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优秀作文专刊

 西塘春色 2018-05-03


记录点滴,让文字充满力量;

共同见证,让书写成就人生。










寒假里的故事


          说给你我他



寒假优秀作文专刊


前篇-----一首打油小诗致此次落选仍不断努力的同学们!

稚子

zh i zi ge


2018.04.13

稚子尤可爱,

提笔写华章。

稚手书人生,

人生艰又难。

总言期可待,

无奈期成空。

昭昭父母心,

迢迢亲亲泪。

来日倏忽过,

 书中日月长。

愿儿多努力,

希望在明朝。



获奖选手秀


正篇开场

对于拍照这件大事,我们是严肃且认真的,更何况是荣誉拍照,多么值得骄傲!  图1

当然小表情也可以随意切换,图2(左右滑动)

想看哪张,大家随意,实在不好意思,因为总共才两张




金奖----快快乐乐过大年

陈锦鸿

《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向上滑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17年渐渐接近了尾声,妈妈早已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爸爸拿着对联左看看,右瞧瞧,找准合适的位置贴了上去。门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好像一张红扑扑的笑脸,为家增添了一番浓浓的年味。

除夕的傍晚,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噼噼啪啪”忙个不停,扑鼻的香气飘出厨房,馋得正在发贺年短信的爸爸口水直流,一下子把头探进了厨房,迫不及待地问:“什么这么香呀,让我吃一点吧!”我和表妹围着跑来跑去,喊着:“过年啦!过年啦!”还不时从桌上抓一块鸡肉塞入嘴里。爷爷笑呵呵地看着我们,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就知道吃!”

“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妈妈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越来越貌美如花……”“哈哈哈……呵呵呵……”我们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互相祝福着。

刚吃完年夜饭,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随着动听的音乐,那优美的舞蹈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幽默风趣的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特别是老爸,嘴巴张得大得像一个无底洞似的。妈妈立刻拿了一个苹果塞在爸爸嘴里,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爸爸,故意低声说:“你的嘴巴可真大!”我和表妹看着眼前的“小品”笑得直不起腰来,连爷爷奶奶也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

突然,”呯“,一个大火球似的东西直蹿向天空,炸成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我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小孩在放烟花,我立刻从房间里拿出了昨天买的烟花和爆竹,拉着爸爸,跑到了阳台上,拿出像小糖果似的甩炮,向爸爸扔了过去,“啪”的一声,甩炮炸开了,爸爸一下子跳了起来,连续扔出了五六个甩炮,我左躲右闪,还是难以招架。“哎呀!甩炮用完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把全部甩炮向爸爸的全身投去。“啊……救命啊!”爸爸大惊失色,向屋子里跑去,我们一家人乐得笑开了花。

一家人在一起趣事真多!我对半空中的烟花放下愿望:“愿我们全家每年都一起快快乐乐过大年!”





















银奖----放鞭炮

姚柏宇

 放鞭炮,

真是过年的好节目,

给我的童年

增添了无穷乐趣。





 新年到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都在向我招手,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放鞭炮了。

我在小店里买了好些鞭炮,和表哥一起打炮仗。我拿起一支,在点火纸上一划,上面燃起了火花,我迅速地扔表哥。他向左一躲,啪,还真响亮呢!气急败坏的表哥立刻做出反击,把一个点燃的小鞭炮冲我“炸”。我灵活地向右一闪,嘻嘻,没“炸”到。在躲闪的一刹那,我瞬间擦燃了一支,抛向表哥,“叩耶!”,扔中了!我赢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表哥在一边呆若木鸡地站着。

 突然,表哥走过来小声对我说“我们来玩'火箭'游戏怎么样,我看见那有工具”。我听得糊里糊涂,表哥拉着我就跑。来到一个空的烟花筒前,我就明白了,“火箭”游戏就是把鞭炮放在空的烟花筒里,爆炸时就好像鞭炮被发射出去了,我们拿起烟花筒放了起来,看着烟花筒一次又一次地发射出鞭炮,我的心好像也跟着飞了起来,飞去太空㖿……

 放鞭炮,真是过年的好节目,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穷乐趣。






银奖----我的家是温暖的

方弈桥

人生就是旅途,

不管我们漂到哪,

最终还是会回到

温暖的地方--家。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容纳漂泊游子的场所。受伤了,家永远是我们疗伤的地方;玩累了,家永远是我们休息的营地。我就拥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

