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坑儿子】十万年前的老王

 learnmachine 2018-05-03
  先看看上面哪些优点,是你所具有的吧,多选。




(尼安德特一家人)

  好吧,如果上面的优点你占有了5个以上,那么恭喜你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赶紧去测测血糖吧。


  这些优点都是遗传决定的,而且,这些基因缺陷,来自于我们的远亲——尼安德特人。

===============================

  尼安德特人是智人三大分支之一,属于早期智人,大致在40多万年前走出了非洲。
这是目前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遗址范围。



  到了大概6-7万年前,非洲的老祖母——夏娃这一支晚期智人,也在非洲玩腻了,开始走出非洲。

(再见,奶奶)

  在近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叙利亚、以色列、土耳其、黎巴嫩这几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的祖先——晚期智人在这里受到了尼安德特人的阻挡,两者纠缠了数万年。

  总的来说,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之间是势均力敌的。
  尼人的体形更大,而晚期智人更灵活、迅速,
  两者的脑容量大体相近,智力水平差不多。

  但是到了大致4万年前,老祖宗们的下颌骨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得舌头变得更加灵活,因此进化出了更为复杂的语言系统。
  尼人的体力更好,单挑无敌。
  而晚期智人复杂的语言使得自己团战无双,并且能够更好的传承知识。




  就凭着这块骨头的差异,老祖宗们实现了对尼人的摧枯拉朽,并在不到2万年的时间里,席卷了整个世界。

  可以说,尼安德特堂兄,是我们登顶世界的最后一道考题。
  考试的奖励,就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文字——文明三要素的第一把钥匙。




(智人进化图)
  上图中,第一个分叉,是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的分界线。
  早期智人当中又分化出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而后期智人的分化中:
  没有走出非洲的那部分,目前在非洲还有残余。
  在近东,走出非洲的老祖宗们分道扬镳:
  留在在中东和近东的那部分人,最早在两河流域发展出了人类文明的源头——苏美尔文明,他们还回到非洲,形成了古埃及文明。而出走的人分成了三支。
  第一支沿海扩散,追着更早的小黑人足迹,边走边同化,成为第一批到达东亚的现代人,然后又被赶出中原,成为很多游牧民族和东南亚少数民族的共祖。
  第二支北上高加索,在伊朗与欧亚草原交界的里海附近,发生了白化基因突变,成为当前白种人的祖先,我们称之为印欧语系。
  第三支中沿着印度-缅甸-云贵-四川-甘肃的路线进入中国,我们称之为汉藏语系,也叫做古羌。
  6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大洪水终于结束了,汉藏语系的一支进入陕西发展为华夏汉族,而另一支上到高原成为现在的巴扎黑。
  
  值得注意的是,黑人的历史只有1000年,他们是回到非洲的那部分现代人,在1000年前发生基因突变演化而来的。


(这是一张更为复杂的人类进化图,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我们以为的祖先,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其实都是被自然所淘汰的远亲)

======================================================

  根据2010年以后最新的基因图谱检测,所有现代人的基因当中,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残留。
  我们以前所认为的,尼安德特基因只存在于欧洲人当中的观念,是错误的。



(这才是真正的隔壁老王)

  也就是说,我们的老祖宗们,不仅杀尼安德特人,吃尼安德特人,甚至还与之发生了长期的不伦之恋。



(画风有点不对了)

  于是,作为一种比晚期智人更加强壮、耐操和感性的物种,王叔叔静悄悄地在血脉中留给了我们后人一大笔遗产,忽悠着子孙后代们爬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尼安德特人复原图与现代欧洲人)

===========================================================

  老王叔叔没有想到的是,儿孙们太优秀了,他留在后人们血脉中的那些遗产,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了负资产——最近的分子医疗学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克罗恩病、狼疮、胆汁性肝硬化、抑郁症、过敏、皮肤损伤、血栓、尼古丁成瘾、营养失衡、尿失禁、膀胱疼痛、尿道功能失常等等,大量和免疫系统、消化排泄系统、皮肤系统有关的遗传性疾病,来自我们体内的尼安德特基因。

  更令人苦笑不得的是,这些基因,实际上也曾经是护佑人类走到今天的有益基因:

  比如二型糖尿病人的体质,对糖类代谢的利用效率更高,吃同样的饭,别人三天就饿死了,而他能坚持5天。可在现在这个人人营养过剩的年代,省吃俭用也是一宗罪啊。

  比如形成血栓的基因,本质是加强凝血功能的。原始人在野外讨生活,随时会身上豁条大口子的,在这个时候,超强的凝血能力就有可能救命了。可现在人类已经不用为了下一顿饭而去荒原中和猛兽搏斗,同时营养过剩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高发,这种强悍的凝血能力就会形成血栓,真要命了。

  又如造成皮肤损伤的基因,它会导致一种引发癌症的病灶——光化性角化病。原始人大部分时间待在洞穴里,那时候可没有电灯,连点蜡都没有,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他们的大脑和皮肤对光反应的化学机理使得他们习惯低光照剂量。

  此外,尼安德特人带给人类一组能增强抗病毒、细菌、寄生虫免疫力的基因,这组基因在生活环境奇差无比的情况下能有效对抗病原体,但是在如今卫生条件不错的社会里,这种基因会招致过敏、炎症甚至自身免疫疾病。

  至于这次发现的尼古丁上瘾基因,已经是第二个尼人与烟草成瘾有关的基因了。尼人到底是怎么产生烟草成瘾基因的,目前还没有权威解释。

  也许有人要抱怨我们的智人祖先——到处乱搞。
  好了吧,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灵与灵的交流、肉与肉的碰撞,乃至体液与体液的交换,能够把当地早就适应环境的基尼安德特因引入到自己的种群中(尼人在当地已经有2万年的居住史),使得老祖宗们非常好的适应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只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这些尼安德特基因就逐渐的落伍甚至开始扯后腿了。

=======================================================
  目前从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看,早期智人的两大分支:尼安德特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都混入了现代人的血脉,其中尼安德特血脉融入了非洲以外的所有人,而丹尼索瓦人基因仅仅存在于大洋洲部分土著身上。


(简化的人类进化图,海德堡人是三种智人的共祖)

  而对尼安德特血脉的利用上来看,欧洲人效率更高,特别的抗寒的脂肪转化率上面。



(蓝色是尼安德特基因所占比例,全世界差不多。红色是脂肪转化效果,欧洲白种人明显偏高)

==================================================

  另一个新成果是,工业化几百年以来,人类基因当中尼安德特血脉的比例,是持续下降的。
  这说明当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可以如自然环境一样,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演变方向进行选择。

  但是为什么尼安德特基因没有被彻底淘汰?
  这又涉及另一个有趣的事情,王叔叔还是狡猾狡猾的。
  那些以前的尼安德特优良基因,现在的致病基因,所导致的其实都是隐性疾病、慢性疾病,而且多是成年之后才发作的。
  他们并不影响携带者的交配和生育。

  这些尼安德特基因,会在人类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但始终不会消失。
  他们将作为遗传多样性的一部分潜伏下来,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需要重新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披荆斩棘时候,你我血脉中的尼安德特洪荒之力将再次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