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印度高分电影里,藏着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人生指南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看了一部评分很高的印度电影, 叫做“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得了失语症的巴基斯坦女孩沙希达在和妈妈去印度祈福的途中走失,而后在印度邂逅了社区义工帕万,并被他冲破重重阻碍送回巴基斯坦和母亲重聚的故事。

很多人的注意力被帕万的无私和大爱吸引,的确,一个连护照都没有的人,要踏入敌对国家将女孩送回家,还不能破坏信仰里真诚的原则偷渡入内,他简直是善良到愚蠢,又执着到疯狂。

而就是因为这一系列异乎常人的行为,感到了上苍,让他不仅将沙希达毫发无损的送回家,还因为爱的力量启开了沙希达紧闭了六年的朱唇。

当阻拦印巴两国的铁丝网因帕万打开时,他受到了来自两国人民集体的膜拜和敬仰。这很符合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所说,你想从世界得到什么,取决于你向世界做了些什么。

帕万通过一次困难重重的长途跋涉,救赎了女孩,这是他的付出。而他成功撕掉了父亲给他的标签,社会给他的成见,并成为众人膜拜的猴神,这是他的所得。

而这一切,正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全过程。

2 . 童年很糟糕,好在他有钝感力

童年决定一生的命运,帕万也是如此,不过是决定了他与父亲截然相反的命运。

在电影里,帕万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只提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一来符合印度男权主义社会的文化现状,二来因为父亲的养育态度,足以让他铭记一生。

帕万出生在一个严苛的家庭,父亲事业成功,希望他继承优良血统,博学多才,广泛涉猎。可是,这个家庭的遗传链条好像断开了,帕万不仅学习不好,体育不好,上政治课还会打瞌睡。

失望之际,父亲动辄就对他进行打骂,还羞辱他是永远的失败者。

有人说,暴力环境下只能长出两种性格的孩子,一种是继承了暴力,一种是畏惧暴力产生了退缩型人格。然而帕万却走出了第三种,那就是柔软而坚定。

在他高中结业考试连续不过的时候,每当他拿回成绩单,总会招来父亲的巴掌和辱骂,而在近镜头下,我却惊讶的发现,相比父亲暴怒之下扭曲的面容,帕万是那样的从容和无畏。

这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更像是一种本能。这让我联想到渡边淳一说出的一个理念,就是钝感力。

指的是一个人对事情的觉知和反应比一般人慢半拍,这样的人仿佛上帝的宠儿,因为他们感知痛苦和悲伤,无奈与愤怒的速度都比别人要慢,也因此内心会少很多的困扰。

就像阿甘那样,可以随时和一个陌生人讨论自己的智商。

3 . 面对选择,他有神助攻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帕万的形象和聪明沾不上边,他一个高考经过11次才合格,这显然不是一个高智商人能呈现出来的结果,当然,决定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30%。

另外的70%,分给了热情,勇气,和执着。正好,这些帕万都有。

从开篇的歌舞中,帕万的热情可见一斑,虽然带领民众跳舞分文不取,但却比收了高昂出场费令他跳的更自在。

也因此折射出,帕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甚至十分热爱,这给了他日后带领沙希达走回巴基斯坦奠定了基础。

而帕万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孵化了他在面对苦难时的执着和勇气。

有人这样解释信仰:信仰是不拘于形式的,当你面临任何选择都从容冷静,当你在众生面前都心生慈悲,当你在苦难面前,都勇敢无畏,你就与神同在,拥有了信仰。

帕万信仰印度教的哈努曼神,在印度这个受着诸神之吻的国家,并不稀奇。但是,如帕万这样笃信不疑,认为哈努曼神就在他心中的,并不多见。

尤其是当他面临选择时,信仰的力量给了他神助攻:

考试是“真实挂科”还是“作弊”,对沙希达是“管”还是“不管”,接受感情考验时,是“尽快挣钱买房”还是“送沙希达回家”,

进入清真寺时是“进去”还是“不进去”,跨入边境线时是偷偷溜进去还是得到允许再进去,这些都在考验着他的智慧和决心,而他一一通过念诵“哈努曼神”得到了灵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所以有哲学家说,最幸福的人莫过于生命与信仰同在的人,通过一次次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神就在自己心中,而有了神的加持,他们就能面对常人所不能承担的苦难,以及在选择面前,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坚定

4 . “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一个生命介质来完成”

从以上看来,帕万虽然出生在一个并不温暖的家庭,但由于他天生钝感,又有信仰,所以他的自我成长就成了必然。

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在他遇到沙希达之前,他只是一心向善,但并无明确的目标。

最近看了一个TED的演讲,讲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成长。演讲者是一个欧非混血儿,父亲的白皮肤,母亲的黑皮肤, 到她这里变成了特异的棕色皮肤。

她说,在西方,肤色就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于是,就因为肤色的原因,她一度备受困扰,尽管成绩很好,身材很好,但是奈何肤色的差异,她总觉得与人群格格不入。

这个困扰在她心理不断扩大,后来她得了贪食症和抑郁症。

就在对自我极度否定,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时候,她接触到了救赎她灵魂的两样东西,舞蹈和表演。

当她沉浸于舞蹈时,内心获得了安宁。当她投入到一个角色的时候,她的情绪得到了释放,灵魂也在角色中有了依托。

慢慢的,她觉得“看到”并“认同”了自己。后来她说,若想自我实现,不是去追求表象的成功,而是要做到对自我的接纳,而要想自我接纳,就需要找到一个特殊的链接自我的生命介质。

对她来说,就是舞蹈和表演。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看似是一部励志的,甚或是颂扬大爱的电影,但里面的内涵远不止这些。他还隐喻着人和人互为依存的关系,若想成功,若想自我实现,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媒介作为桥梁。

虽然看似帕万是救赎了沙希达的恩人,但如果不遇到沙希达,恐怕帕万仍旧是那一边跳着舞一边困惑于要如何兑现岳父的承诺,买到房子以赢取女朋友的普通青年。

然而,在遇到沙希达以后,他跟随信仰的指引,去做了一件超越常人能力的事情,不仅让女友更加爱他,也彻底赢得了岳父的心。

由此推论,沙希达成了帕万找到自我,缔造神话和幸福的生命介质。

正如李安所说:如果没有电影,就没有你们所认识的李安。而电影就成了他获得安全感,实现自我的生命介质。

有句歌词里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从帕万这里,我们却能看出一些成功或者成长的逻辑。

如果你没有好的起点,可以把觉醒的此刻当成起点,如果你没有好的帮扶,可以去追随你认为正确的信仰以获得力量,当两者都具备了,只要你带着执着与勇气上路,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个东西,伴你通达你幸福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