早上我吃完早饭,刚要出门去上学,爸爸叫住了我,“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小雨,气温会下降,应该多添件衣服。”说完,他从衣柜里给我找了件棉袄。我穿着棉袄,尽管冰冷的寒风像刀割似的刮在我的脸上,但是我的心中却是温暖如春。

中午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其中的一门功课分数不是很理想。我本以为回家后,妈妈一定会狠狠地训斥我。没想到,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要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妈妈的话,犹如一股暖流,滋润了我的心田。

晚上我做完作业,看着还在做家务的妈妈和劳累了一天爸爸,想:我也要给他们家的温暖。于是,我就热了两杯热腾腾的牛奶,送上前柔声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啦!”爸爸妈妈喝着我热的牛奶,脸上顿时笑靥如花。我想,他们肯定甜在嘴里,暖在心里。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到处洋溢着幸福、快乐、温暖的家。


 







铜奖---送  年

胡宸铭

年糕表示年年高升,

苹果表示平平安安,

桂圆表示团团圆圆,

红枣表示红红火火,

还有两条鱼,

表示年年有余......

传统的文化里,

处处都是学问



在半梦半醒中,我被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爆炸声惊醒了,我赶紧穿上衣服,拉开窗帘一看,好几户人家灯火通明。我连忙跑出卧室,只见家里也是灯火辉煌,妈妈正在厨房忙得不可来交。

我来到客厅一看,一张摆满各色糕点、水果的大圆桌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好奇地问妈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今天是黄道吉日,我们这是在送年,祈求菩萨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幸福安康!”妈妈系着围兜笑眯眯地告诉我,“你快来拜拜!”

我来到圆桌旁仔细地端详起来,只见桌子的上方摆着一只红色的贡盘,盘子上一只大公鸡昂着头,嘴巴上叼着一根葱,旁边紧挨着一大块香喷喷的猪肉。桌子中央依次摆放着苹果、桂圆、年糕、酒水......两支火红的蜡烛在烛台上熠熠生辉地燃烧着,三支香飘出淡黄色的青烟,像菩萨腾云驾雾地来了。

妈妈还告诉我,送年要在涨潮的时候开始,而且每个贡品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年糕表示年年高升,苹果表示平平安安,桂圆表示团团圆圆,红枣表示红红火火,还有两条鱼,表示年年有余......

送年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铜奖---祭  灶

王若涵

农历腊月廿四日(或廿三日),

中国民间称为过小年,

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

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祈求神明保佑

新年合家平安,

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放寒假了,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俗话说:“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廿八做做过年人。”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祭灶神,传说那天灶王神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这一家发生的大小事。每年腊月二十三,我家总不忘祭灶神,今年也不例外。

腊月二十三那天,妈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祭灶果、金油果、坚果,还有各种水果。

晚饭过后,妈妈收拾好碗筷,整理好厨房,洗干净了手,便把一包包祭灶果装盘端上了灶台,然后点上香。这一切做好后,妈妈便在灶台前双手合十,拜了三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我看见这情景,心里暗暗发笑,心想:妈妈太迷信了,怎么会有什么灶王神,那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再说如果有灶王神下凡来,那么多家都在祭灶神,灶神该帮哪一家呢?我想走上前告诉她:灶王神是没有的。但见她如此虔诚,我怎么忍心打断她呢?但我又有些好奇,她在说些什么呢?于是,我悄悄走上前,听到她说:“灶神爷呀!感谢你在这一年给我们全家带来幸福,还望你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我听着听着,突然觉得妈妈那朴素的迷信中包含着她美好的心愿。我不由得也在灶台前双手合十,拜了三拜,说道:“灶神爷呀,保佑我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香熄灭了,妈妈让我吃祭果了。我一边吃着祭果一边想:这祭灶活动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铜奖----为奶奶

庆生

韩雨奇



今天正月初六,是奶奶的生日。

一到奶奶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礼物—一张我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了奶奶。奶奶乐得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笑眯眯地看起了贺卡,待看到祝福语时,她还特意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读了起来,当她读到“麻将赢钱”时禁不住大笑起来,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奶奶说:“这是今年最好的生日礼物了,我一定要好好珍藏起来。”听得我心里乐滋滋的,昨晚选择做贺卡果然没有错。正像妈妈说的,心意是最重要的,礼轻情意重嘛!这贺卡虽然没有买来的漂亮精致,却是费了我不少心思呢!从构图、剪造型、画画到写祝福语,我都一直小心翼翼,一笔一划地做着,生怕被弄坏就功亏一篑了,写祝福语时我更是字斟句酌,力求让奶奶开心。

