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雪,成都的气温也是够酸爽 jio指拇儿尖尖都冷冰沁了 今天早上在成都起床 是听这首歌的感受 ▽▽▽ 这样的季节里 必须来一顿咕嘟咕嘟沸腾的汤锅 范儿姐挨家去体验了一遍 然后按照吃的时候手指姆儿的温度 排出了御寒级别 靠谱推荐,温暖你的心和胃 TOP8:鸡汤 冬季喝鸡汤进补是麻麻告诉我们的传统,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吃鸡进补适宜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不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调补机体,还可以抵御寒冷,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有“冬季进补,来年打虎”一说。 天气冷了,先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真·鸡汤才是正经事。这一锅山药党参炖鸡,除了能够在寒冷的天气里温暖你的心身,还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老板说,每锅炖鸡都是小火慢炖3小时以上精心制作的。鸡选自云南、贵州的农家鸡,运回成都后,在龙泉在进行培育。除了清汤的炖鸡外,还有辣味的汽锅鸡可以选择。 一锅鸡汤份量太大?老板贴心的推出了一小盅的“一人份鸡汤”,48元/盅。这小鸡汤充分体现了“浓缩的精华”,老板说,鸡汤完全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呈现出原汁原味的鸡汤。喝一口,确实有一种回到童年时喝到家里熬的鸡汤的感觉。咬一口鸡肉,小火慢炖后的鸡肉在柔滑细致中带有一丝嚼劲,口感非常扎实。
鸡汤铺子在范儿姐的心里,是跟鹤鸣茶楼一样的存在。都在人民公园附近,都属于资格老成都的味道。 只有有人在降温的时候问范儿姐去哪里喝鸡汤,我都会甩出鸡汤铺子的白果炖鸡。鸡汤蛮浓郁,舌尖上的体验是没有加味精,可能你会说鲜味并不像别家那么浓郁,但是就要这样原生的味道啊。端上来时没有加盐,可以自己加。 墙裂推荐来一份茄子!夏天吃起确实会更舒服,冬天有点凉凉的~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用户我豆是我
家的味道,大概就在幺鸡这一锅里了。撒点葱花,一锅热腾腾烫滚滚的土鸡鸡汤就呈上来了。 砂锅慢煮4个小时,老板幺鸡哥亲自为大家煲汤,也是挺良心的,矿泉水入鸡汤。也有野生菌汤,木有鸡精味精鸡汤宝,都是老板满满的心意在里面。
TOP7:日式火锅 其实在日本也有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不过相对于中国几乎什么都可以往汤底里放的吃法,日本分得更细一点,基本上都会有一道食材是作为主角的。都很暖和,而且很清淡,吃起很舒服。 单是看看这锅热腾腾的嘎嘎,就已经觉得见到了严寒中的希望,太多重口味的东西吃不下,来点清淡的和式寿喜烧火锅吧。整锅都是滋补feel,涮完火锅顺势焖饭再喝汤,一本满足!
一般说到暖和的食物,我们都不会想到日料店,但是范儿姐这次要改变你印象里的日料。 这道菜叫做地狱头火锅,是三文鱼头的火锅。一天只供应两份,是以菇类和菜为主,煮三文鱼头。刺身三文鱼吃得多了,火锅的你吃过了吗?日式火锅本身不会很辣,照顾到成都人的口味加了一点辣椒,但汤仍然可以喝。味道鲜美,非常暖和
TOP6:冬阴功汤 温暖的酸辣味,恐怕是入冬后最能撩拨味蕾神经的味道,最能温暖手脚的触角。冬阴功火锅,则是酸辣之味的代表。 圈子私厨的冬阴功汤是朋友的私藏货推荐。烹煮的时候,椰奶的馥郁混合着香茅的清香,里面还入乡随俗地放了几片番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 私房菜跟外面的餐厅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每一锅都是私人订制,冬阴功汤针对四川群体进行调试,每一锅都是单独熬制,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个双人海鲜套餐分类很足,关键是东西都是真正的很!新!鲜!要去吃的话,最好是提前就打电话预定,老板不卖隔夜的菜,如果直接去而当天的食材没买够,那就只有吃其他的。 如果点了套餐还想点其他的,一定要提前预定,不然老板都不买食材的!任性吗?任性。但是这样的态度和双手做出来的菜才真的值得信赖。 冬阴功必备五大佐料,范儿姐觉得他们家的干辣椒面超级好吃!不信去试试,素菜蘸干海椒面,保证你爽哭。
