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山指月》第二讲之〈李又问〉

 老玩童49 2018-05-03
本篇图文,节选于《洞山指月》第二讲,由 南怀瑾先生讲述,详文请见原著。转载请注明原著作者及出处!


〈李又问〉

南怀瑾先生  讲述

2009年12月3日


         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南師:李翱悟道以后又问什么是戒定慧,佛道怎么修啊?药山禅师说:我这里没有这些闲家具了。什么戒定慧啊,什么安那般那啊,都没有,很徹底。


         李翱一听不懂了,老师讲得太徹底了。你不是悟了吗?云在青天水在瓶,天机活泼泼的,还问什么是戒定慧?如何修行?药山禅师没有这些闲家具,李翱就搞不清楚了。他有没有心得?有心得,但是还不晓得如何用功。药山禅师说:你懂了这个,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的那个丢不掉,永远不会成功。戒定慧已经答复了,先要守这个戒,「闺阁中物舍不得」,不会得定,第一要持戒,男女饮食关系,你看他多优雅,闺阁中物舍不得,终为渗漏。


         A同学:下面张商英有一首偈颂。


         南師:到了宋朝,宰相张商英是寒士出身,本来不信佛,他的太太信佛,是高干子弟。张商英对太太没有办法,但他反对信佛,还要写一篇〈无佛论〉。有一天他看到太太正在看一本非常精美的书,你看的什么书啊?《维摩经》。你又看这个?太太把《维摩经》给他说:你看了这一本,才好写〈无佛论〉。他一看,完了,自己也信佛了。后来张商英也悟道,他对李翱在药山悟道的这一段,有一番评唱。



云在青天水在瓶    眼光随指落深坑

溪花不耐风霜苦    说甚深深海底行



         南師:修行的工夫在文学里都讲完了。「云在青天水在瓶」,我现在不跟你们讲禅,念头空了,身心皆空,可是一般人认为懂了这一句就是悟道了,统统错了。


         「眼光随指落深坑」是什么人啊?死人,人死了眼光都掉下来了。如果你认为这样就是悟道了,那你白搞了。药山禅师吩咐李翱以后怎么修行,虽然明白了空,你还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其闺阁里的那个丢不掉,你没有希望了。


         张商英也懂,「溪花不耐风霜苦」,修行是苦行的路,这个做不到,说什么深深海底行啊?在海底走路,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高高山顶立是极高明,起行的是深深海底行,修行作人做事是道中庸。你们啊,要深深海底行,谦虚地沉到底去,忍受一切折磨苦难,心中念念皆空,这样可以达到功德圆满。禅宗是这样的讲法,不是空谈道理。



购书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