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江湾的路名都是怎么来的吗?答案在这里!

 xmxufd 2018-05-03
从古至今,中国人为新生儿取名,往往注入了长辈对小辈的祈愿。这也体现了汉语特有的形象而丰富的内涵。路名与人名同样,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也有一定的含义的。
江湾镇的路名,也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诚然,路名的出现,是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而产生的。过去,江湾镇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是江南水乡的集镇,其交通主要依靠四通八达的水路,除此之外,是手提肩挑、及用独轮车作运输的,所以陆上大多是泥路,至多在路中央铺些碎砖瓦,雨天可减少些泥泞。因此,当然没有具体的路名。对官路,人们才称之为“马路”。
图片
(淞沪铁路)
关于“马路”,于此先插入一段趣事:1876年,北起江湾镇南到今河南北路,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铁路,人们便称为“铁马路”;以后从今车站西路123号处江湾火车站把铁路延伸到吴淞,才命名为“淞沪铁路”。在河南北路拓宽之前,在河南北路塘沽路口就曾有一座闻名上海的“铁马路菜场”。
视线再拉回到江湾镇。
万安路。江湾镇的主街。她从东皇庙到牛郎庙有六华里长。从公元1130年起,她是江湾镇的形成、兴盛、屡遭兵灾、又恢复繁荣的见证地。几百年间,她仅被称为大街。她曾自东到西划分为庙东街、庙西街、青云栅......等十六个路段,到了近代才简称为东街、大街及西街,当然也没门牌号。她用石块铺成的弹硌路,江湾人称作石皮路,路中央两边夹有平板石条,以便于独轮车来往。随着历史的发展,1927年之后才有“万安路”的路名及门牌号。基于历史上经历兵灾之苦,江湾人民祈盼永葆平安,取自江湾“湾”字的谐音“万”,以求江湾“万事平安”。但老江湾们仍习惯称之为“大街”,如“到街上去”。改革开放之后,“石皮路”被填埋在下面,上面铺上水泥,后又改铺沥青路面。
图片
(位于万安路上的奎星阁)
公安街。上世纪三十年代,把救火会(消防队)从车站北路原玉佛寺旁“妇孺留养院”搬迁到公安街91号处。由于救火会是为了公共安全的,便把“救火会”所在的这条路称之为“公安街”。
逸仙路。原来叫中山北路。日据时代被篡改为如通路,抗战胜利后,为避免与中山北路重复,而改为逸仙路。因为这是条官路,所以当地老百姓把她称为“马路”或“大马路”。
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路,江湾镇还有三门路与纪念路。
纪念路。由于市中心跑马厅只让洋人可进入,叶澄衷之子,出于民族气节,以时价六十两银子一亩地的高价,从农民手中征购得一千二百余亩农田,建造了“江湾跑马厅”,并于1911年5月竣工开业。因为它与市中心的跑马厅(今人民大道与人民公园一带)不同,不是只让洋人参加,而是不分国籍的人都可以参予、参观,所以又叫“万国体育会”。遗址在今逸仙路“三湘世纪”住宅区及 吉浦河以东一直至今“肺科医院”(当年叫“叶家花园”)西南角一带。同时还修筑了三条路:东体育会路、西体育会路及体育会路。东体育会路与西体育会路现在还在虹口足球场的北边与西边,不过已截短了。当年是从“万国体育会”大门通向西南方向的。
体育会路。从“万国体育会”大门(在今纪念路吉浦路处)向西,至淞沪铁路道口。1929年,江湾镇人民为了纪念1925年逝世的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镇民们自发募捐,在今车站西路与车站南路交界处,劳动大学的大门口树起了一座“孙总理奉安纪念碑”,同时又把面对纪念碑的“体育会路”改名为“纪念路”。1932年1月(即一月)28日淞沪抗战时,“劳动大学”与“孙总理奉安纪念碑”都毁于日寇的炮火中(包括“江湾跑马厅”),而仅剩这条纪念路至今。
三门路。原名“三民路”,取自于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从今逸仙路筑通至原江湾飞机场的西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改为“三门路”的,且不断向西延伸。不知有关部门会否恢复“三民路”本名。
场中路。又有一段历史:北伐战争胜利后,成立了国民政府。上海被命名为上海特别市(相当于现在直辖市)。上海市中心除了租界,没有适当地方成为上海市行政中心。专家们看中了江湾地区,便在1928年7月1日起把江湾从宝山划出,成立了江湾区。接着便拟订了一个“大上海计划”,并开始实施:建成了市府大楼及周边一些建筑,如江湾体育场、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以“国民政府”中的带“国”字作为南北纵向路名,以带“政”字东西横向的路名,还形成了“江湾五角场”地区。但由于1937年8月13日爆发了第二次淞沪抗战,该“计划”也夭折了,因为国民党军队败退,江湾地区成了日据区。从市中心向西到大场镇的场中路也未彻底完工,只筑至今逸仙路为止,没有向东通到市中心。抗战胜利后,都只是“场江路”而已。直至改革开放后,才把政立路向西延伸到逸仙路与场中路接通。
