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花梨和紫檀,我选榆木

 xnssyzh 2018-05-03

播放GIF

中国古典硬木家具的用材,紫檀和黄花梨是最贵重的。

黄花梨画桌,明

高79.5cm,长176cm,宽83.5cm

紫檀拐子纹长桌,清乾隆

高81cm,长116cm,宽39cm

据说,真正的黄花梨产地,全世界只有三处地方:越南、老挝和中国的海南;而紫檀树,只生长在印度南部的迈索尔邦。

它们都属于小树种,生长期特别长,比如黄花梨:上百年后才能成材,砍下后的木料,还必须放置至少20年才能做家具。

黄花梨的全部秘密,要将树干切开后才能揭晓:水桶粗的木材中,几乎都是白颜色,只有芯里面如筷子一般粗细的横截面呈淡黄色,它才是够资格做家具的用材。

紫檀有“十檀九空”一说,黄花梨也差不多,这两种树木的成材率都非常低,一棵树大概也就10%能有效利用。

古代工匠们将新砍下来的黄花梨、紫檀,故意放在野外,让它们经历风吹日晒、虫蚀鼠咬,木材外围慢慢缩小,直至留下连动物牙齿都啃不动的硬芯,然后拿回来正式开始做家具。

这两样最顶级的木材,坚硬如铁,遇水即沉。

黄花梨十字连方罗汉床,明

高89.5cm,长198.5cm,宽93cm

紫檀席心宝座,清乾隆

高118cm,长126cm,宽104cm

清宫旧藏

在一般大众眼里,提到明清古典家具,都会认为是那种“紫檀、雕花、厚重的”器物,实际上,明式的黄花梨木家具才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的上乘之作。

黄花梨冰盘边沿翘头案,明

高80cm,长120cm,宽41cm

紫檀雕莲花纹长桌,清乾隆

高86cm,长192cm,宽44.5cm

明朝是中国汉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极致状态,当时有钱阶层又大多数是文人。于是,文人们将自己的格调、审美与喜好,以及理想和遵循的规则,都灌注到家具设计和制造中。

素雅的黄花梨,被当时文人们推崇到了最高地位,简洁、轻灵、注重线条感的素面黄花梨家具,从此达到了最高成就,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被保留至今。

明式家具设计思想的极简主义,表面上看每一件家具似乎平淡无奇,但变化常常在最细微处引起波澜。

黄花梨螭纹圈椅,明

高103cm,长63cm,宽45cm

紫檀雕花椅,清乾隆

横66cm,纵51.5cm,通高117.5cm

而清式家具就不同了,由于当时少数民族情感的主导,往往追求宏伟气魄,崇尚雕梁画柱甚至繁复厚重,家具用材也一改黄花梨的飘逸气质,全社会都向往紫檀木的气势汹汹。

黄花梨材质颜色柔和、漂亮,花纹明显,工匠们顺应木材的特点,崇尚良材不雕。

而紫檀木偏黑色,没有明显的纹理;材质油性大、没有断茬,特别适宜雕刻,刀锋无论朝什么方向走,木材都不易开裂。

从工艺来看,明式家具的特点是精致,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而清式家具更多富贵和奢华。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明

高227cm,横247.5cm,纵187.5cm

紫檀边座嵌玉石花卉宝座屏风,清乾隆

通高237cm,屏高204cm,座高33cm

通宽304cm,中屏宽48cm,侧屏宽38cm

自清代始,黄花梨日渐稀少,一木难求。黄花梨家具也在时代风头中退居次席,紫檀家具取而代之。

众所周知,满清入主中原,凭借的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并非经济与文化的强大。在更发达的汉文化面前,在更辽阔的国土和人口众多的汉民族面前,当时的统治者很难没有自卑感。

所以,整个清代的皇室贵族的审美情绪,就转向了紫檀这样一种深色的木材。

紫檀的色泽沉稳厚重,庄严大气,肃穆威风,无论横雕竖刻,丝纹不乱不断,最适合雕刻和镶嵌各种主题外露的图案,最能满足统治者追求威严沉穆的等级象征和吉祥万代的自我祝福。

当然,以紫檀为代表的清式家具,以其区别于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家具的诸多特征,在款型、用材、工艺及风格上,也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堪与明式黄花梨家具比肩并立,同辉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

以黄花梨和紫檀为代表的明清家具,共同成就了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巅峰。

黄花梨方背椅,明

高92.5cm,长61.5cm,宽47cm

紫檀嵌黄杨宝座,清乾隆

高113cm,长102cm,宽80cm

清宫旧藏

但自鸦片战争始,百年战乱,社会动荡,习俗变迁,明清家具大多流离失所,损毁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废旧立新,对历史遗物的研究继承,屡受限制。特别是经历了文革时期破除四旧的运动之后,明清家具厄运难逃,所剩无几,据估存世仅万余件,且70%流散海外。

而明清家具的用材传统及制作工艺,亦被时代潮流反复推向边缘,日渐衰微,精于此道者后继乏人。

根据多数专家的论点,黄花梨做为一个树种,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据说,清宫曾经储存了一些黄花科木材,在乾隆退位时用去大半以置办“乾隆花园”,在袁世凯登基时彻底用尽。黄花梨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若干物证和一个传说。

黄花梨百宝嵌蕃人进宝图顶竖柜,明末清初

高272.5cm,横187.5cm,纵72.5cm

紫檀龙凤纹立柜,清

高162cm,横83.5cm,纵32cm

当黄花梨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已经是改朝换代的数十年后,在1963年的上海博览会上,黄花梨木出现在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黄花梨在中草药中被称为“降压木”,有降低血压、清心明目之功效。

这几立方米黄花梨木被参观展览的上海木器家具厂全部买下,又被来上海参观交流的北京的一家木器家具厂发现于车间,回京后报告给国家林业部,黄花梨并未绝迹的消息一时振动中央政府。

很快,由国务院发文并组织专家赶赴海南考察,果然发现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黄花梨野生树木。也许那个时候还没有环保意识,为了出口创汇,最后的这批黄花梨就这样被人们热情高涨地杀死了。

当时参与考察的人员写过回忆录,说:“当看到他们描述着当年押着几车皮的黄花梨原木凯旋回京的兴奋时,我并无半点兴奋,只有一丝狐悲。”

黄花梨官皮箱,明

高38cm,长37cm,宽26.5cm

紫檀嵌珐琅绣墩,清

通高52cm,面径28cm

别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