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易激综合征该如何调理?

 gztxd 2018-05-0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进餐以后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症状减轻或缓解,这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大突出特点,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疾病,故该病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器质性病变,然后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两部分,分为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又分两部分,一是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二是调整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找到可诱发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食后可产生较多肠气的豆类、洋葱、萝卜、牛奶及奶制品等;食后可产生中等肠气的面食、茄子、土豆等;食后可产生较少肠气的黄瓜、西红柿等。此外,如果患者有便秘或排便不畅的表现,建议其平时多吃一些水果,早起喝一杯淡盐水、多吃粗纤维蔬菜等。

关于该病的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主要包括以下5类:解痉药、止泻药、泻药、抗抑郁药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由于很多患者具有轻重不等的精神心理障碍,所以抗抑郁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极其重要,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对这一问题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应用抗抑郁药物。

本期答主:王亚敏,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