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也是有捷径可以走的。 拼时间,是学习最大的陷阱! 努力而缺乏效率,本质上是一种无能。 人生有涯,省出时间,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省出时间去“玩”机器人的孩子, 收获了世界名校的offer 去年在一次比赛上,遇见过一个从小“玩”机器人的孩子。2016年,他刚被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录取了。 他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 小时候,乐高机器人是一直陪伴我长大的玩具,我总喜欢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发挥,而不是照着图纸的步骤一步一步安装。爸妈非常鼓励我玩机器人。 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被要求:早10分钟完成作业,就能多玩10分钟机器人。学有余力后,我开始研究机器人的搭建与编程。 五年级时,我第一次正式比赛,就拿到了广东省的冠军!2013年时,我在荷兰拿到了世界冠军。 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的同龄人还在苦恼学业时,他们教会了我解放自己的方法——提高效率,省出时间去做喜欢的事儿。 现在,我正在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专业,研究机器人将成为我一生挚爱的工作。 他说,提高效率,从必须的枯燥中解放出来,用省下的时间去发展兴趣,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世界名校的offer,更是受益一生的品质 省出时间去关心进步和未来的孩子, 有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聪明人都爱学习。这话很对,但不够圆满。 真正聪明人不只爱学习,更会学习。 他们会把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关心那些更大层面的东西,关心进步和未来。 我采访过2016年的山东理科高考状元孙昊,当年他以718分的高分被多所顶尖高校争夺。 北大清华邀请他报考金融与管理专业,以便今后跨入收入丰厚的行业,但孙昊不为所动。最终,选择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粒子物理”专业。 有教育学家评论:在高校状元争夺大战中,孙昊作出的选择,不能简单理解为国科大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中国高中生个人兴趣和梦想的胜利。 “粒子物理”专业,是高考志愿冷门中的冷门,却是孙昊的梦想!初三时,孙昊就确定要研究“粒子物理”,他梦想着成为科学家。 孙昊对物理的痴迷,始于初一时,阅读《时间简史》、《相对论》和大量科幻、科普作品;陷于初二时,阅读《原子物理学》等严肃的物理学书籍;忠于初三时,研究物理学科分支图表,查看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新闻报道。 而所有这些阅读的时间,都节省自他超高效率的学习之外。 阅读丰富了他的眼界,培养他成为一个极善于思考的少年。当同龄人还在担忧学业和成绩,他关注的是更大的进步和更远的未来。 采访中问起他为什么要当科学家时,他说,“我有一种使命感,人类需要科学,而我恰好又愿意去做、有能力去做,就是这样。” 18岁的少年说这话时,眼中真是闪着异样的光彩。 省出时间去培养兴趣的孩子, 拥有了获得幸福的能力 世界无聊,你要有趣! 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说,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才可免于一个人的孤独。 他不要求子女有远大抱负,但希望他们拥有能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图片来自《奇葩大会》 俞敏洪的话,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真实故事: 午饭时,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跟着一个小姑娘,走进了小吃店。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小姑娘刚参加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 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