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市场无法让地球变凉

 颐源书屋 2018-05-03

全球气温正以令人警惕的速度上升,减少世界化石燃料消费、加速采用绿色能源刻不容缓。讨论最多的方案是用市场力量让传统燃料变得更加昂贵;概念包括给碳定价和保护消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资源。


乍一看,基于市场的策略很有吸引力。毕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者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换句话说,说服雪弗龙和通用汽车等排放大户拯救地球的作家办法必须诉诸利润动机,对吧?


未必。自由市场固然能指引世界走向更富裕、更健康的未来,但相信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能赢得与气候变化的斗争将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我们与未来的关系受到瞬息万变的经济力量的引导。糖、大豆、石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都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衍生品合约,不断地在全球进行交易。但由于这些合约价格根据关于未来的假定制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相当剧烈。而这一易变性通过三种重要方式让环境规划变得十分复杂。


首先,价格的不可预测性使得几乎不可能仅仅通过关注短期价值变化侦测自然资源的消耗。相反,关于资源稀缺性的不确定性越大,价格波动幅度也越大,进一步加剧了规划困难。法国数学家尼古拉·柏辽(Nicolas Bouleau)在2013年的论文中观察道,“市场无法走出清楚的趋势,从本体论层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可以从金融市场的结果中辨别资源相关趋势,看见这些趋势的人就能据此交易,从而让趋势消失。


其次,一切大宗商品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意味着生产商投资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变得风险畸高。对大部分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保持现状往往比改变习惯更符合经济利益,即使他们知道现状对环境来说堪称灾难性。


最后,尽管给宝贵但无法市场化的自然资源贴上价格标签是可能的——如北方针叶林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可交易的资源的价格波动让大部分保护策略从长期看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在某个时点,可交易资源的波动的价格将超过破坏它的固定的成本。


当一种可燃自愿被发现是,掠夺的压力可能特别强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17年3月的得克萨斯州休斯顿能源会议上承认,“没有一个国家会在地里找到1,730亿桶石油而放任它们埋在地里。”


金融波动就像是已在变暖的地球上的超级风暴。它不仅让我们无法看到前方的情况;其本身也是环境破坏的力量,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市场波动与环境周期非常不契合,”麻省理工学院的加内尔·诺克斯-海耶斯(Janelle Knox-Hayes)指出,“经济体系花点时间就能从市场动荡中恢复。环境体系没有这样的奢侈;它们的再生周期是不可变的。”


生态破坏应该是昂贵的,世界也毫无疑问需要可行的策略让人们不再使用肮脏的能源资源,转而使用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替代品。但听从市场的引导来克服资本主义对环境的破坏必定带来失望——这不啻地球自杀。


作者为威斯康辛-密尔沃基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