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中医界】为中医正名的草根中医潘洪君

 珍柱 2018-05-03
作者:xueshi

[转载]【山西中医界】为中医正名的草根中医 <wbr>潘洪君
【学诗原创摄影1952】潘洪君大夫近影
“为中医正名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访草根中医 潘洪

翟丽芳 范根林

2011614,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大会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他的论文《针药结合能起沉疴大症》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他还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十一五’中医药事业杰出贡献奖”。

这位老人名叫潘洪君,是一位民间中医。

潘洪君年过七旬,1996年从黑龙江省来到山西太原定居。祖传背景+自学成才,就是他全部的资历,可谓是一个真正的民间中医,他自称为“草根中医”。

在潘老的家中,记者还看到了一本荣誉证书:那是今年429日,在北京召开的民间中医药发展研讨会暨论文颁奖大会上,潘老的论文《针药结合起沉疴是民间中医特色》从近百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受到评委的盛赞,最终获得一等奖。

草根中医的论文接连获得大奖,为山西中医界争了光。他的观点有何独到之处?对我们了解中医、传承中医有何帮助?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潘洪君老人。

潘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祖父学医,背汤头、采药、扎针,小小的年纪便掌握了郎中本领。上世纪60年代考大学时,他没有选择医学专业,此后的工作也与医学无关。但因为他的祖传背景,总有人找上门来求医。于是,不管下乡还是出差,他总是随身携带银针,为需要的人消除病痛。他为老百姓开药时,总是开那些当地生长的草药,让人们就地取材,既不花钱又很方便就治了病。直到退居二线后,他才将精力投入到中医药研究中。凭借自己的悟性以及苦心钻研,潘老的医术日益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潘老认为,针药结合是中医最有效的办法。在他的论文中,他分析了近年来自己在太原治疗过的多个典型实例,就是想说明这个观点。

比如,有位患脑梗的老人多年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连吃饭都要人喂,第一次扎完针,老人就能自己端碗吃饭了。三次扎完,再配合服药,老人身体康复,生活完全能自理。有个中年人因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用尽办法,体温却降不下来,病因始终没有查清。潘老被人辗转请到医院,望闻问切过后,断定病人并无大碍,只不过是因免疫力下降患了病毒性感冒。于是,他在病人的曲池穴、腹三针及足三里穴位上总共扎了7针,体温很快就降下来。之后,又配合服用中药,病人很快康复出院。

潘老论文中所列举的病例,附有患者在大医院的检查报告单,有理有据,论证合理,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当遇到西医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时,或者说,用西医治疗有局限性的时候,如果运用中医的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很多时候显示了它的神奇。

毋庸置疑,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的发展正面临窘境。这些年来,甚至还出现了“中医消亡”的论调。

对此,潘老说,西医固然先进,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中医也是科学的,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一个个事例说明,针药结合同样可以治大病、治急病,可以治多年不愈的病,可以让病人转危为安。谁说中医是慢郎中?中医不能消亡,中医作为传统文华的瑰宝,当之无愧。

草根中医敢向权威医院叫板,敢向西医叫板,他说:“我要为中医正名,为中医争口气!”

研究中医,传承中医,这是潘洪君老人的理想与追求。

                针药结合起沉疴是民间中医特色

    太原潘氏神宝实业有限公司 潘洪君 潘春峰(030001)

正规院校的中医教育与医院中医科乃至中医院几乎把针炙与方药人为的分割开来,开方的不针炙,针炙科不开方用药,就更谈不上刮痧、牵引、按摩、中药外敷等多种治病办法了。使中医升堂入室,失去来自民间有针药结合等各种方法与疾病作斗争的优良传统。做为民间中医因无专家、教授之光环,只有治病救人之仁心,不计个人名利,不顾个人得失,凡有人相邀,就出手相救,常把大医院都朿手无策的疑难病人,解救于顷刻之间。如只一病一例,会被叽为“瞎猫碰上个死耗子”,可在如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省医院等级别的大医院屡屡应手而效,不是在用事实证明民间中医不可被忽视吗?

我的祖父潘德林是位默默无闻的民间中医,却坚持针药结合为百姓疗疾,家传中医原是传于聪慧机敏的老叔潘成和,老叔参军不幸牺牲,这才隔辈传于我这长房长孙。我是因患右肺支气管癌在阜外医院切除肺叶,又经肿瘤医院放疗、化疗转而到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用中药治疗后,才在中西医的比较中,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1993年从机关分流后,与儿子春峰共同硏习,设有让家传中医在我们这代失传。

