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穷途末路?2017 Top 9 的中药企业,营业额最高增幅60.85%!阶梯分化明显!

 亲斤彳正禾呈 2018-05-05
  • 国家层面鼓励中医药发展,但现实情况确实中药企业开始感觉越来越艰难。


 

自从2015年起,中成药领域增速连年下滑。究其原因,医保控费这两年屡屡出手,中药产品成为了火力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医保目录层面,主要通过缩小市场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在临床使用层面,则主要通过重点监控等手段进行限制。

 

根据外部分析,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药品的长期分化还将持续,治疗性产品尤其是创新药将得到政策扶持,而辅助性产品将受到打压,中药作为典型的偏辅助性药物,医保控费压力长期存在。

 

不过,当E药经理人统计了上市公司数据之后发现,主打中药的上市公司却给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E药经理人统计了截至目前公布年报信息的 Top 9 的中药上市企业业绩,年营收超百亿元的有6家公司,并且均呈现出不同水平的上涨。

 

前九名中,有七家超过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片仔癀达60.85%;其次是通化东宝,增幅24.75%。前十的中药企业营收和利润基本能够实现或多或少的增长,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是步长制药,步长2016年利润为17.69亿元,2017年减少到16.38亿元,利润同比减少了7.43%。


2017中药药企 Top 9 

排名

公司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减(%)

净利润(亿元)

同比增减(%)

1

康美

264.77

22.34

41.01

22.77

2

云南白药

243.14

8.5

31.45

7.71

3

白云山

209.54

4.58

24.93

28.17

4

天士力

160.94

15.41

13.77

17.01

5

步长

138.63

12.52

16.38

-7.43

6

同仁堂

133.76

10.63

10.17

9.02

7

东阿阿胶

73.72

16.7

20.44

10.36

8

片仔癀

37.14

60.85

8.07

50.53

9

通化东宝

25.45

24.75

8.37

30.52


1

中药穷途末路? 

 

对于整个医药产业而言,过去中药产品是医药药品销售TOP榜中的常客。一批上市药企也被资本市场广泛关注,但是近两年,市场画风陡转,二级市场已经逐步的放弃关注,转而追捧以研发为主的企业。

 

资金的减少,市场的挤压,一切都在显示着,中药企业前景并不乐观。中成药在市场中的声音越来越低,诸多企业的产品成为了辅助用药目录中的常客,被外界视同“神药”。中成药市场除了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这类品牌企业,大多在市场的生存状况并不好。

 

虽然目前从财报数据中看,表现也颇为不错,但实际上自从两票制之后,高开变得普遍,很多销售额出现暴增,也只是一时的变化,诸多中成药企业已经开始感觉到了困难。

 

面对此,诸多企业尝试转型,如天士力这般早有在化药、生物药方面进行布局的企业其实极少,更多的转型面向了大健康领域,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等。还有一些,开始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如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

 

从整体的转型情况来看,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这两个是相对较为容易的转型路径。就中药饮片而言,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医院,药品零加成推行,但是中药饮片不计入药占比,这为该市场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当然随着更多的大型上市中药公司加入到饮片市场,未来10年左右,小型饮片厂将逐步推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届时会出现大幅提升。

 

另一个被中药企业关注的领域便是中药配方颗粒,该领域由于过去多年一直处于试点,但是高速增长,诸多企业意图分羹,但苦于政策壁垒未能达成目的。不过,这两年,随着一批中药企业本身业务的式微,各地也开始以省为单位进行试点,让不少企业参与其中,根据一些机构的预测,关于中药配方颗粒放开的政策将会在2018年推出,其将解除生产限制,但是会维持使用限制  

2

金字塔尖

 

排名第一与第二的康美和云南白药,也是市值俱乐部中稳定的千亿会员,市值甩出第三名五百亿。

 

康美的营收264.77亿元,同比增长了22.34%。对于康美这么大体量的公司来说,实现如此大的增长实属不易。

 

康美有全产业链优势,业务范围涵盖上游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的重要CIA专业市场运营,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化学药品的生产与销售;下游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

 

除此,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网络、技术及产业资源优势也助推了康美的发展。

 

其主营的产品中,中药、食品、药品均有超过20%的增长,其报告期内两类药品进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康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中的药品种类达到33种。

 

其中医疗器械系列增长高达101.39%,增长的原因是报告期内代理了包括捷迈邦美、施乐辉、创生、康辉等高耗材医疗器械,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约90%的区域,未来,公司加强对医疗器械产业链的整合,重点争取有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含量的高端国产医疗器械的代理权。

 

云南白药与康美有共同的品牌优势,在行业地位突出。云南白药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整合全球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将云南白药从单一的药品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其专业化生产能力强、精细化管理程度高,规模化优势突出。

 

2017年其营业收入243.14亿元,同比增长8.5%,利润31.45亿元,同比增长7.71%。营业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相对同步。所有业务中,种植业销售收入相对去年砍半,降幅达到53.18%。而相对于国内的仅有7.95%的增幅,国外收入增幅喜人,达到87.02%。

 

2017年是云南白药的转折年,是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控股股东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公司体制的理顺和激活,以及经营发展活力的进一步释放营造了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3

最高与最低

 

片仔癀2017实现营业收入37.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05亿元,增长60.85%,实现利润总额9.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2亿元,增长54.55%。成为增长最快的一家中药企业。

 

片仔癀制定了“一核两翼”的大健康发展战略,努力拓展医药流通、日化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产业,2015年公司通过合资设立子公司“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取得福建省公立医疗基药配送资质,2017年进入全面运营。

 

同时,2016年子公司福建片仔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孙公司片仔癀电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17年开始产生主营业务收入,使得商业公司不同毛利率产品之间的销售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地区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出现大幅变动。

 

片仔癀2018年公司的经营指标是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实现净利润增长10%以上。

 

步长实际上并不是增长率最低的药企,增长率最低的药企是云南白药,这跟去年云南白药的股份制改革不无关系。步长2017年的营业额是138.63亿元,同比增长12.52%。虽然这个涨幅并不算很低,但其净利润由去年的17.69亿元将至今年的16.38亿元,降幅7.43%,是唯一一家利润出现负增长的企业,其年报显示,是由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研发支出等比上年有所增长。

 

虽然其出现了负增长,但在心脑血管用药领域,公司已成功开发、培育了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和谷红注射液四个知名独家、专利品种,其2017年合计销售收入达到99.44亿元。根据《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度)》数据显示,脑心通、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个独家专利品种2016年在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份额的排名均在前20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