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不好,佩戴的银首饰会变黑?银针能试毒?原来我们都错了

 起始复生刘仁深 2018-05-04

    穿金戴银是很多人的梦想,这代表的是一种富裕的生活。人们喜欢佩戴银饰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觉得银饰可以鉴毒。如果体内有毒素,戴就久了银饰就会变黑,就说明身体上出现了问题。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用银器鉴毒的传统。有关银器鉴毒的情节描述,无论在小说、戏剧,还是民间传说中都经常可见,而且在我国的正史纪实、医药类古籍中也都有明确记载。银器鉴毒确实是中国古代人民把好饮食安全关与判断是否有毒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佩戴的银饰品变黑是因为体内有毒素么?

    银一般性质稳定,但很容易与一些软碱(硫化物等)结合生成颜色较深的化合物。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含硫有机物,以及富电子有机基团等。

    在运动排汗和免疫系统加强工作(生病过敏等)的时候,肌肉可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含硫化合物可以随着汗液排除而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哦。

    所以,银与人体接触久了会变黑(硫化氢+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也不奇怪。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拿银来鉴别毒物的原因,其实主要是鉴别砒霜,因为砒霜在过去精炼不纯,里面含有硫化物,会导致银子变黑,而和毒物本身无关。

    而且,如果身体不好时,免疫反应调动更多;含硫化合物分泌增多,银饰更容易发黑。(一定程度上解释银饰体现体质不好的问题)


    饮食发黑还和银饰本身的质量有关。

    银子的种类有很多,有苗银、泰银、藏银、雪花银等等,其中比较好的是雪花银。

    其次,银子的含银量分为990,925,999。比如990,是说这个银饰品的含银量有99%。其中我们听得最多的是925银,这种含银量的银子主要用来做项链、吊坠、耳环、戒指等。手镯一般以999居多,当然也有990的手镯,但是少些。

    含银量高并且材质好的手镯,戴着一般是不会发黑的。

    可是,银针验毒为何也会变黑?

    在这里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即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是我国古代最常见、最容易获得的毒物之一。然而,银针探毒真的像书中所记载的那样科学和准确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砷古时候也称作砒)。砷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砷矿物的形式存在,常见的含砷矿物有斜方铁矿(FeAs2)、雄黄(As2S2)、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sS)等。古代炼取砒霜的方法是将矿物研碎,除去大块的杂石,在密闭容器中与木炭一起煅烧,待毒沙升华后,它所凝结成得白色粉末就是砒霜。由于古代冶炼技术差,工艺粗糙,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附着在银针的表面,银针就这样变黑了。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参有硫和硫化物。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也就是说,银针试毒的方法实际上是检测出了砒霜中的含硫杂质而已,并不是检测出砒霜本身。所以,银针探毒在古代的成功应用纯属巧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