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过于好胜、输不起、惯于攀比……原来是缺了这个

 长沙7喜 2018-05-05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自卑的,有着想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内驱力。也因此,这种自卑感是推动个人获得成就的主要动力。

这句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天生就有比较的能力,只不过不同阶段用以比较的参照物有所不同;也因为有了比较,所以会自卑。

自卑是根植入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超越自卑,追求一种卓越感。也正是因为自卑,才驱动我们不断改变和进步。

作为父母,额外需要了解的是,超越自卑的课题,并非成人独有。打从一出生,孩子们就开始面对这一挑战了。

相对成人而言,孩子们在面对这个辽阔的大世界,以及面对充满权力斗争的成人世界之时,其实会更频繁地被无助、渺小的自卑感困扰。

正因为这样,有心的父母会很容易观察到,小孩子更喜欢跟大孩子一起玩;父母陪孩子玩的时候适当示弱,会给孩子带去巨大的愉悦和兴奋感;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更倾向扮演恐龙、怪兽等攻击性更强、更有力量的角色。

上述这些,其实都是孩子跟从内心的成长需求,自行在寻找心理营养,以期克服心中弥漫着的那份无力与自卑。

有的孩子很幸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父母充分的关注、情感上的支持,这会是孩子克服自卑的宝贵资源。

相反,那些太好胜、输不起、爱比较的孩子,大都缺乏父母关注,亟需真正的接纳与认可。

他们的内心,往往住着一个虚弱的“小我”,那个小小的我,能量匮乏,自卑,急切仰赖外界的评价确立自己,甚至过度依赖物质满足,去填补内里的虚空。

可惜的是,仍然有大量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安逸了”,需要时不时给点“压力”、“警醒”、“督促”才行;还有一些父母,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要求都很高。

这些都很容易于无形中人为培养出过于好胜、输不起、惯于攀比的孩子。

如何避免养出这种表面上爱攀比,内里却能量匮乏的孩子呢?

❶ 要比目标,不要比物质

比较其实没错,但是要讲求方法。如果仅仅是从物质上来比,只能养出片面追求物质的小孩。比如孩子读了书以后,哪个同学买了什么品牌的衣服,哪个小伙伴经常去吃什么好吃的之类,这些都会很轻易地刺激到孩子的攀比意识,若父母不能立即满足或者能力达不到,就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是问题行为如偷窃等。

❷ 纵向比(拿自己的现在和从前比),而不是横向

父母需要把目光回归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停止无意义的比较,多一些欣赏和鼓励,宝宝才会自然而然地进步。多关注自己的宝宝,看见宝宝自身的进步,客观评价宝宝的成绩,宝宝才能正确看待自己。

放弃“别人家孩子”,也放过自己家孩子。不谈希望,只提建议;不提要求,只是提醒。帮助孩子认清自己,找到自己,喜欢自己,才是我们做父母的正经事儿。

❸ 避免过多的奖励和过多的保护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小成就,会给以过多的奖励。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又表现得不够接纳。这样过分强调“赢”这件事,以及对待成败的态度差异太大,会让孩子对于“输”的容忍度变低,并且倾向于把注意力都投注在外部,太过在意“他们又如何如何了……”。

还有一种父母,对孩子提供了过多的保护,也会养出好胜且敏感的孩子。因为父母太过全能,给孩子的支持和替代过多,其实孩子相对就少了很多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这种过多的保护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人对孩子日常生活的替代,一种是对孩子认知和判断力的左右和替代,后者常见于高知家庭,他们经历了完整的摸索和奋斗过程,希望把自己所知道的,提早告诉自己的孩子,反倒让孩子局限在了自己的经验和对这个世界的单一评价里,看不到或者听不得更多的不同声音。

而且,评判太多,替代太多,就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的本领、见识就是自己的本领和见识。孩子逐渐会以为,自己就是完美无缺的。大一些后,他们将无法面对自己身上的任何瑕疵,一旦遭遇不如意,就会有调适的困难。大人看起来,就是好胜且敏感。

❹ 父母自己不焦躁,不比较

大多数输不起、好胜、爱比较的孩子,也会有一个同样的爸爸或妈妈。所以,不希望孩子变成什么人,父母先要避免成为那样的坏榜样才行。

其实,真正能够接纳自己、做好自己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这中间饱含着生命智慧。譬如下面这个小故事所透露的: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

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地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飞鸟走兽,我们这一盏小小的灯笼,只能照亮脚下这一点点地方,我们怎么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看看小和尚,平静地说:

看脚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