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吃药物附子中毒反应的经过

 行唐中医李宏奇 2020-12-16

行医多年一直到现在我仍然还有尝药的习惯,通过尝药感受药物药味的薄厚浮沉,对各种药材及开出的方子都要自己品尝,感受一下药物的归经和服药后身体的感觉,确切的知道哪一味药到身体后能起到什么作用。甚至一些服用后身体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我也会勇于尝试。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吃附子中毒的经历。
    大概在十年以前,我爱人的颈椎病犯了,右肩臂及项背部发冷疼痛难忍,我就给她开了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8g附子15g细辛6g,当时煎药时先把附子煎了一个小时后下细辛麻黄,熬20分钟后滤出药汁。当我倒药渣时发现里面的附子虽然已经熬制了一个多小时,但还是完整的。当年扶阳派盛行,我就心想一片小小的附子到底力量有多么雄厚啊,吃几片看看有什么反应啊。于是就随手捡了四五片完整的附子,大概有20克左右放到嘴里嚼起来,熬过之后的附子吃起来不是很苦,吃下去后感到舌头麻酥酥的,但没有别的明显的不适。当时吃的时间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大约半小时后,口唇及四肢有轻微的麻木感,稍微有点头晕头重,反映有点迟钝,但头脑特别清醒,只是说话或行动不受大脑支配了。中午吃饭少许后,头晕头重的症状加重,但躺下好转,于是就睡眠一小时左右,起来后各种不适的感觉荡然无存。         
     那时候火神派风靡,他们擅长用大量附子治疗各种疾病,在临床中,我也经常用姜桂附针对患者体质,治疗一些阳虚疾病,也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我用药谨慎小心,附子用量一般控制在三至八克之间,即使是这样小的用量,一些体质敏感的患者服用后依然会有反应。所以用药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位患者的真实体质,考虑到患者服药后的身体反应。
     这次尝试附子后,感觉身体症状很轻,时间不长就都缓解了。
     这次尝附子之后我就感觉只是有轻微的头晕,四肢麻木发紧,但平躺后这些现象就会减轻,站立起来就加重。但总体来说症状都不太严重,心想附子也不过如此嘛。
     这次经历之后我一直意犹未尽,总想着有机会一定再尝试一下附子,三天以后,我爱人继续喝麻黄附子细辛汤时,我刻意在倒药渣的时候又把附子捡出来吃了。吃后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和初次服用后的症状相似,头晕头重,舌头嘴唇发麻,但依然不严重,走起路来感觉脚底软绵绵麻酥酥的,好像喝醉酒的感觉。头脑很清醒,还能躺在躺椅上看书,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
     但在下午午睡起来后,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我吃了两块冰镇西瓜后,身体的这些症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开始出现严重的眩晕而且视物模糊,去了两次厕所而且都是溏稀便,四肢麻木,口唇皮肤发紧,躺下后感到轻飘飘的,好像在空中飘浮一样,看我症状变得这么严重,家人给我熬了甘草蜂蜜水,结果喝下去之后又都吐了出来,并且感到恶心腹部胀气,这样反复上吐下泻几次之后,身体几乎处于虚脱的状态,于是赶紧喝了一碗绿豆甘草汤,睡了大约半个小时,各种症状均得到缓解,只是还有轻微的皮肤麻木发紧感,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不敢抬头,一抬头就头晕。晚上早点休息第二天早晨起来,所有的症状均消失了。
     事后我想,虽然这次和初次吃附子的量相差无几,但前后两次服药后的反应却不尽相同,但这两次都是明显的附子中毒反应,尤其第二次服药后吃西瓜后症状要严重的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患者在服用了温阳的药物后要禁食寒凉之品,如若吃了寒凉之品,温阳药物势必会调动人体的元气攻伐寒气,届时肯定会引起人体严重排病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了温阳的药物要禁忌寒凉。其次,这次服用的附子是熬药后的药渣,但身体表现出来的症状要比以往服用汤药后的反应要严重的多,以前服用过二十多克附子汤,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我就琢磨是不是经过煎熬后的药渣所剩的药效成分都比熬出来的药物含量还要高呢?所以熬附子时一定多熬一段时间,这样才能使药效充分的熬出。最后,还有我自己的一点浅见,我这次用的附子就是中药市场的普货,这样看来市场上的通用货也是很有效的,并不是人们说的市场上的通用货因为炮制方法简化而失去相应疗效。还有一点心得就是,绿豆甘草汤解药效果是很快的,当我上吐下泻停止后,喝了绿豆甘草汤,大约一小时后中毒的症状就很快的缓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