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临习过程中如何处理线面关系?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8-05-03


“读帖”是动手临习前预先熟悉和认知的过程,是在心中模拟临习和驾驭的最好尝试。通过读帖去发现和分析字体的结构特征和笔画特点、以及作者运笔的笔法,研究于何处发力、何处提顿、起笔与收笔如何收放等等。读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为自己建立最基本的“理论”积累,这些理论经验对于接下来的临习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

下面回到正题,说说隶书中如何处理点线面的关系。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暂以刘炳森的刘体隶书为例进行阐述。因为刘体隶书在点线面关系的处理上,有着许多创新与合理性值得借鉴和学习。

字体中线与面的关系

1、避让。

刘体隶书的字体非常注重笔画之间的“避让”,即通过笔画长短的安排为其他笔画或部首腾让出合理空间。这一点有点像欧体中的处理,是我们临习中必须注意学习和掌握的经验之一。


上图中的“存”字的长横因为要遵循隶书“雁不双飞”的原则,笔尾没有雁尾而是平收,因此,只有巧妙将长竖变成长点,通过避让处理,为“子”部的长横雁尾留足了空间;再如“学”字,因第一行的字笔画全都厚重,第二行就必须要有更轻灵的处理来增加整副作品的灵动性,因此“学”字不但笔画轻灵,在结构处理上也省略了宝盖头。


在这首作品中,“尘”“柳”“劝”“更”等字的处理中,同样秉持了避让原则,尤其“柳”“尘”的笔画处理十分新颖合理。(但不建议初学者依此法自行处理,以免东施效颦。)

2、间距均等


笔画间距均等,是隶书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对字体结构空间合理分配与驾驭能力的体现,这是临习过程中必须练习和掌握的要领之一,属于基本功。这也正是为何练习书法应从楷书入门的原因,根本要点就在于练习和掌握这种字体平面空间的驾驭能力,只有充分掌握这种能力,才能处理好单个字体中线与面的关系。

章法中线与面的关系

隶书作品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行距大于列距(竖排之间的间距),这也是隶书章法的一个常识。但仅仅依靠这个常识远远不够,还必须兼顾头尾、上下之间的对照和呼应关系,这在条幅、中堂等形式中,其实也是点线面的关系。

在整幅作品中,每个字的笔画繁简和多少,都成为影响整行或整列的视觉点,行与列便成了以“线”的形式存在,如何处理这种点线关系,同样需要“避让”来协调二者的视觉关系,以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例如,上图王维的诗句中,“一”字笔画十分简练、而“尘”字十分繁琐,若以均等粗细来书写,“尘”字极可能会粘洇成墨团。因此,作者将“一”字以重笔书写,而“尘”字用细划书写,巧妙又合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正是刘体隶书的灵活之处。


这幅作品中,十个字中有六个是三点水部首,这就对章法提出了要求。如若单字书写时则不必顾及写法,但多个重复出现的作品中就必须顾及彼此相互关系,以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三点水部首的处理无一雷同,就如《兰亭序》中“之”字的处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点”的处理技巧和艺术功底。

从右至左的纵向关系上,“长”字因是首字通常都以重笔书写,接下来,“风”与“沧”、“搧”与“溟”、“海”与“之”等字在左右和上下的呼应关系上,全部用轻重与粗细进行了对应和区分,使得整副作品生机盎然、异常生动!


希望通过以上几幅作品的简单剖析,彼此交流关于隶书中一些点线面的相互关系、共同学习提高。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