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作文课程化研究”探索与反思

 把光阴过成自己 2018-05-03

作者简介】王佑军,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学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优秀语文教研员,长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北省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王世发,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荆州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北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学作文课程化研究”探索与反思

文 / 王佑军 王世发


【摘 要】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对作文教学缺乏一种“课程”意义上的思考与建构。要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只有在课程化视域下思考作文教学改革,全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全面审视学生的生活视域,深入探究作文习得的认知规律,建构一个实实在在的作文教学研究框架,从而拓展作文教学的研究视野,有效改善作文课堂教学生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并就湖北省荆州市开展的作文课程化研究的具体背景、过程进行了相关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中学作文;课程化研究;荆州

一、“作文课程化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总是抱怨作文教学,视作文教学为畏途。究其原因,一是作文教学一直没有占据应该占有的地位。一说起教语文,人们总认为就是教阅读,学课文,甚至有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把教材上的课文教完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样导致作文教学“集体意识缺乏”;二是作文教学一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独立的系统的作文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作文教学长期陷入模糊、迷茫状态;三是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其现状可用两句俗语来概括: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非常大;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处于盲目无序状态。

展开剩余87%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对作文教学缺乏一种“课程”意义上的思考与建构。由于作文教学缺乏“课程”层面的统领与建设,导致作文教学至今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没有建构起独特的教学框架,没有梳理出系统有效的教学策略,甚至连基本的课时计划和操作流程都没有。这种客观存在的作文教学被弱化的现实,使得语文教学一直偏重于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而忽视作文的指导与训练,造成了作文教学思想上的轻率、操作上的随意和理念上的盲目,导致了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作文能力普遍缺失的严重后果。

要突破作文教学的困境,只有在课程化视域下思考作文教学改革,全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全面审视学生的生活视域,深入探究作文习得的认知规律,建构一个实实在在的作文教学研究框架,才能极大地拓展作文教学的研究视野,有效改善作文课堂教学生态,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荆州市开展作文课程化研究,以期使作文教学现状能够得到根本扭转。

“作文课程化”是指按照作文习得规律形成作文教学序列,并按照这个序列确立作文教学的内容与进程,以活动为作文教学基本形式,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的作文经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作文课程化要求在课程论的指导下研究作文教学,其目的是追求作文教学的独立性和科学性。独立性就是要唤醒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意识,争取作文教学的合理地位,给予作文教学相应的时间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科学性是要运用现代课程理论和认知理论,探寻作文习得的基本认知规律,研制作文教学的类别层级及方式方法。通过课程化改革,使作文教学形成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解决作文教学的类别层级、方式方法、时间进程、素材内容、思维素养等诸多问题。作文课程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序列化,教学进程规范化,教学课型多样化,教学方式活动化和教学风格个性化。

二、“作文课程化研究”的探索

围绕作文课程化研究课题, 我们作了如下几点尝试。

1.开展作文现状调查,使研究建立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

为了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调研,一是学生问卷调查,二是作文备课检查,三是作文教学论文评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重视不够,课堂用时不足,教学指导不力,学生兴趣不浓,作文积累不厚,教学质量不高。形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教材编排缺乏合理性,课堂教学缺乏指导性,学生读写缺乏适量性,学校管理缺乏科学性。

2.加强机制建设,为作文课程化研究创设良好氛围

针对教学现状,我们制订了作文教学的长效机制和推进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实施了“六个一”策略,即树立一个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抓好一支队伍,先后成立了荆州市初中、高中作文教学艺术研究小组;建立一批基地,我们在市直中学和县市区分别建立了作文教学基地,初中17校,高中10校;形成一套制度,出台了《荆州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对作文的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及课时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设计一组活动,举行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每年一次,每次一个专题,有序地推进作文教学研究;搭建一个平台,编写出荆州市中学作文教学地方教材,为老师们广泛研究作文教学搭建平台。

3.开展专题研究,把工作细化到作文教学过程中

一是作文备课研究。为了提高作文备课质量,我们统一作文备课的基本程序,将作文备课规范为“五步流程”:第一步,目标概说,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第二步,教学创意,写出教学的独特构思与设计方法;第三步,教学过程,详细写出教学的流程,体现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平等对话等新课程理念;第四步,板书设计;第五步,教学反思。在规范备课基础上,加强作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两周一次,强化集体研究,发掘群体智慧,让教师在群体研究中共同提高。

二是作文序列研究。作文序列研究就是对作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进行研究。我们在课程化视域下,以作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为依托,以作文习得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教材勾连为基本策略,以作文能力训练为基本点,构建了作文教学训练系统。每个年级突出一个重点。就初中而言,七年级以选材与基本技法为主,八年级以构思及提高技法为主,九年级以章法和视野拓展为主。就高中来说,高一重点训练复杂的记叙文,高二重点训练议论文,高三重点按照《考试大纲》中“发展等级”的要求进行综合训练。教学中,初中按照六个学期设计,每学期六个单元,每单元重点训练一个能力点,共设计了36个能力点;高中按照五个学期设计,每个学期6篇作文,共设计了31个能力点。每个能力点按照写作导航、例文赏读、写作实践、素材链接四个部分编写成系统的教学指导内容,形成了荆州市《初中生同步作文学案》(1至5册)和《高中作文序列训练教程》地方教材。高中一年级12个能力点如下:

