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湖(二)通越阁、城南公园

 吴越尽说 2018-05-04

  上文说道,城南公园在2009年将范蠡湖和三塔路北侧大草坪划入后,面积达13.3公顷,相当于200亩左右,扩容为运河文化主题公园,遂改名为范蠡湖公园。顺便也游览一番。

 
 ▲范蠡湖公园东门。
 
 ▲涵洞全是水,无法通行。

  本该从金明寺的涵洞可直接进入公园,但是涵洞全部是积水,根本无法过去,不知是哪个设计的,涵洞不做防水怎能通行?只好过马路从靠近梅湾街的东门入园。门口有一排石墙,镌刻的好像是西施各种画像的造型,没有细看,就径直入内,就看到了一壶池水,那天天气非常好,在阳光照射下湖水呈黄色浑浊,根本不能与金明寺的湖水相比。这个池据说也叫范蠡湖,为了区别于金明寺的范蠡湖,我自作主张称之为“沉鱼池”,因为池边就有一座“沉鱼榭”,西施被尊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香名就叫“沉鱼”,叫“沉鱼池”很贴切,看官以为如何?

 
 
 ▲沉鱼榭。

可见,城南公园也把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作为亮点加以渲染。

  “沉鱼榭”由一亭一廊组成,旁边还有个名媛馆,对面高坡的叠石上筑有一亭,名曰:陶朱公亭。陶朱公是范蠡的别称,相传范蠡携西施泛游五湖时,曾在宜兴居住,见当地泥土细腻富有粘性,就做起制坯烧窑的陶器生意,凭其声望和经营有方而成为富豪,又因泥色呈红色,被时人称呼为陶朱公,范蠡也被尊崇为古代儒商的鼻祖。
 
 

▲陶朱公亭。

  池的西边是“商圣祠”现在是茶馆,往东是望湖楼,现已成为一家风味餐馆。这一处围绕范蠡和西施故事的造园全部是仿古建筑,并无古迹可寻。
 
 ▲商圣祠。

  
 ▲望湖楼。(不是同一天拍的,湖水是清的。)

  其实,城南公园即使不打范蠡和西施故事的牌子本身也是有特点的,这就要说到地理位置了。嘉兴是古运河航道经过的重要城市之一,流经该市(包括所辖区县)的运河长达110里,古代就是承吴通越的门户。公园的北部就有一座“通越阁”,坐落于从西而来的运河在这里穿过东护城河往北进入苏州塘的起点,又是运河向东与护城河汇合后折向南进入杭州塘的起点,在三河交叉口上,史称三塘(苏州塘、杭州塘、嘉兴塘),“通越阁”是个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十分壮观,阁楼中间也有一幅“湖天海月”的匾额。为突出此阁的重要,还特意在阁前设置一座“望阁亭”作为陪衬。可惜的是通越阁大门紧闭,据说只有在举办各种展览时才开放。

 
 ▲运河古航道三岔口。
 
 ▲通越阁。
 
  
   城南公园作为文化公园,近年来还精心设置了名人长廊,展示嘉兴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文化底蕴,我数了数名人不下十多位,内有李叔同、沈钧儒、金庸、徐志摩、朱生豪、穆旦、唐兰等人。在一些休闲区域还专门设置古代和近代诗人描绘嘉兴风景名胜的诗文匾牌,让市民在游览中吟诵和体味,也有独到的创意。在北门附近,还看到隔岸有个状元牌楼,上有“状元及第”四个描金大字,据说是为这周围历史上曾出过多位进士而树立,可惜的是这四个字的字体竟然是电脑打印的,而不是名人或书法家所题写,有点降低身价。
 
 
  我来得晚了点,据说樱花是这个公园的又一大特色,樱花盛开时,成片成排竞相怒放形成花海,前来观赏和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好在还赶上郁金香花开,但是场面不大,被分割成几个小片,品种也不多。
 
 
   
  市民公园当然少不了儿童游乐场所和健身区域,就不赘述了。(完)

 

                                    写于20185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