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士又带着老翡翠出来搞事情! 这次直接骗了别人620万! 就是这两只手镯 自己出了俩证书 就卖了620万 老三很是替买家心疼钱啊 620万买了俩塑料 这还不算 连某宝上也开始销售这些所谓的老翡翠了 下面先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科普一下这位王春云“博士” 王博士自封“翡翠教父”,长期以来一直为B+C货翡翠洗地,宣称B+C货翡翠为“明清老翡翠” 自己为这些翡翠出具鉴定证书,并完全否定中国玉石检测机构的鉴定结果,认为中国玉石检测机构故意将“古翡翠”鉴定为B+C货翡翠 老三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王博士的“名言”: 1.鉴定证书没有用,任何质检鉴定机构都不靠谱 这些机构把你所要检测的翡翠放到仪器里,查看仪器上的曲线反映情况,曲线发硬强烈就是定为是A货翡翠,反映低就是B货,其实这样检测一点科学道理也没有 因为这种检测方法,今天给你检测是A货,如果你到半年以后再去检测就又成为B货,因为天然翡翠佩戴人身上会吸收许多东西浸透在翡翠里面,就形成他们检测的B货了! 这些检测机构不懂得什么是翡翠 此种检测方法是骗人,也是在愚弄民众,放进拿出来,没有检测报告,只是给你开一个收据而已 王博士出售的老翡翠 2.缅甸公盘就是中国人的赌场 缅甸政府就是一个玩翡翠的高手,缅甸公盘就相当于澳门的赌场,无论玩家的技巧多高、运气多好,最终赚大钱的一定是赌场的老板,缅甸的公盘也是这样 缅甸公盘大概是从1963年开始举办的,缅甸军政府通过公盘的形式,把资源都聚拢在一起,也就攫取了翡翠市场最大的利润 从1963年到现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缅甸政府都在竭力封锁各种走私通道,尽最大可能把全部资源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资源集中之后,缅甸政府就扮演起了发牌人这么一个角色,他可以制定游戏规则,精确地计算每次发牌的种类和张数 王博士出售的老翡翠 3.中国人都在玩豆种翡翠,玻璃种全部运到日本了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翡翠加工厂和销售店遍地开花,他们进的都是一些什么原料? 其实,这6年的时间里,中国进口的翡翠,都是被缅甸人称为石头的“豆种翡翠” 据我了解,有一大批玻璃种翡翠,在上世纪80年代到了日本 我前两年去了3次日本,参观了一个日本大公司的仓库,里面收藏着很多玻璃种翡翠 在国内有三五公斤的玻璃种就很了不起了,但人家的库存是三五百公斤! 王博士出售的老翡翠 这些高品质的翡翠,都是早年日本人从缅甸收购而来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们对翡翠还没什么认识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在缅甸大肆收购了,而且买的都是高品质的好东西 当时日本经济正在腾飞,他们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扫回了他们的仓库,那些玻璃种翡翠都是几百公斤一块的 王博士这些言论简直把老三看得哭笑不得 接着王博士还举办了一场 会发光的清代五彩“极品”翡翠品鉴会连入场门票都要 19800元!里面翡翠展品简直亮瞎了小编的眼 ![]() 不是我说,王博士你太不敬业了! 翡翠B货C货的名声就是被你这种人给毁的! 要知道造假造的好的B货翡翠可是有时候连行家也会看走眼 ![]() 可是王博士的这批B+C算什么层次呢? 这样说吧,假设翡翠鉴别等同数学,大学的微积分属于正常造假水平,那王博士的这批假货简直就是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水平,和玻璃差不多 ![]() 没有色根、没有翡翠的荧光,表面没有刚性,这些都不说,就单单雕工…… 我滴妈呀…纯机器制作的,连后期请师傅多少修一下都懒… 怎么说你们卖的这么贵就多少敬业一点好吗? ![]() 一场B+C的翡翠展都能吸引如此多的土豪,只能用有钱,任性,人傻钱多来形容了 ![]() ![]() ![]() 真正的老翡翠都是能够出A货证书的 而骗子的老翡翠就出不了,说各种理由,就是出不了翡翠A货证书 下面几幅图就是清代老翡翠鉴定证书 ![]() ![]() ![]() 在受到各界质疑后,王博士发表申明了: ![]() 这是哪门子的申明? 看到和氏璧之谜破译人估计大家和小编一样好奇,这又是什么鬼? 这就是他破译的结果: 和氏璧是钻石,还知道了重量和尺寸 王博士,秦始皇看见怕会被气活过来呀 钻石都被他搞成了玉玺 难怪他感觉会这么硬 这特么是搞错了对象了么 ![]() 王博士您能告诉我两只紫色麻花的后面是什么,不要告诉我这货也是翡翠,这是挑战我们的智商下限么? ![]() ![]() 老三认识很多玉商,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什么博士,但做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每一个人都把信字放在第一位,很多玉商都是十几岁就开始上玉石场,跟着家里的长辈,一天一天学习,秉持着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做生意的 简单来讲也就是自己不小心买到假货,也绝不会把假货再拿去卖给顾客转移损失,只会自己悄悄认栽,因为如果从自己手中卖出去一件假货,那在圈里就无法再立足了 撰写此文,是希望有更多的翠友能将这种借学术幌子坑蒙拐骗消费者的江湖骗子曝光出来 解开他丑恶的嘴脸,以防止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同时警告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良商家,小心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
来自: 昵称30671027 >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