新市南路、新市北路。与“大上海计划”同步,江湾镇也计划发展,在今新市南路、奎照路至车站南路这一地区建成“新江湾”(耋耋老人中还有这种传统叫法)。与“大上海计划”一样,“新江湾”计划因抗战而作罢了。抗战胜利后,这条路便称作“新市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从今沙泾港、汶水东路桥以南地区曾设立了“新市区”(今广中街道),而新市路则一分为二,桥南沿沙泾港西岸的路仍叫新市路,以北路段改称新市南路,把原北弄则称为新市北路。(虽然当年中间还隔着农田与袁长河)到1984年江湾镇划入虹口区之后填埋了袁长河打通了路,也就名副其实的新市北路了。
文迁路。这与当年江湾镇的一位乡贤有关。他叫严沐,澧,字文迁,1906年,他筹资在保宁寺后被废弃的书院“松风古院”上办起了“虬江两等小学堂”(即今天“红旗小学”,1936年才迁至今文治路100号),但学校未竣工开学,严沐澧却故世了。江湾人民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字“文迁”作为他家门前的这条路。
池沟路。在建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5年)毁于1932年“一·二八”日寇炮火中的保宁寺的西侧,有一条水沟,叫“寺沟”。寺被毁,沟还在,人们把这一带叫作“寺沟浜”。以后“沟”“浜”被填筑路,采用“寺”的谐音字“池”,从而叫“池沟路”。
文治路。1924年,有个叫倪羲抱的人,他把创办在无锡的文治大学搬到了江湾镇,就是现在红旗小学处。校门前的这条路就叫文治路了。
保宁路。与上同。保宁寺前的路原来叫“山门”、“山门街”,寺已被毁,街还在,就以寺名作为路名了。
车站西路、车站南路、车站北路。前文说过,淞沪铁路最早往北是到江湾火车站。这三条路的位置都与江湾火车站有关,于此不用注解了。
仁德路。1901年,基督教会在今仁德路淞沪铁路西首创办了一所孤老院,名为“仁德所”。顾名思义,便知是西洋教与中国传统的儒教相结合的场所。以后“孤老院”消失了,路还在。仍保留当年的路名。
水电路。上海开埠以后,在今柳营路、同心路一带曾建有一座“闸北水电厂”(民国时期搬至军工路殷行镇,便于从黄浦江取水)。同时敷设自来水管道与架设电线,从同心路至今大柏树(大八寺)开筑了一条水电路,并在沙泾港上架了一座水电路桥,当年97路公交车还设有水电桥站点。自1984年江湾镇被划入虹口区之后,在水电路与汶水东路处往北开辟了一条叫灵丘路。以后建起了“中环高架路之后,交叉路口往北,一直到场中路改为水电路了,往东改名为汶水东路了。
斗台街。原名“斗坛街”,因为此地曾有一个赌场,江湾人把“赌”叫“斗”,如“斗牌”。便取同音字“坛”为“台”。又一说,当年“三观堂”后面竖有一旗杆,上面有一“斗”,叫“斗坛”,便把旁边的街叫“斗坛街”。
河滩西路。顾名思义,河岸边的路叫河滩路。原本从春生路与万安路交界处往东有一条已存在了一千年左右的河,名袁长河,她也是江湾镇市河的一段,与走马塘、沙泾港相连,河上还有香花桥、万安桥等古桥。而从万安路与万寿街交界处沿袁长河的北岸往东至吉浦河止,有一条路叫河滩路。以逸仙路为界,以东叫河滩东路,以西叫河滩西路,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逸仙路以东从江湾镇划出,并建起了“文化花园”住宅小区,河滩东路也消失了;逸仙路以西,至淞沪铁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起了“新海城”住宅小区,因此河滩西路只剩下淞沪铁路至万安路段,而实际上已名不副实了,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袁长河也被填埋了。
“吴家湾路”。因为当年这一带叫“吴家湾”。
“广纪路”。淞沪铁路客运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停运了。至九十年代在淞沪铁路线上空建起了新的轨道交通三号线,而原淞沪铁路旁又筑起了道路。从广灵二路到纪念路这一段的路名称作“广纪路”。
奎照路。清末,江湾乡贤在今新市南路、奎照路口曾建有文人墨客聚首之处叫“奎星阁”。江湾镇曾屡遭兵灾,“阁”被废。(今重建于万安路保宁路口)面对此阁向西的路,名为奎照路,沙泾港上的桥叫奎照桥(此桥又名为油车桥。桥樑北面尚有遗字)
韶嘉路。因当年走马塘上跨有韶嘉桥而命路名。
春生路。因当年袁长河上跨有春生桥(又名香花桥)而命路名。
丰镇路、凉城路等等都是近几十年新开筑的,这里不作介绍了。
以上内容谨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1
END
1
作者/陆金生
编辑/刘皓
图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