辛厨房今年的新品,创意真的挺感人。朋友一听说冬阴功汤配牛蛙,都觉得味道应该有点sao,但是其实一点都没有。牛蛙配上番茄香菇豆等配菜,喝起来很暖和,汤头味道比起冬阴功汤来说更淡一些。
TOP5:涮肉
最理想的吃涮肉的场景是下雪天或滑雪归来,坐在四合院儿里,屋外冰天雪地,屋里热气腾腾。一桌人围炉闹嗑,下羊肉牛肉肥牛,麻酱腐乳加辣油,再烫几碟白菜萝卜蒿子杆儿。酒足饭饱,家常闲话也聊得差不多了,方不枉大冷天出来跑一趟。 所以,涮肉的御寒能力是经过北方的风雪验证的,从形式(明火、铜锅)到食材(牛羊肉为主)都给人温暖火热的感觉。不同于四川火锅,涮肉是白水,讲究品尝牛羊肉的鲜味。吃惯红汤香油的成都人,在寒冷冬季,品尝一下北方美食的粗犷爽快,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来自内蒙古的他们不是牛肉的制造者,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里的牛羊肉都来自额尔敦自己的草场上散养的牛羊。
吃过涮羊肉的好吃嘴都知道,如果羊肉的肉质不好,一涮进锅里,肉很容易就会散开。这里的羊肉涮好以后依然是卷曲着的完整一片,蘸着内蒙特有的芝麻酱,别有一番风味。
TOP4:潮汕牛肉 今年冬天最火的是什么?那必须是潮汕牛肉火锅了。几乎是一夜之间,吃货们都在谈论潮汕牛肉火锅。大家不是在吃牛肉火锅,就是在去吃牛肉火锅的路上! 牛肉火锅潮汕并不追求入口即化,而是在汤食沸腾之间体验弹牙之痛快感。 “每天一头牛,新鲜不隔夜”几乎成为潮汕牛肉的Slogan。 位于府青立交边上的这家良牛满赞大气,远远的就能看见一扇弧形店门,绿植点缀其间。范儿姐下午坐车从这附近过就能看到排队的人群。 良牛牛骨原汤锅,牛骨和牛腩文火慢炖数小时精制而成,所以当这一锅满满当当的原汤锅端上来,牛肉的香味也就完全溢了出来。可以拿来煮牛肉,也可以直接舀一勺,热气腾腾原汁原味的牛肉汤一喝,瞬间整个人都暖和了。 吊龙是牛后脖子的那块肉,相当于西冷牛眼肉。肉质特别筋道,煮后软嫩细腻而肉汁鲜甜,香爽嫩滑又带有一份嚼劲。
大牛合家的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并不复杂,清水、玉米、白萝卜,再加上牛丸,就构成了一锅美味的基础。 吃肉之前先喝口原汤,服务员还会特别提示你加些芹菜粒提鲜,一口汤下肚,整个心里都是暖暖的。特别值得一提是店里调制的海鲜酱,四川人吃沙茶酱可能会不习惯,但海鲜酱能满足很多不同的口味需求。 好的吊龙纹理会非常清晰。只需要上下三秒,吊龙就被烫熟了。肉色呈嫩红色,看着好像还有些生,但确是熟的无疑,这个火候的肉最嫩。吸足汤汁的吊龙肉质爽嫩,而且滑而不柴,口感鲜香。
TOP3:排骨连锅汤 小时候就最喜欢在冷冷的天气里,喝一碗妈妈牌的排骨汤了。排骨汤可以补钙 排骨汤香醇浓厚、温暖滋补,是风起渐冷之时给家人的最好关怀。冬天来一碗骨头汤,热乎到了骨子里。数九天就要来了,来一碗触发味觉! 一家开在宽窄巷子的餐厅的腊排骨,绝对是属于范儿姐私藏不是很愿意拿出来分享的系列。端上来就是一个大铜锅,有点像北方的涮肉锅,但是也不一样,会一直煮着。冬天约上小伙伴去听香的院子里看落叶纷飞,吃暖暖的腊味。 在冬日吃着这种老火锅,真的非常巴适,汤很鲜,吃完以后可以在烫一点蔬菜。其实这种连锅汤挺养身的,一些小菜烫了后还可以喝两口汤,也是暖到了骨子里。 腊味不仅仅是香肠,还有腊肉排骨等等。后面还加了粉丝,粉丝有点容易黏在锅上,建议大家吃的时候一直搅拌着,熟了就拣起来。看着就流口水,价格也很实在,这样一套才138元。
