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说话,多念经和做事

 道2和 2018-05-04



福安古观音阁原创文章


        刚学佛,要少说话,少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多做事,多学,可以有自己的疑问。但不必要先表达出来。你目前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要少说话多做事,往往可以培养到很多福报。


        如果多说话,少做事,往往福报就很小了。世间人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实也聊不出什么大的出来。刚学佛也一样,千万不要学了佛言和祖师语录,然后拿来谈话消遣。这样子很浪费时间和精力。时间也是一种福报。倒不如自己能安静下来念念经,慢慢就有智慧开发了。


        所以讲话太多,不是好事。言多必失。讲多了,就有两点: 第一,谈论他人,就容易讲到别人的过失,然后污染自己的清净心; 第二,难免抬高自己,或者谈话之间互相抬高。使得自己看不清自己的真相。


        所以要少讲话,多念经。包括很多理论,你听一听,要放在生活中去体会才有用。古人讲,舌动不是是非生,就是耗费精气神。所以佛门也主张禁语一段时间。但确实人在不讲话时,能有精气神来观察自己的内心。我们要学会慢慢观察自己的内心,起心动念。要觉知自己。


        所以讲话多,也是一种业障。我以前也是如此。才想起来,拼命讲话,确实让人感到厌恶。古人又说,贵人话语迟。就是清贵的人,都是不讲废话的,也是少讲话的。法华经说,不说他人与经典过。这个是语言的安乐行。世俗人讲事情,叫八卦,总是拿着一个东西在品头论足,这就是损福报了。其实拿一个东西来,一个案例,是要让我们在修行上能有所反省,不是用来评论别人,而证明自己的高尚啊。


        舌乃心之苗,人的舌头也是心的外头的苗。能控制舌头,就能控制心。比如世间喝酒的人,就爱讲个不停。因为心控制不住的原因。所以沙门有在寂静处,在阿若兰处,就是在安静中,能观察和守住自己的心。


        少讲话,就有两条果报。第一,减少造恶口,两舌的业。言多必失。第二,节约精气神,还能观察自己的心。然后把精气神存下来,多念大乘经典。多念佛号。慢慢地,福报就能跟上了。


        一般刚出家时,都是没有讲话的机会。讲话多了,浪费精气神,同时让心散乱。所以刚出家,就是做事,做到自己没有脾气和火气时,那修行才开始进入纯熟时。


        世间人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感情,其实语言的表达,是落入第二步了。第一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心心相印的。这也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大家去好好思维。讲话太多,容易损福报。切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