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三四,四三,彼此一般,合成意知。 三四是相生也,四三是相克也,三四为白昼,四三为暗夜,一生一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三四为正,为外念,四三为倒,为内念 论修炼之理 三四为正,是五行相生,为外念,外念不入,灭断外念,令外想不得入内,攒簇五行颠倒用,使五行相生变为相克也,由此己土意销,外空也,知诸法相空,是此,四口合体,全田之理, 四方中正从金理,中正而四辅也,四象和合,三家相见,三阳也,复见天心则心体可识。 落盘四乳十字理 由外念而知内念也,死中求生,知颠倒梦想也,三阳落于三阴之中如处大幽暗, 水升火降病却理 是念想,生灭不停,外念是火,内念是水,外念往内,内念往外,内外交合而识心生在其中, 三人一夕修字理 即是聚气,气生而三百黄道满,而后气化神也 六角八人天火理, 气聚而后化神,六神即六根,破五蕴即五阴 似人不人天虚虚无无理 五阴破,而真灵降落 八王八口善字理 三四,四三,一正一反,一恶一善,从其善而止其恶 乾牛坤马牛性理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破阴藏阳也。 论三田 上田神会,中田气府,下田精区 上中下,一内一中一外,其中为意, 内知其意,令识不外漏,知其有而莫识,由此外不入,内不出, 心知其意,意中法尘,妄认法尘分别影事,知法不犯,则正其念,意识不分别,则五识无主,故此心定于意知,是故先制五根令与五尘莫放逸,而后意根中定慧双修, 意如幽室见,内外合而生意识,法尘分别也,知内心空寂灵知,知外诸法空相,是圆觉也,智慧妙明,圆成一心,内照外了,而后成正真。 论心念 一则内念,即内想也,即内心的思虑 二则外念,即外想也,即前尘妄想 止念则止住外念,不是内念,所谓摄念归心,即摄外念合于内念,实则一心之所生,勿令念绝即勿令内念绝断,若内念绝断,外念不起,是则内外两不知,内知外不知,是故止其外念,一念不生即外念不生,倘若内念也不生,如何去知,心本无知由识故知,识心本无, 是则前念不迷,后念不续,念由我心想生,我知念而离念也,知念无念即是离念。 论修炼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一,初入门中 闭眼内观,一灵觉照,就如同一个人走进了宅子中,身体是宅舍,四处打量,宅子很小很窄,而且外面还有响动, 二,登堂 忘其轮廓,四周打量,上下观望,很宽阔 三,入室 仿佛来到一处大幽暗中,周遭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四,开光 有光生出,与暗分隔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声音总是一念,此一念由自性而生,与其用耳朵听声音,不如用耳朵听自心声,闻非自然而生,因为声音才有名字,闻覆翳病除,见闻如幻翳。 音声修感 心在声上则听是被动的,心若守在听上则声音就是被动的, 闻性无生无灭,声音在闻中有生有灭,声音无时,谁知无者? 依智莫依识 眼内观名为内见,内观知声名为内听,声有知有,声无知无,因在内部能知故名内听,实则非有内观内听,取其相而名之。 听之有声,听之无声,知有知无,一有声便放下,将心收回,牢牢定于无处,始终听无而忽略掉有声,习之即久,听无则盛,听有则弱,及至听无所有,全听不住,心始能不外外念之所牵动。 恒无欲以观其妙用,声音在闻中自有生有灭,非是闻性有生有灭,闻性若灭,是能谁知无? 无能生有,有终归于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