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曾盛极一时的羌族人足迹

 方远图书馆 2018-05-04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早在三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尧舜帝: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平而天下咸服。”《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三苗、欢兜、共工、鲧),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族,炎帝以姜水成族。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炎帝属先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历史上称为东羌,与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西羌,发展演变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等少数民族。

     封建社会的汉代,羌族 分布在西昌、甘孜、雅安、乐山、天水、陇西一带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

     公元881年的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公元1031年,李元昊继皇帝位,号夏景宗,改姓嵬。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后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西夏后裔迁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

     另外四川古为巴蜀国,巴蜀出自氐羌,羌族自称'’尔玛'’,意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