实话实说,我对中医也是经历了从半信半疑到铁杆中医的一个认识过程。从上学读书起,各地医疗机构就以西医为主。1962年大专毕业就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又多为西医西药。那时我就想,这中医到底科不科学呢?1964年县里创办卫校(中专),因为祖父医名,但老人家年事已高,就让我这不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当了首届只招一个班的班主任。卫校用的统编教材,也是西医为主,专业课由牡丹江卫校(牡丹江医学院前身)承担,生理解剖课全班同学进城到牡丹江卫校去上。给中医的一点课时,也就是讲点针炙。文革风暴到来,卫校也被迫停课。1976年我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经从美回国著名胸科教授赵士杰先生确诊为“支气管瘢痕癌” 到天津和平胸科医复转北京阜外医院经陈宝田主任主刀切除病肺,选择的都是西医西药。经过这次手术治疗,更加认为中医中药冶不了肺癌这样的大病,还是西医更科学更现代更值得信赖了。

术后一切还好,有时公出进京也到医院复查,医生说肺癌术后身体恢复这么好实属罕见。无论到工厂还是去农村包队,我都没因身体影响工作,1980年还有了个老闺女。不知底细的人,谁能想到同社员一样扶犁的包村干部曾切除过一个肺叶呢!若不是1984年我当选黑龙江省海林县(后撤县建市)政协副主席不久,感到身体不适,胸闷胸痛,痰中有血丝,淋巴结肿大……地方医院急转哈医大二院,哈医大二院让回做手术的阜外医院去复查。阜外医院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有转移,让速转肿瘤医院,经放疗、化疗,毛发尽脱,人虚弱到不成个样子了。肿瘤医院的医生建议到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找中医去碰碰运气吧!如不是靠中医药转危为安,也许不会再相信中医中药了。当然,还有一件事,没有彻底对中医完全失去信心的是手术时我勇敢地选择了针刺麻醉。1976年是个历史特殊时期,教育战线正是小将黄帅与“白卷先生”被推崇之时。阜外医院创始人吴英凯与原中央党校校长林枫、原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等住院以治病为名得到保护之时。阜外医院胸科手术正在尝试针刺麻醉。一般病人难以接受与配合手术,一是要有顽强的毅力能忍受可能的强烈疼痛;二是要练习腹式呼吸,开胸切除肺叶时,不能用腹式呼吸,手术就无法在针麻下进行下去。因为我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看到祖父针炙并也在祖父指导下针炙治疗牙疼、头疼、腰腿疼,对针炙止疼深信不疑。加上我担心药物麻醉会损伤大脑的记忆力,很怕手术后,人活下来了,所学的知识被弄丢了不少,因此主动请求试用针刺麻醉。为这,在肺叶切除后直至1984年再次入院那8年中,才没对中医完全失去信心。

住进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病房,有幸得到余立清、段风舞老先生会诊,吃了中药汤剂,病情有所控制。在广安门医院住院期间,时任县委书记王仕明同志带队来看我,当时不知医生怎么说的,王书记背过身偷着落泪让我看到了,我强打精神开玩笑:“哭啥哭,你是我海一中学长,先生先死,也得走在我前面啊!”(十年前已升任黑龙江省公安厅长的王仕明病逝,我后悔1984年开的这个玩笑)我说服住院医生,想在方剂中加上天龙(壁虎)癞蛤蟆(蟾蜍)等以毒攻毒之品。祖父生前传授:古时并无癌症,当以恶疮恶疖视之。祖父生前治肺癌以古人治肺痈之法,多用千金苇茎汤加天龙、全虫、蜈蚣、蟾蜍而效。广安门医院历属中国中医研究院,处方严谨,用药慎重,对全虫、蜈蚣还能接受;对天龙(壁虎)蟾蜍(癞蛤蟆)就不敢冒然入药了。一个癌症患者,经过西医手术与放疗化疗,到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靠中医中药见到了生的希望,自然想把祖父生前接治肺癌患者证实有效的有毒中药加入以增疗效。医生不能冒这个险,我只好出院在前门外找个让自已能熬中药的小旅店,按广安门医院当时推崇的段风舞老先生治肺癌之法与祖父习用天龙、蟾蜍相结合,自已配药自已喝。再根据药物反应,病情变化不断修正。出院自已配药自已用,不到一个月,病情得到控制,食欲大振,体力增强,睡眠好,精力充沛。到医院复查后我回到海林,才知那次医院已让料理后事,王书记看我这个学弟不到四十就要走人,才情不自禁偷着流泪。回县后让政协与组织部、统战部拟了悼词,做好追悼会予案。

1984年10月从广安门医院出院回家,我就一边工作,一边坚持用中医中药调理,身体越来越健壮。为了扶正祛邪,把我过去怀疑过的草根树皮浸泡的家传神宝酒每天午、晚坚持佐餐饮用50毫升。现在我己七十一了,耳聪目明,看得清5号字。且精力充沛,不感冒,每天读医书,用电脑写文章,记忆力比年轻时还好。1993年我把家传神宝酒开发为潘氏神宝酒,以祖父潘德林头像与名讳为特殊的注册商标,1996年获全国推荐产品奖,已为百姓造福。

1997年我初到山西太原,应邀为市委某领导瘫痪十年的母亲诊治,当时老人家住在山大二院的女儿家里,女婿是医生,已经请了许多专家,大小便没有知觉,吃饭都得喂,好心劝我别在这样的病人身上丢了声誉。我为病人先针手上三个穴位,当后湲透合谷行针时,老太太疼地叫了起来,在场子女心疼落泪。我说:“哭啥哭,老人家有救了!”

