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学王亦有所失:米芾暴怒,赵孟頫单调,董其昌文弱,文徵明单薄……

 明远小筑 2018-05-03

北宋·赵佶·《听琴图》(局部)

帮主:“有失,就会有得,有得在于找到了取法点,不是盲目的死临。”

思念

 钢琴曲

梁颖伟 

00:00/04:05

时间到了宋代,

王羲之在“书圣”的帽子之外,

又转变成“帖学之祖”,

实质上王羲之还是王羲之,

主要是理解上的变化。

所谓帖学,

主要有学晋、

学晋唐行草小楷、

学阁帖等三种路数,

其发端建立在

北宋《淳化阁帖》的辗转翻刻传拓的基础上。

取法法帖包括帛书、手札等墨迹,

也包括自五代以后开始出现的刻帖。

如前所述,

帖学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

直至变成和碑学相对立的两大范畴,

再到如今,书家取法很杂,

帖学烙印已经不是特别清晰。

所以,

“帖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

更准确地说,

所谓的“帖学”,

其实是后世的总结。

现在因为印刷技术极其发达,

法帖出版遍地开花,

不可能有“新帖学”。

书家取法转向个体化,

大多是杂家,

也就是后文所说到的“各自的兰亭”。

宋代和唐代时代背景有巨大差异,

由唐至宋,

碧海苍穹变为小桥流水。

书家主体身份也存在区别。

唐代书家多半被视为官僚,

宋代书家的文人色彩更重。

唐代书家在文学史中的声名相对较小,

像韩愈、李白、杜甫等文学人物

在书法史中的影响稍逊。

传辽宁省博物收藏的《曹娥碑》墨迹本上

有韩愈流传下来的唯一墨迹

当然,本质仍是一致的,

都是文人。

唐宋都有很多擅长书法的皇帝。

不同的是,

唐代的皇帝可以引领潮流,

宋代皇帝却没有这种魄力,

原因在于国力不可同日而语。

在“尚法”时代,

法度严谨、气魄雄伟,

包容了国力富强的气度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展现了力度之美。

宋代“尚意”

则注重个人意趣、情怀,强调抒情性,

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关系。

书法之美

不仅在于丰碑巨制的外在形态,

更在于内在神韵,

到了南宋,

徒守半壁江山,

气格远逊。

南宋张即之把书法带到了“绝路”

才有了赵孟頫的复古大旗

同是文人,

魏晋书法强调人性回归自然,

宋代书法注重个性张扬,

传达情趣、学养、

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

整个魏晋时代书法,

流丽娟秀、清朗俊逸,

风格差异较大的作品很难找到,

宋代书法风格的多样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

帖学在有利于书法的发展的同时,

刻帖中笔法的变形也导致一些恶习蔓延。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不过最终效果因人而异。

米芾本身是反对学石刻的,

却也有大批量刻帖。

时至今日,

有些法帖仍是必学的。

王铎学刻帖,

有意将一些木刻气保留下来,

待时机成熟之时来加以化解,

自成一家。

宋仁宗赵祯的临其实是抄写,

字形等大,

脱漏字和涂改处已忽略。

但此帖有一个亮点,

就是以行楷书来写,

而且又是刻帖,

却气韵生动,

可见笔墨功夫不浅。

米芾的临本变形很大,

鲁鱼豕亥。

在帖学开端的宋代,

只能找到这两件变形较甚的刻本,

无疑很遗憾。

现在很难直接找到苏黄蔡等人临习大王的作品,

写颜的相对更多一些。

元代赵孟頫极力“崇古”,

《兰亭序》临本目前留下来的就有十件,

实临、意临,放大临、缩小临,节临、通临,

所有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赵的“复古”主张,

宗法晋唐,

摈弃了宋代晚期

尚意过于狂荡无法的末路,

但又非真正的晋韵唐法,

就是元代风尚。

如果把赵孟頫书法中的一些单字

和王羲之《兰亭序》

乃至《怀仁集圣教序》中的同字

进行对比,

其相似程度令人咋舌。

组合在一起,

精神气格迥异。

因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赵孟頫的兰亭临本,

可谓遥接正脉,

一笔不苟。

虽从规矩中来,

尚无窘束之意。

在临写《兰亭序》方面颇有心得:

昔人得古刻数行,

专心而学之,

便可名世。

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

学之不已,

何患不过人耶。

赵氏临本中的“之”字,

或舒展、或紧密,或出峰、

或藏锋,或秀朗、或古拙,

变化多端而浑然一体。

《兰亭序》中的一些细节,

在赵的笔下屡有令人击节地再现,

最典型的如“左”字横画接着向左一挑,

接处提笔向上连笔翻转,

在定武兰亭中不甚显豁,

赵孟頫特意强调写出,

给后人以启示。

但赵孟頫临作似乎存在一个问题:

太老实!

