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湖(一)金明寺、西施妆台

 吴越尽说 2018-05-04

阳春一日,软风拂面,本当游玩嘉兴梅湾街后回去,却不料看到街角有一行花墙,花墙之中一幢门宕突起,立即感到这不是大户便是个园林了,走近看,门宕的石条门框上方的砖匾,上面三个字“范蠡湖”,一旁还有文保碑,写的是“金明寺、西施妆台”,不禁暗喜,竟然偶遇“美人居”,妆台相当于美女闺阁啊。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早有耳闻,也知道嘉兴有个范蠡湖公园,谁知,这个公园与范蠡湖虽名称相同,但竟然是两码事。范蠡湖公园原本是城南公园,2009年为了扩容,形成大容量运河文化主题公园,用一条涵洞把范蠡湖与公园连接起来,遂借助范蠡湖的名气改名为范蠡湖公园。而真正的范蠡湖就是金明寺和西施妆台的原貌。
 
 ▲这个水榭就是“西施妆台”。
 
 ▲小径的左边是金明寺,右边是妆台。

正是因为市民活动中心移到了公园,所以,范蠡湖就显得格外安静。整个寺院围绕着一湖碧水,站在寺院门口一眼就能看到坐北朝南的西施妆台(也叫少伯祠,范蠡字少伯),妆台后面依偎着金明寺,中间只一径之隔,进院门后沿着围墙向东走,进入这条小径,右边是妆台,是个伸向湖水的水榭,临水美人靠很显眼;左边是金明寺,寺内仅存的一个大殿内有文徵明手书“浮壁”石刻及乾隆年间钱陈群所作《重建金明寺碑记》石碑。小径尽头就是后院,靠湖边有放生池,后院内南边有紫藤长廊,北边堆石假山中矗立着“檇李亭”,东边是一座吴越轩,出吴越轩可以走上湖东的曲桥和梳妆亭。整个寺院的南面就是一行花墙,从西到东,一览无余。范蠡湖安逸和古朴,湖水澄澈,在春风里只微微皱起丝丝波纹。湖的东南一隅,湖水之中塑着西施略微倾身梳妆的石像,象是六月里欣赏着满池荷花,又似照着水中自己的倩影。整个寺院小巧精致,这在嘉兴实属不多。

 
 ▲文徵明手书“浮壁”。(光线把我拍照的影子也摄入了,哈哈)。
 
 
 
 
 
 
 
 
  
 
  相传范蠡湖原先很大,南湖也是其一角,后随历史变迁及城市高速发展,如今湖面仅剩百米长,十五米宽。就这一湾湖水,承载着流传两千年的传说,把一位古代绝色美女与吴越争霸的残酷战争联系在一起。越女西施原本是个浣纱女,越王勾践为复仇吴国,派越国大夫范蠡遍寻美女,于是,范蠡遇见西施,两人郎才女貌,一见倾心。为了协助越王,范蠡培养西施礼仪歌舞,把西施训练成“间谍”献给吴王夫差。西施不负范蠡,施展美人计,凭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能歌善舞的本领周旋吴国上下,陪伴吴王左右,据说“响屟(xiè)廊”这种中国古代类似“踢踏舞的舞蹈演出场地就是西施发明的。居住在苏州皮市街的唐朝诗人皮日休曾有纪念西施的诗句:“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后来,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致使君臣离间,连年战争又使国力衰落,最终被越国打败而灭亡,越王完成春秋霸业。
 
  在民间传说中,西施就是一位爱国爱民、勤劳智慧、美丽动人的古代妇女形象,千百年来为世人所赞颂。

 
  
  不过,范蠡的所作所为却被很多人诟病,他把自己心爱之人拱手相送,不顾西施在吴国日日强颜欢笑,夜夜以泪洗面,过的是何等屈辱的日子。我们无法知道范蠡是如何山盟海誓承诺西施,两人又是如何相约信守誓言,使西施能够背负着沉重的使命在吴国忍辱负重。越国战胜吴国后,范蠡也没有辜负西施,辞官为商,携西施泛游五湖,先后在宜兴、无锡留下足迹,最后居于嘉兴。范蠡湖见证了这对才子佳人眷侣的最后生涯,所以范蠡可以得到原谅。据史书记载,西施是被越王所害沉尸湖底的。但是人们不愿相信西施遭遇不幸,反倒更相信这位为爱献身的古代美人会得到善终。人们建造这个寺院,就是为了给西施的人生一个完美的结局,也让后人永远地纪念她。

 

                                写于2018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