针炙治疗是下午四时许,我们回到并州饭店吃晚饭时,该领导手机响了,他姐姐报喜:“咱妈可以自已吃饭了!”隔2天针炙一次,共针3次,服用我自制的《秘方壱号胶囊》《治瘫灵胶囊》,饮用“潘氏神宝酒”,奇迹发生了,老人家回到离别多年的家,已经能做家务了。这件事很快在省城传开,成了民间中医的活广告。

太原市南城区政协章某也慕名找到宾馆求医,他原任工业局长,区委书记找他谈话,按排到政协工作,他心理没有准备,突发脑出血而急送山西医大一院抢救。生命保住了,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留下后遗症。经我针炙三次,服用《秘方壱号胶囊》与《治瘫灵》,午、晚餐佐餐饮用“潘氏神宝酒”,奇迹再次在太原发生:他不仅恢复了语言功能,还能骑自行车去上班了。他把自已的感受写成《潘氏神宝酒真神!》找一个杂志刊出以表谢意。

我的体会 :潘氏神宝酒再好,要治中风后遗症也要针药结合为好。《黄帝内经》《灵枢经》记载,针炙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起源于几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疏通经络,直达病所,优于药物。1997年在《中医杂志》发表拙文《面瘫不札脸》;2000年入选《中国现代医学论文选》的拙文《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一点的体会》、《针药结合巧治瘫》;入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曹开镛、王润和主编《中医男科硏究新友展》的拙作《经外奇穴有奇效一一试谈命根穴在男科病中的应用》;2008年刊于《山西中医》拙文《巧治“骑马痈”》,都是坚持针药结合民间中医的实践。

1997年太原市某区公安分局纪检书记在省医院上了激素也不退烧,两周未进食,全靠输液补充能量来维持。院内外专家会诊,腰穿两次,甚至请了省政协副主席兼卫生厅副厅长的西医博导,均怀疑为造血功能出了问题,未能确诊,拿不出更为有效的治疗办法。这时,到并州饭店请我去省医院用中医办法试治。我在四诊合参之后,果断地提出,我在患者身上只札7针,如果体温下降,就要立刻停止西药,按中医办法治疗。这7针首选双侧曲池穴,腹三针及双侧足三里。小小银针也真争气,体温一下子降下来了。我让陪护人员马上到太原火车站前小食摊买碗小米稀饭回来,偷偷加了把伏龙肝(灶心黄土)沏的开水,患者闻到饭香,美美地喝了一大碗加了伏龙肝的小米稀饭。撤了吊并,停了西药,病人很快康复出院。他还有些不放心,到北京协和去检查。闹了那次病,经针药结合痊愈出院,再没进过医院。早已成为分局一把手,医患之间成为友人。

2008年,刘某哺乳期的小儿因急腹症住进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为3处肠梗阻,决定手术。术前人托人求到我,我到病房一看,病儿哭闹不止,腹部X光片确有3处显示梗阻,手摸患处硬而不坚,问诊该患儿母亲缺奶,饿时保姆就喂荷兰铁桶奶粉。脉象脾虚,下寒上火,急用市售“丁桂儿脐贴”敷脐,用手法推揉腹部相关穴位,并参照X光片,推揉患处。听见患儿夭气(放屁),止住哭声,两天两夜哭闹不止的患儿酣然入睡,亲人们都放了心。用手机拍照,记录了我手法按揉使患儿安然入睡的实况。家属千恩万谢。我说:把诊断与出院证复印一套给我做为资料就行了。中药敷脐加手法按摩竟能让哺乳期婴儿免受开肠破肚之苦。我用这样的实例,来证明中医一点也不比西医差!

1998年阳泉市委党校退休干部肺癌术后放疗、化疗体力不支,生命垂危,求余相救,我坚持针药结合,腹三针(中脘、关元、命根三穴)加双足三里,再用千金苇茎汤合生脉饮加天龙、地龙、蟾蜍等动物药收效。随访至今,78岁老先生能爬南山公园,成了民间中医治肺癌成功的一个实例,凡有大医院宣布不治的病人家属多会求老人介绍治疗。2007年阳泉矿务局马某在解放军总医院回家,抱着一线希望求治,又很好的活了两年,家人最满意两点:一,老人亲自回乡下监督修好墓穴;二,直至临终没有特别的疼痛。不得不提的是同为阳泉党校一位副校长,检查确诊肺癌,家人看同住小区的老同志手术后让放疗、化疗折腾地那么历害,靠中医药起死回生,活得这么好。也就求我诊治,针药结合效果不错,但病人是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老大学生,不相信中医,执意住进肿瘤医院,早已病逝。同一单位,同一病情,不同医治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岂不让人深思!