没一会,弟弟一家来了。只见弟弟手捧一束五颜六色的鲜花,花大的都遮住了他大半个身子呢。弟弟恭恭敬敬地把花递到奶奶面前,说:“外婆,祝你生日快乐!”奶奶弯下腰接过鲜花,嘴上说:“这束花一定花了不少钱,真是太浪费了。”但是我分明看到她的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了,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吃饭啦!我看到满桌的菜,一层叠着一层,中间还放着一个大大的奶油蛋糕。唱过生日歌,在奶奶许愿后,大家都抢着跟奶奶说祝福语。切蛋糕,拍照片,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希望爷爷奶奶一直都像今天这样开心快乐!一家人永远这么和睦幸福,其乐融融。






鼓励奖--过大年

方言午

春节,

一个中国人保留了千年

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在冬天沸腾。  

 





▲向上滑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春联,忙忙碌碌……

广场上到处都挂着红灯笼,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大街两旁插着彩旗,正迎风招展,好像在说:“过年啦!过年啦!”花坛上的花盆里开着朵朵鲜花。小区里,欢快的鞭炮声响彻云霄。

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家要送年了。妈妈一大早就忙活起来了,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妈妈把这些东西放在盘子里,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圆桌上。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摆这些东西?”妈妈笑眯眯地告诉我:“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承载着我们的希望。比如年糕代表着年年高,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竹笋代表着节节高……”

午饭后,妈妈迟迟没有点香,这又让我觉得纳闷了,我刨根问底,终于明白了,原来这还有一个小秘密——送年必须待到涨潮时,水涨船高,这是为了让渔民捕到更多的鱼,来年获得大丰收。

原来过年这么复杂而又充满着寓意啊,我以前真小瞧它了呢!


























鼓励奖--祭灶

黄敏学

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

廿五廿六搡年糕,

廿七廿八做做过年人。

这些个俗语你可知道?



“ 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时间过得真快,农历狗年就要到了。今天是腊月廿三,也是祭灶的日子。

吃过晚饭,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一大袋祭灶果,有花生糖、芝麻糖、麻蛋………闻着可香了。

“为什么要祭灶呢?”我好奇地问。妈妈笑着回答:”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以前,差不多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看我似懂非懂,爸爸又补充道:”祭灶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接纳福的美好愿望。在北方,祭灶又称为小年。“

妈妈把祭灶果放在各个盘子里,再加上水果、糖和茶,一起供奉在灶头,并祝愿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爸爸告诉我,在他们小时候,因为吃的东西少,每次吃祭灶果都非常开心、非常满足,现在每每想起小时候的这些经历,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爸爸的话让我对今天晚上的祭灶果特别的期待,我似乎已经闻到了香味。

“吃祭灶果喽!”听见妈妈的话,我和爸爸都围了上去,一家人坐在桌旁,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着爸爸、妈妈吃东西的样子,我感觉他们好像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起飞



鼓励奖----车中一家人

虞欣澄

旅行的意义远远不止

美丽的风景,

更在于旅行中的

过程和故事。

去宁波旅游时,爸爸想让我体验一下新风景,就把宾馆订在了海拔800米以上的四明山森林公园度假村。

因为我们是自驾游,所以车内的导航就是我们的“好导游”,他指引着我们一路前行,一家人在车内说说笑笑非常地开心。沿着山路一段一段的攀升,一路的景色多么美丽。看!一片片茂盛的竹林就像一朵朵巨大的绿云;听!山间泉水丁冬,不远处还能听到鸟儿的欢叫,被大自然紧紧的包围的感觉真好。

可是不一会儿,天色忽然暗下来了,大雾开始弥漫山头,慢慢地连路都块看不见了,往外看去,我们就像置身在云的海洋,可是我们已经无暇欣赏风景,爸爸有点气愤地说:“见鬼,这宾馆怎么会建在这种地方!”“天快黑了,山上不安全,我们要尽快到达目的地。”妈妈严肃地说着。紧张的气氛隐隐在我们中间,却也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爸爸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一个多小时艰难的行驶后,我们终于有惊无险到达了目的地。

经过了这样一段旅程,我忽然明白一个道理:旅行的意义远远不止美丽的风景,更在于旅行中的过程和故事。



END

谢谢赏读,下次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