大嘴霸王排骨是个啃排骨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吃排骨汤锅的好地方。范儿姐这次点的这个拼锅,是他们今冬的新品野菌金汤和招牌排骨汤锅的综合锅。 金汤,汤如其名,看起来黄橙橙的,这种颜色来自金瓜,经过熬煮之后便展现出这样浓郁而诱人的色泽。汤里除了煮得软烂的排骨,还有山药、竹笋、虫草花和银耳。银耳那种有一点软,有一点入味的口感,很合范儿姐的胃口,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在吃得差不多的时候,食材的精华都已浓缩到汤中,这时候舀上一碗汤,又烫又鲜,呼呼吹两口气,再喝上一口,整个人直接暖到脚底。 TOP2:羊肉汤 羊肉在中医看来是热性的,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比较适合进补。而且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所以秋季喝羊汤,有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 羊汤一定要趁热喝,烫嘴的时候,一勺下去,喉咙中一阵暖洋洋的,如同喝了高度白酒,可以感知热汤顺着食道下滑的路径,那叫一个舒坦。喝羊汤最容易产生“天外有天”的感觉,羊汤的美味永远没有尽头,所以难怪有人说:“一碗羊汤慰平生”。 冷飕飕的天,可别和空肚子较劲儿。兰馨园这家喝羊汤的馆子是要重点推荐的,因为它位置太偏了,藏在小巷旮旯里,稍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整个店面也谈不上啥装修环境,反正请客绝对绷不起面子,就适合一大家子或者三五老友聚个餐,无拘无束。 羊蝎子是兰馨园熟客们最喜欢的特色菜,就是羊背脊,因形状像蝎子而得名。肉香嫩而不腻,骨多髓而不滑,有着“补钙之王”的美誉,是北方喜爱的冬日美食。兰馨园的蔡大厨,将羊蝎子与四川红烧做法相结合,老菜新做、喷香入味。就连配菜也颇为讲究,专门去咨询中医,为5斤羊蝎子搭配了营养价值更高的胡萝卜和山药,回味无穷。
秦川号始于1912年,到现在已是第五代掌门人了。祖传的羊肉汤是典型的老成都做法,跟简阳羊肉汤最大区别就是不炒,不放姜和胡椒,直接用大锅熬出羊肉的鲜味。由于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技艺,也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成都羊肉汤行业的一个神话。 纯手工制作才对得起这历经百年的金字招牌。恐怕只在这里,你才能看到60多岁的老板还要亲自站在熬制羊肉汤的灶台前,把控每一碗的火候和分量。秦老板说,老成都的传统羊肉汤是不用蘸水的,口感更自然,汤也更为鲜美清爽。
TOP1大招:药膳汤 很多人觉得药膳适合秋天,实际上真正好的药膳,会针对一年四季的不同气候,让老中医开出相应的食疗方子,再炮制成药膳。药膳汤锅喝起来,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药味儿十足,实际上是完美和食物融合,更是衬托出食物本身的香味。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同仁堂御膳宫是四川德仁堂和成都同仁堂旗下的专门做药膳的餐厅,在药膳的搭配,食材的选用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像一些用以入菜的新鲜药材——板蓝根叶、人参苗、天麻苗、石斛等等,等闲在外面是买不到的,想尝个鲜就得来这儿才行。 你知道吗,御膳宫的这些汤煲的制作手法,竟位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还是其中唯一一份餐饮相关的。单是范儿姐尝的这锅双花玉米雄鸭煲,其中就包括的16味中药,包括大枣、枸杞、沙参、党参、百合、黄芪、天冬、麦冬、菊花等等,而锅中那只整鸭,是严格挑选110天就出栏的仔鸭,肉质相对更嫩。在吃完锅里的鸭肉后,还可以像火锅一样煮其他菜品,总之就是要做到不浪费每一滴鲜美汤汁。
寒潮来袭,除了裹紧大衣外 你更应该跟着范儿姐的推荐 带上喜欢的人,一家家去尝个鲜 胃和心都暖暖的 (单身汪:带上我我更冷 编辑 | 陈小样 图文综合自成都范儿 |
|
来自: 昵称55200414 > 《汤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