2007年,太原佳禾大酒店总经理的父亲在肿瘤医院让回家料理后事之时求到我,仍用上法让老人家又很好的活了三年。

2007年我应朋友之邀到太原市一个城中村为患官颈癌他的弟媳诊治,他家房户,来自江苏南通搞装修的工头的家属正巧来探视。那位房户离开,从我面前经过,我做过手术的胸部感受到一股病气,我对病人说,刚才来看你那个媳妇肺部出了问题,病要比您的病还重。事后,她策略地把这话传达给了江苏那个房户,认为是江湖医生无稽之谈,不屑一顾。不出半年,女人觉病,胸疼喀嗽,很快消瘦,到大医院检查,肺癌晚期。回头求我用中医中药治疗。南方芦根极易找到,病人回家调养。用于治疗的《秘方壱号胶囊》与《玉金散》从邮局寄去,减少了治疗费用。2009年暑假,儿子陪她来了一趟太原,气色很好,手机拍下了她的影象。2010年传来噩耗,女人自以为好了,没有舍得坚持服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2010年我在洋河集团所属酒厂商谈神宝酒的合作,突然接到表妹电话,说她女婿的姥姥肺癌晚期从内蒙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想到她婆婆当年肺癌晚期连寿材都做好了,是找我治好的,想求我进京一试。我从江苏直奔北京,四诊合参,偷偷用药(病人已入院治疗)很快就有显效,索性出院回内蒙用中医中药治疗。她的家人报告病情变化,我再调整处方,老太太状况不错。无数实例,说明中医中药治肺癌有效,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社会上对中医药认识还有误区,2010年春天一个早晨,在我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基础研制“充气式阳痿治疗器”(2003年获国家专利;并获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003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上受到中外专家的肯定)时给予帮助的山西医疗电子仪器厂贾工的夫人打来电话,说贾工起床腿软地爬不起来,口眼歪斜,吩我快去救他。我带着针具与《治瘫灵》赶到贾工家,正欲抢救时,其子背起病人就下了楼,上了急救车到省人民医院找西医抢救。闹的他父毋与我这个接电话打车赶来的民间中医十分尴尬。住了四十几天院,花了一万多元,仍半身不遂。这回贾工夫妇再找我,儿女们躲起不好意思见我。经针药结合,贾工康复,身体比发病前还好。从太原双塔寺到晋袔西边的王郭村足有30公里,七十岁的他竟然能骑着自行车打来回。省医院西医西药能达到这个水平吗?针药结合巧治瘫,优于西医西药。

再如,某枣业公司董事长因脑血管瘤在山大一院开卢术后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需人搀扶,夫妻间失去和谐生活。当年策划农村青年朱朝晖飞黄河的吕先生介绍找我诊治,上二楼时还两人架着,针炙治疗后,就能自已下楼了。

有人会说中医抢救急性心梗与心衰就比不上西医了。2008年一天早晨太原市人民医外科副主任的岳父突发心梗,请来楼上内科主任,西医离开医疗设备也无简便抢救措施。我到场二话没说,用针直刺人中,行针就听到患者“哽”一声,苏醒过来。民间中医救人简便易行。

2011年春节,太原双语学校田校长的母亲因心衰,医院电击起博越来越频繁,劝其出院回家。我到田家,还没来得及诊脉,老太太又过去了。我急刺人中和双侧内关,她才苏醒过来。我立即处方四逆加参汤并重用附子达30克,急去配药附子先煎。煎药期间,心衰3次,全靠捻针而起死回生。服下四逆加参汤才可起针,针对六脉皆虚,让服市售《生脉饮口版液》七十三岁的老太太活了过来。

民间中医靠实实在在的疗效来受到群众的喜爱,无数医疗实践证明针药结合起沉疴是民间中医一大特色。

作者简介:

潘洪君,男,汉族,1940年5月2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建设学院,1964年任黑龙江省海林县卫校首届只招一个班的班主任;1979年当选海林县文联副主席,1982年出任海林县文化馆长,1984年当选海林县政协副主席,1990年撤县建市为海林市政协副主席;1993年到省城创办哈尔滨市金龙保健品有限公司,1998年在山西注册太原潘氏神宝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与潘春峰共同硏制“充气式阳痿治疗器”获国家专利和中医理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父子合作在《中医杂志》《山西中医》《男科医学》等发表中医论文12篇。对肺癌、糖尿病、中风及男科治疗有自已的专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