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策》经典20句,通古今,晓人情

 海纳百川而大 2018-05-04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译文:士乐于为知己的人舍生忘死。女子乐于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打扮。


感悟:“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话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典型心理,自古知己难得。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又赋予这两句话不同的含义而经常引用。


2、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译文:注重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不忍受小的耻辱的人不能建立美名。


3、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译文: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只能避免丧命而已。


4、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译文:别人对自己有恩德,不可忘记;自己对别人有恩惠,不可不忘。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译文:见到兔子再去招呼狗,不算是晚了;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


6、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译文:用钱财交朋友,钱财用完了交情就会断绝;贪美色面结合,到年老色衰时爱情就会消失。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文:作父母的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得失。


8、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译文:内心的企求相同的人容易相互憎恶,有共同的痛苦或忧患的人容易互相亲近。


9、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译文:宁可作鸡的嘴巴,决不作牛的肛门。


10、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译文:怀藏着贵重的宝物,不能在晚上行走;担任重大事业的人,不能够轻视敌人。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译文:前面的事情不能忘记,它可以成为后事的老师。


12、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译文:谋略泄露了,事情一定不能成功;计划不果断,名望也不能建立起来。


13、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译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14、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译文:双生的孩子长得极为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能一眼分辨出来;利害混淆在一起的事物难以分辨,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


1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译文:太阳运行到中天则向西移,月亮满盈后就会亏缺,万物极盛之后就会衰败。


16、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奏章直言劝讳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17、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译文:遵循古法成就的功业,不完全高于今世;效法古人的学问,不能够制定今天的制度。


18、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译文:有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要成就大事,不应该去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19、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不遭时不得帝王。


译文:即使是品格,智慧最高超的圣人,他也不能创造时势,时机来了就不能把它放过。虞舜虽贤,如果不遇到唐尧,他也不会成为天子,商汤、周武王虽贤,如果不是遇到昏君夏桀和商纣,他们也不会称王于天下。所以,即使是贤能的虞舜、商汤和周武王,他们如果不遇到时机,也都不可能成为帝王。


20、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


译文:无形之物是有形之物的主宰。无端者,事之本也:没有发端的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