(1)清韵入神听逸响繁花落地见真纯——“触动心灵写真实”写作训练

(2)风物长宜体察细景人还须描画工——“体验观察写细节”写作训练

(3)选点观景凝慧眼摹形绘象蕴真情——“描摹景物写特征”写作训练

(4)于非常处见个性在虚实中张精神——“凸显人物写个性”写作训练

(5)披沙拣金成经典探骊得珠赋美文——“精心剪材写详略”写作训练

(6)方闻惊涛鸣急峡又见流水绕芳坡——“跌宕起伏写波澜”写作训练

(7)匠心独运费思量妙手偶得却天成——“构思巧妙选角度”写作训练

(8)写形追象贵精准说事体物善穷形——“描写说明要准确”写作训练

(9)山岳秀需石蕴玉河川媚当水藏珠——“抒情议论要恰当”写作训练

(10)毫端蕴秀调柳绿笔底生花写烟蓝——“语言表达要生动”写作训练

(11)核心情节巧设计反转结尾细琢磨——小小说写作训练

(12)俗文三改升格调贫女一饰成佳人——记叙文升格训练

三是作文课型的研究。研究作文课型的目的不是给教师上课提供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让老师了解作文课的体系、结构及其依据,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特殊作用,以便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课,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作文课型研究的是“这一类课”,而不是“这一节课”,因此它研究的是这一类课所必备的思维方向、逻辑结构、操作原理和教学策略,能够给教师作文教学实践带来方法论支撑。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课,如从作文与方法的角度,设计了语言训练课、片段写作课、素材筛选课、审题指要课、思路生成课;从作文与文本的角度,设计出文本体悟课、研读领悟课、阅读迁移课、精读促写课、范式仿写课、课文改写课;从作文与生活的角度,有生活观察课、活动感知课、生活体验课、话题讨论课;从作文与思维的角度,有灵感触发课、情感陶冶课、想象训练课、思维拓展课、立意讨论课;从作文与文体的角度,有诗歌创作课、寓言写作课、童话创写课、故事新编课;从作文讲评角度,有交流赏读课、病文升格课、作文炼识课、作文修改课等。作文课型研究有效地促进了作文教学内容、结构、方法的改革,提升了作文教学研究的层次。

四是“读名著,促写作”的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加强名著阅读。为了落实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我们鼓励老师创造性地开展“读名著,促写作”活动。松滋市八宝中学曾芙蓉老师这样指导学生读名著,她每周拿出一节正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上学期读《红楼梦》,七年级下学期读《三国演义》,八年级上学期读《水浒传》,八年级下学期读《西游记》。这样一来,一个学期读一部名著。学生读完一部名著完成两项作业,一是积累作品中的经典语言,完成阅读笔记;二是写一篇人物评析文章。初中三年,学生基本读完四大名著。学生得到了实惠,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4.精心组织活动,把研究推广到作文教学的课堂中

在初中,我们将180名作文教学研究成员“捆绑”在36个专题中,细分到每一册的每一个单元教学研究中,进行专题研究和协作攻关,包括学生使用的“学案”的撰写、修订,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学生优秀作品的搜集整理,以及教师使用的“教案”的编写,上竞赛课、示范课等,都与捆绑专题挂钩,这样有利于老师们在较小的切口下进行精耕细作、深入研究。与此同时,我们组织教师有序开展作文教学专题研究,组织了“基于生活体验的作文教学研究”、“基于文本解读的作文教学研究”、“基于生命感悟的作文教学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和“作文教学课型研究”等专题研讨会。

在高中,我们围绕新课标实验教材,将必修模块20个作文专题分配到各个县市区和市直各中学,每个单位承担2个专题,先预赛,然后选拔优胜者参加荆州市作文课堂教学竞赛。连续三年每年举行一次作文课堂教学竞赛。竞赛结束后,每一位参赛教师按照统一要求精心编写详细的作文教案,并附上“教师下水文”和“学生习作”。最后将高中语文必修1—5模块的所有作文教案编辑出版,形成了《高中作文教案》一书,推广了荆州市作文课堂教学探索与改革的经验。

三、“作文课程化研究”的反思

多少年来,作文是学生迈不过的“坎”,是语文教师心中的“痛”。在课程化视野下思考作文教学改革,极大地拓展了作文教学研究的空间。开展作文课程化研究,我们有如下几点感受与体会:

1.作文课程化研究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四个变化

一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二是规范了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文批改等环节,增强了计划性,减少了随意而为的现象;三是加强了作文教改经验的交流,推进了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水平。洪湖一中刘丽娟老师在湖北省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A组第一名,并应邀在全国首届“三新”作文研讨会上上了示范课。四是大面积提高了中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积累,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

2.怎样看待作文序列教学,有了切身体会

关于作文序列化教学,语文学界颇有争议。通过实践,我们对作文序列教学形成的认识是:

作文有序不唯序。有序不死,无序则乱。有序,但不能机械盲从。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能把某个序列当作教条去死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用老师的教学。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序,作文教学就会陷入零打碎敲甚至混乱状态。

作文有序无定序。作文有序,但无定序。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没有哪一个序能够一统天下。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把作文教学的整体要求与个人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才符合教学的特性。

作文有序贵创新。所谓创新,是指在初步形成的教学序列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使已有的序列更加合理;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作文有序性教学的研究才有永久的生命力。

3.深化“作文课程化研究”还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我们认为,要深化研究,必须重视如下几个问题:

作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就像吃饭没有食欲一样,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饥饿”感,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读书结合起来。现在学生读书的情况普遍不好,必须引起重视。在教育的园地里,读书是最灿烂的风景。学生读书的程度,将决定学生人生的高度。汶川地震,有一位小女孩借着手电的光亮看书,这说明读书会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是人的生命中一根坚强的支柱!

“作文课程化研究”如何真正从“课程”意义上来探讨,有待深入研究。“作文课程化研究”更需要用课程论理论、教育学理论及教学评价理论来支撑,这样才会使课程化研究更有底气,更具科学性。

(编辑:赵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