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七十二候一时收

 为什么73 2018-05-05

匡笑余



匡叔|清明 来自腔调中医 09:58



是日穀雨,距離我的「一年」開篇,正好廿四個節氣。

一年過去了。

 

天高誰解輓長繩,繫住流年光景?

藉由文字看見一年來清晰的自己和日子的感覺,不知道會不會和臨終時的感覺相似?因為都是:這回終於可以知道自己所有的經歷了⋯⋯人事紛繁,所過喜惡,遭遇悲歡,你的遺憾和自得,此刻都不遮不攔明明白白地擺在你面前。喜歡也罷,不願認領也罷,你就這樣了。

 

惋惜留戀並無甚作用,一首歌既然開始,自然就會有結束。需要自問的是,如果一生就像一首歌,那麼歌裡有沒有你的歸宿呢?春節至今,展眼久遠,我自己卻總有一種沒把舊年過透的感覺,直至今日,彷彿到時候了,心裏連Duang的一聲都沒有,無聲處的驚雷,就此安定。

 

多少風前月下⋯⋯又是春將暮。

有柳暗,才有花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到穀雨這樣的季節裡,有當年「東風恨滿天涯」,也有「閒身行止屬年華」,有「抖擻一身塵土債」,也有「五十年春夢繁華」。《一年》光景敘說至此,我把自己寫的《一年》所有文字粗略看了一遍,裡面基本記載了去年我身歷的所有重要的人事。有明寫,比如穀雨芒種篇;有隱晦,比如大雪小雪——去年年底時候的心情真的不太爽利。那樣欲說不能的文字很久沒寫過了,能留到現在,倒很是喜歡。它們像一個個魚鉤,能釣起只在我的心湖裡沈默呼吸的往事。如今「小窗坐地,側聽簷聲」,看文中點滴,不過就「都是江南舊相識」了。

 

所以我決定寫我的這一年。

每個節氣一篇,檢點上一個節氣週期裡自己可以說出來的活法和狀態。

所見所遇,所聞所思。

把日子亮出來給人看,自然也是種監督警醒。

並揀選相應節氣詩詞一首譜曲彈唱。

——一年/穀雨

 

最初的開篇動機就是這樣的。

現在看來,《一年》的文字寫著寫著,後來大概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是記錄日常,「把日子亮出來給人看」,便是些不免瑣碎的故事,見過的朋友去過的城市;第二是一些隱忍的文字,人事紛繁,總有些不可說(但其實這批文字我自己會更喜歡,因為它們不再是流水似的紀錄,而是更接近心底性情的書寫);第三部分則是應諾而來,寫道家和音樂的點滴關係,這部分寫得並不滿意,因為太講究理性論據的文字非我所愛也非我所長,拉拉雜雜勉強湊了幾篇,只算把這個話題牽了個頭。其實自己知道,遠不如我喝酒時說得多說得透。

 

不論怎樣,這三部分確實代表了去年我重要的三段人事歷程。「天心肯後,費甚心情」。喜怒俱已了了,只是慶幸去年應承了這個專欄,才有了這些文字,以及可見的往事。

 

我看著那個紀錄了我去年廿四節氣的人,表面上「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實際上我卻像看別人一樣看著那個去年舊日的自己。無論他寫得好與不好,都很感激他。他是我去年的第三隻眼,不看別人,專門盯著我自己。

 

每篇文字配一首歌,如此算來,就有二十四首歌了。

——但是其實我錄完每一首之後的三天之內大概就忘了它們怎麼唱怎麼彈了。

幸好有錄音。

回頭做專輯的時候我還得自己去扒譜。

我想,正式做完這張節氣的專輯大約會是明年之內的事,屆時也許又會回到「腔調中醫」來打打廣告回饋下老朋友啥的,希望大夥兒的記憶不要那麼太快的消散於人走茶涼的歲月。

 

每個月兩篇字兩首歌,這事兒開頭還好,相對輕鬆,越寫到後頭就越是不容易。創作太過頻繁還不是多難為的事,難為的是你對自己還有那麼點要求——不想讓自己總是寫自己擅長的套路,這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順暢了。但是這種不順暢很值得,因為人不能總是活在一己的輕車熟路裡,有時候寧肯犧牲創作的可聽性,也要保護創作的新鮮感。新鮮感才能成全自己寶貴的體驗,沒有體驗,只有套路,那會跟傳統武術失去打法一樣,一定死得很難看。

 

這批歌和一個人真切的經歷一樣,有些歌有些遇見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寫歌身歷的人可能會更喜歡,就因為裡面有更新鮮的體驗,而那些體驗,才是後來引領我們繼續向上的力量。

歌是給人聽的,但寫歌的人應該有自己獨一的得到。我時時警惕著自己可能流於便利的心。

 

臨到收官,這一回是清明。

我在數年前寫過一首《清明》,收錄在《弟子歸》這張專輯。我跟自己說,雖然如此,也要另起爐灶,寫首新的清明。我懷著很大的期待和熱情,想給自己的最後一曲來個漂亮的謝幕。但是人算總是惜敗於天算,清明剛過,家裡長者過世,奔波於後事,時間零亂無幾,頗有「臨表涕零不知所云」的匆促感。

 

突然想到一個何謂一年到此,終於讓自己安定下來的理由,並且這個理由諸公列位都可以清晰可見——在下終於可以卸下「腔調中醫」的作者身份,老實回到自己本來的患者身份啦!以合適的行止出沒於合適的時間,節氣的意義,不就是這樣嘛!

 

唱個肥諾,諸公列位,就此別過了。

 


 

歌:清明三首

曲/吉他/唱:我

 

折桂令/客窗清明

原詞:「元」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

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甚情緒燈前

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髮

五十年春夢繁華

驀見人家

楊柳分煙

扶上簷牙

 

壬戌清明作

原詩:「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沈。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一年|栏主:匡叔|居江湖边观人间世唱道情


一年专栏

一年|芒種搬家記

一年|小满三得

一年|穀雨

一年|立夏

一年|夏至的記憶

一年|大暑之行

一年|小暑囈語

一年|立秋省身

一年|匆匆處暑

一年 |  白露無事

一年 |   秋分流水

一年|一滴寒露

一年|霜降之下

一年|森森立冬

一年|一捧小雪

一年|大雪飛焉

一年|冬至说词

 一年|小寒:老子没空

一年|無用之用

一年|故弄玄虚

一年|清靜門風

一年|小樓一夜聽春雨

一年|春分已是一場舊事⋯⋯


 

江湖边   小生活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9号103

[喝小酒  听小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