缺少千变万化,

缺少风流倜傥。

一是时代原因,

任何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

二是对于个性理解和定位,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赵孟頫的书法能够流传到今天,

自然有过人之处,

有常人难及之处。

所谓的“无个性”是时人的理解和要求。

时下对个性的理解存在偏颇之处,

以为夸张、变形、怪诞,

甚至张牙舞爪就是所谓的个性,

难免无人深重。

将这样的标准套在古人头上,

真可谓春秋责备贤者。

但不可忽视的是,

赵孟頫确实缺少某种狂狷气质。

学王羲之能得法的人,

如杨风子、米芾、徐渭

都具备了癫狂气质,

徐渭甚至已经歇斯底里。

提及这一点,

就是要得到临摹效果,

关键取决于个人。

所谓有效,

区别为暂时有效和最终有效,

暂时有效

就是考虑每次能不能人帖的问题,

最终有效

就是考虑最终个人适合不适合。

如果气质不匹配的话,

总是会存在落差。

反差愈大,落差愈大。

很多人气质不符,

必然出现“俗”的问题。

气质和才情,

缺一不可。

俞和主学赵孟頫,

标明是定武本,

临作上便多了一个“僧”字。

文末有一段章草题跋,

这是一个变化信息,

说明书家取法视野更加宽广。

笔法楷化痕迹很重,

存在偏差。

换言之,

俞是通过赵孟頫来理解《兰亭序》。

董其昌的临作可谓自由抒发,

写己胸臆。

不但是临《兰亭序》,

临摹诸多唐宋书家,

都是类似的处理办法。

董的高明之处有三点:

一是任何人都能加以发挥,

突出重点,

吸收精华;

二是相同的范本反复临摹,

每次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是不同的帖本,

可以前后贯通,

将自身风格凸显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临摹高手。

即使是通临,

也不是完全遵从原有的章法,

但整个气韵很相符。

董其昌在另一件临本后有跋语:

临禊帖无虑数百本,

即余所见亦至伙矣。

每观米襄阳书,

多从褚河南悟入。

河南深于《兰亭序》,

为唐人秀颖第一。

余所临生平不能终篇,

然使如襄阳多数,

或有入处。

今写宣纨一卷,

亦欲领其衣钵,

学不纯师,

余则欲绝肖此为异耳。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

董其昌心怀大志,

时时暗合古人,

与古人争一高低。

对比来看,

同样学王,

米的风格潇洒,

赵的风格平实,

董的风格秀丽,

文的风格温和,

各有所得,

亦各有所失,

米略显暴怒,

赵略显单调,

董略显文弱,

文略显单薄。

文和赵的勤奋有一拼,

都是“苦学派”,

写书法至90“端坐而逝”,

确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从款再来看,

文徵明87岁还在临《兰亭》,

更多是为暗合古人。

目前所见文徵明的4件临作中,

一件为楷书,

一件连带很多,

整体上4件作品和原帖差别很大,

其中“领”写作“岭”字。

祝允明和王宠的作品,

也是如此写法。

相比创作的个性化,

临作却无从显出。

说明了一点,

祝的根基在黄山谷,

王的小字在大令,

大字则在阁帖。

清代沈荃,

笔下都是董其昌风致。

因康乾喜好董赵书风,

使得这一风格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出现固化,

有样式而无内涵。

沈荃无疑是学董高手,

所临仍有自己的风格特征,

但和前辈相比,

相形见绌。

时代变化的特征,

在这些临作中也一览无余。

本文节选自薛元明《千面兰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书法,没那么难,

跟我读几段《书谱》,

就挺好的。

随缘点赞

兰亭·推荐继续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