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沉管式微孔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枭熊328 2018-05-04


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一、底部微孔增氧原理

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自沉式增氧管,微孔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流的上下流动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水流的旋转流动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二、自沉式增氧管优点

1.节电。新型鼓风机压力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整机振动小。实践证明水下式曝气增氧效果好,与传统增氧方法相比,达到同样效果,可以节电60~80%。一台2.2千瓦的高性能增氧设备,有效增氧水面为30~40亩。

2.防堵性好曝气均匀:自沉式纳米管长条开孔,有气体通过时开孔增氧,罗茨风机停止工作时,气孔关闭,泥土藻类等不会返吸到管内,不会增加气体的运行阻力,提高氧气利用率,节省成本。与气石等固态曝气器或钻孔塑料管相比微孔曝气管产生的气泡要小很多,气泡自始至终匀称曝气,在水面形成雾状效果,没有堵塞维修更换的烦恼。

3.有利于高密度养殖。曝气增氧为静态的水底部增氧,整个水体有效溶解氧充足,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增加食欲,缩短养殖周期,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如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水下式曝气增氧法,亩放养密度可为8~10万尾,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四大家鱼可以比传统放养提高2倍的量。由于该增氧法能改善和稳定水质环境,减少应激和其他疾病的产生,提高了成活率,增加食欲与生长速度。

4.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

曝气增氧在水体底部产生的气泡流范围广,一般水深在2米时,雾化型气泡可扩散到3~4米;一个直径在1.2米的水下式增氧盘产生漩涡型气泡水流,有效增氧面积为35平方米。充足的气流与大面积的水面接触,能保证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在6.5毫克/升,加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并能把有害有毒气体带出水面,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为鱼虾蟹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5.氧气传送距离远:氧气输送距离远,单边可达60米,两头120米与盘式安装相比,微孔曝气管条式安装产生的气泡要分散得多。气泡自始至终匀称曝气对局部水域搅动范围小,溶氧平均分布性要好的多。 


三、结构与安装

微孔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电动机)、罗茨风机(转速14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PVC塑料管)、支管(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自沉式增氧管)及安装配件等组成。


主机(功率与罗茨鼓风机匹配)皮带带动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连接储气缓冲装置,储气缓冲装置连接主管,主管接支管,支管接曝气管。具体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

自沉管整体安装示意图

四、使用方法

根据水体溶解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一般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之前1小时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21点至22点开机,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实时监测池塘溶氧,适时开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在6~8毫克/升为佳。 (建议使用帮邦水产在线水质监测仪加渔机控制器,24小时在线监测池塘溶氧水温pH,手机远程控制、定时启停增氧机,省心省力又省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