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城农民画欣赏

 城北十五里666 2018-05-05



水城农民画被发现和认可

水城农民画20世纪80年代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

1988年,水城就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8年,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80年代初期,农民画创作在六盘水市群众文化活动中逐渐开展,六盘水以水城农民画的发展为最快最好,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1983年,水城特区文化馆为筹集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农民画展,举办了首期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培训形式和内容按照院校式专业化方法辅导学习。本期学员创作的36幅作品,虽然只有4幅参加预选,“中国水城农民画”却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1984年,为了提高水城农民画的水平,水城举办了第二期农民画培训班。由特区文化局直接落实经费和辅导人员,并从省群众艺术馆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辅导。这次培训班有18名学员,在选培人员时,不仅选绘画基础较好的学员,还注意从少数民族中挑选会挑花、刺绣、蜡染、剪纸的能手参加。在培训时,辅导老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转变辅导观念和教学方法,明确了走与水城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启发作者以自身掌握的民族民间艺术精华运用到农民画创作中,运用现代农民的思维和各民族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去观察和表现世界,无拘无束地步入艺术天地,自由自在的创造一个个美妙有趣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第二期创作培训班为期20天,创作出来的34件作品中有24件作品,包括83年参加全国农民画展进入预选的4件作品,入选“贵州首届农民画展”,展出的作品数量一跃成为全省第三。1984年的培训班,为水城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城农民画,并延续、发展壮大到今天。







水城农民画,与刺绣、蜡染、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一样,根植于雄浑、厚重、广袤的云贵高原土壤中,是生活在水城这片土地上的苗族同胞生活的积淀。它们融汇贯通,相互媲美,其内容和思想,或表达本民族的历史,或表达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水城农民画的创作者,目前主要是苗族,作者群体以农民为主,所创作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它与学院式的美术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有着农民淳朴、直率、豪放、粗犷的个性,同时和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大的关联。







水城农民画的内容大多以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自然风物、喜庆游乐为题材,形成以变形夸张、寓意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构图上以概括装饰为主,色彩上多用纯色并列对比而不讲究色彩调子的统一和谐。以其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和大胆、泼辣的艺术手法,集蜡染、刺绣、挑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为一体,被誉为“中国农民特有的艺术语言”。“喜欢哪样画哪样,怎样好看怎样画”是水城农民画的一大特点。民间画师们在表现这些内容和思想时,无意识地把当地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自然风光等,无拘无束地融汇进去,大胆地发挥想象,表现出一种纯朴、自然、率真、坦诚的风格。在他们所创的作品中,不失夸张和错位,这些都表现出水城农民画固有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他们把自身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在自己的衣物上或纸上等,用以倾诉自己的情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水城农民画之所以形成今天的艺术特点,与水城农民画作者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这里厚重的文化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画家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对当地的人和事物有着自己的特殊认识和感悟。他们在创作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独特的眼光,将熟悉的人和事以及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技能,审美观念巧妙地运用在绘画作品中,从而使水城农民画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韵味。







水城农民画从1983年走出水城,到目前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贵州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全国农民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由本地多位农民画画家创作出的600多幅作品参加全国和贵州省各类展览,其中有30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有关部门收藏,60多件作品分别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展览中获奖。《人民画报》在第518期以图文相配形式专版介绍了水城农民画。有100多件作品在《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中国民间绘画选粹》、《贵州美术》、《贵州群众文化》等各级刊物上发表。









2002年,水城农民画《秋收》获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作品邀请展一等奖,近年来,其它数百件水城农民画作品也在国家、省、市多项活动中获得金奖或铜奖。2014年5月15日至20日,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水城选送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水城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以鲜明强烈的民族特征和艺术魅力吸引了参展客商和市民的眼球,为世界各地的参展者架起了一座了解贵州本土文化的桥梁。会展期间,水城农民画及其文化创意衍生产品与香港GOOD时尚文化传播公司、大连招商引资单位、浙江五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水城农民画是一个小产业,但却拥有广阔的市场。另外,水城农民画还走出了国门,有多幅农民画作品远销到国外和港澳地区,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他们为水城赢得了荣誉,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1991年6月,在江苏省邳县召开的“全国画乡工作座谈会”上,原文化部群文司司长常泊对水城农民画给予高度评价,并将水城农民画的创作辅导经验向全国画乡介绍推广。

原贵州省美协主席杨长槐评价说,水城农民画再现黔西北人民的博大胸襟,体现了当地各民族倔强奋斗的性格和宽厚淳朴的民风。

中央美术院院长杨先让教授对水城农民画给予高度评价:“它们已不再仅是供别人吸收创作养分的粗原料,而是具有独特民族气派和独立艺术语言的本源艺术品。”作品“颜色好、组织好、造型好、有自己的特色。”

中央美院冯真教授对水城农民画的评价:“你们的作品,自然淳厚、绚烂活泼、充满了泥土的芬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曹振峰和靳之林教授在观看了水城农民画后这样评价道:水城农民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民族审美情趣,很美。

上海金山农民画画院院长吴彤章评价到:“看了水城农民画,加深了对高原民族艰险生存的特殊认识。水城农民画首先让我找到了自我,反映了本土强烈的自我追求。”

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杨先让教授说水城农民画“古朴、浑厚、纯真、大胆、泼辣、新奇”。









本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就源自于农民的原始经验和民间文化的积淀,洋溢着浪漫或苦难的民间情感。除此之外,水城农民画更吸引人们的是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审美享受。

为了让水城农民画这朵民族民间的艺术奇葩绽放出奇光异彩,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城农民画,认识水城农民画,让更多的人感悟水城农民画,水城县紧紧围绕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一品牌优势,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为农民群体提供精神动力,为农户创造物质财富,全面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结合水城县实际,多措并举,继续支持和帮助已成立的私营企业,并准备成立国有文化产业公司,为水城农民画画家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学习、交流、展示和销售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产、供、销为一体的农民画产业链,强化后继人才储备,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提高画家的创作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力推动水城农民画的大发展,大繁荣。










责编:秀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