成”乐器铺开业;1938年、1939年,“长发德”、“德义成”、“文义和”、“方顺成”、“松声斋”、“乐祥斋”、“福聚恒”、“添兴斋”等许多乐器铺店先后在城里、河北大街及南市荣吉大街一代兴起开业。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市东兴市场后广善街内的“久盛斋”胡琴铺和南市荣业与荣吉大街交口街角的“雅韵斋”乐器铺。

  天津解放后,民族乐器的生产犹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大兴起的局面,像“久大乐器店”、“天顺斋乐器店”、“聚兴成乐器铺”、“崔记鼓铺”、“韩记鼓铺”、“工农鼓铺”、“刘和乐器铺”、“文房乐器铺”、“益先隆乐器铺”、“衡成功乐器铺”、“张大乐器铺”、“张记乐器铺”、“万兴成”、“文盛斋”、“华联”、“广东号”、“郭记胡琴铺”、“刘记”、“周记胡琴铺”、“惠民斋胡琴铺”、“李记胡琴铺”、“打弦社”等20多家乐器店铺兴起开业,发展壮大了天津的民族乐器生产,为以后天津民族乐器厂的组建和发展奠定了技术队伍基础和生力军的来源。“胡琴”这一民族乐器由私人乐器作坊的商品上升为民族乐器厂名牌产品。天津生产的京胡在全国

  都有一定影响,其选料真材实料,加工制作细腻考究,音色醇厚、古朴嘹亮,多次在全国民族乐器评比中获奖。

  解放前,从事天津民族乐器生产的工人、徒工大量来自河北的粟宁、衡水、枣强、武邑、南宫、任丘、河间及江南苏州、泰兴,还有东北抚顺、营口等地农村和城镇的贫苦农民和徒工。其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胡琴制作名师,如刘子余、周井千、国文甫、李万景、李久茹、魏寿亭等。他们不但制作了大量胡琴(其中不乏精品)作品,还为本市民族手工业做出突出贡献。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