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如果有来生,我不要做你的孩子

 福田书屋 2018-05-04







5月2日和平常一样

妈妈带着我去菜市场


我指着鱼喊:

yu..yu..yu..

妈妈买了一条


在回家路上

我对妈妈说

我想喝水

今天出门记了带水壶

妈妈好像有点着急




这是一个熟悉的路口

穿过这个路口

再拐一个弯就到我家了


我甚至已经想到

妈妈把香喷喷的鱼肉

夹到我的小碗里

我吃特别香


然而



昨天

就这个路口

妈妈带我闯过红灯

当时,我紧张得闭着眼睛

紧紧地揪着妈妈的衣角


今天

旁边来了一辆很大的车

看起来很笨的样子

妈妈觉的笨车没我们快

就冲了过去


可是

妈妈的速度没有超过

这个笨重的家伙


妈妈被撞了

电动车倒了

我也摔倒了


什么都没看清

连疼也不觉得疼了



我的世界

全黑了


但我还能听到妈妈的哭声


妈妈

你不要我了吗

好黑啊,我好怕!


......


妈妈,

如果还有来生,

我不要做你的孩子了

因为

我讨厌黑





案例分享完,进入今天的主题:盲区知识的运用


众所周知,很多行人在过马路闯红灯时,会有这样一种心态:他不敢撞我!

甚至很多车友在开车时也会有这种心态。


比如:压实线变道加塞!当你斜插进半个车身,被加塞的车辆只要继续向前,发生事故后是由压实线变道车辆负全责的。


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强行很多加塞的车主,他们就是抱着这种心态:你不敢撞我!


此外,每位车主在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行人。


老罗(微信公众号 llsc99)每次步行时,经过路口有车时,常常会在脑子闪出一个念头,我好像在这辆车的盲区了,自然就会停下脚步。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同感?


举一个A柱盲区例子:


当一辆车在小路口转90度弯时,你在路边步行的几秒钟内,都在对方的A柱的盲区范围内。驾驶员几秒内都没有看见人,在潜意识内就会认为这里没有人,转弯结束后自然会加油提速。


如果你有“刚才我好像在这辆车盲区内”的意识,你自然会停下脚步等车走了再过马路。而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只认为“他不敢撞我”继续向前走。对于驾驶员来说,你“突然”出现在他车前,就有可能会发生事故。


再比如灯光盲区:


夜间通过无红绿灯的斑马线,当你走到路中间时,双向都有车辆开着远光灯经过。


如果你了解“灯光盲区”你会知道,路两边的车都因为对向远光灯照射的原因,看不到你的存在,你自然老老实实站着不敢乱动。


而如果不知道这个“灯光盲区”,只认为现在斑马线不让行,全国各地都罚款扣三分了,谁敢在斑马线上撞我?


这时你就危险了!


因为你在对方眼里根本不存在,哪怕车辆只有40km/h的速度,不带刹车的撞上来,也能让你很受伤!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车尾盲区,作为家长就会教育孩子:看到路边停着车子突然后面两个灯亮了(倒车灯),要赶紧离开。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行人,对汽车盲区了解之后,让自己更安全的应用之处。


作为驾驶员,开车时知道自己处在对方车辆盲区内更加重要!


弯道盲区是被普及最高的一个盲区,稍有安全意识的车主都知道,在通过弯道盲区时不借道超车,减速缓行,按喇叭提醒对向车辆。


但另一个盲区,与弯道盲区性质相同,却常常会被车友忽略,那就是坡顶盲区。即将到达坡顶前,双向的车辆都看到对方,如果选择此时超车会非常危险。



再比如这个安全,大车车头两侧及前方都是驾驶员的盲区,如果小车车主意识到自己处在大车盲区,就应该尽快想办法离开,并从侧窗密切关注大车动向,一旦向右靠,立即长鸣喇叭向大车发出信号。


开篇这个小女孩的事故,同样是发生在大车车头盲区,正是因为妈妈“不知自己进入他人盲区”危害性,最终成为这个“知识盲区”的受害者,这起事故导致妈妈受伤,小孩当场死亡。


所以,我们学习安全驾驶知识,全面认识盲区的存在方式,不能仅仅去学一些表面的知识,还要学会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盲区种类熟悉之后,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他人盲区或者正处在他人的盲区的危险性,以便有效预防危险的发生以及尽快让自己安全的离开危险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